盛建国
(河西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大学生群体作为学校体育最后阶段的接受者,其自主健身行为是形成个人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最重要的基础。在全国开展“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由政府倡导、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校园体育活动在学校普遍开展,虽然学生都参加了体育活动,但有的学生并非自觉主动参与,而是迫于达标压力,在学校要求下参与健身的。自主性的欠缺势必影响其身心健康,难以保障增强体质的持续性,更难以企及终身体育的目标。青少年健身的自主性,与其健康观念、健身意识、健身行为、健身习惯密切相关,其中,健身行为是可以描述和测量的。因此,通过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判断其健身意愿,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引导和干预,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使其健身行为转变,进而形成长期、稳定的终身体育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了解到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体育健身行为与习惯的定义及解释说法不一,大多源自对青少年健身现象的半参与式观察,仍只为一使用性语词:从心理学观点分析,体育健身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从生理学角度看,体育健身行为习惯是稳固的条件反射经多次重复刺激逐渐形成的;从行为学角度看,体育健身行为是人们在后天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从社会学观点定义,体育锻炼习惯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习惯,其社会化程度更高,有明显的身体行为,是更为理性的行为模式。对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张靖等[1]认为体育行为是在体育意识的指引下进行的,体育意识又是在体育行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两者相互依赖;体育意识有深、浅程度之分,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体育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体育行为的能动性。这些研究成果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专门研究较少,通过查阅,获得题名为“自主/自觉、健身行为/锻炼行为”的研究文献6篇,其中房蕊等[2}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建立了较为可靠的概念模型,认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青少年学生自我决定的,受行为环境自主支持的,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健身行为。本选题中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的研究就使用这一定义。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模式,不能仅仅将行为看作是由社会角色、制度、文化、行为规范、社会情境以及个体的感觉、动机、态度等内外刺激(压力)的产物,而应关注行为主体的主观领域,注重意识在行为中的能动作用,注重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的理解以及行为策略的使用。因此,本选题依据房蕊等[2]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3个纬度的结构模型:自我决定感、自主支持感、意向性自我调节,结合管理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感知—态度—行为”之间内在特征和社会交换理论[3],围绕“为什么参与(感知、态度)—是否参与(能力与条件)—参与什么(行为与习惯)”等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认知、健身意识、健康行为进行描述性评价。
对于个体的健身行为,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评价标准,一是依据美国运动医学会对“适当运动”给出的定义,即每周平均运动3次以上,每次运动20 min以上,且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心率的60%~98%[4];二是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即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运动30 min以上,每次运动强度达中等程度以上;三是根据Prochaska[5]于1983年提出的行为转变理论模式,认为个体的一种新行为在“维持获得阶段”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已保持6个月以上。由此我们认为判定大学生健身行为的自主性应以一定的锻炼频率、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持续时间为标准,即锻炼频率为每周3次或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达到30 min以上,运动强度达中等程度以上,锻炼持续时间保持6个月以上。
对甘肃省8所本科院校(兰州市内6所,兰州市外2所)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各校发放问卷100份,男女生各50份。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和超星电子图书馆查阅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健身意识、态度、行为相关的期刊和专著。
2.2.2 专家访谈法 同10余位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目前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各高校体育改革现状,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管理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感知—态度—行为”之间的内在特征,设计了“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20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基本项目。在专家指导下,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往各校,由各校同行教师发放,指导学生填写并收回。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6份,回收率95.75%;有效问卷746份,有效率97.39%(其中男生392名,女生354名)。
2.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用IBM SPSS 19.0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分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合并处理。
大学生对健身活动的认知和态度反映出其参加自主健身活动的自主性、胜任力和关联性,其中大学生身体健康自信得分为(80.26±18.21)分,参与归属与认同得分为(78.81±16.74)分。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形体外表比较自信,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健身时的归属感和满足感较强,对健身活动的意义有较好认同感。但感知到的健身方法技能、体能等健身胜任力、抗干扰力以及“健身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等快乐体验得分较低,反映出大学生比较满意自己的健康状况,普遍认为自己的体质状况良好,没必要花太多时间锻炼身体,一周一次的体育课基本可以满足需要。健身快乐体验得分为(64.16±12.97)分,表现出对自主健身活动较淡漠,主观努力不够。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19~22岁年龄组大学生身体素质继2005年以来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6],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一次通过率较低,这与大学生在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态度中反映出的情况一致。
表1 大学生对健身活动的认知和态度
如前所述,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不只是个体的感觉、动机、态度刺激的产物,而且是受社会(群体)、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形成的主观上的行为意向,受行为环境自主支持[2]。从表2可知,甘肃省大学生群体健身环境自主支持感较高,其中学校制度约束得分为(87.42±9.65)分,包括体育课考核成绩、体质健康水平测试、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健身活动以及部分学校较为严格的早操出勤考核制度;健身场地与设施得分为(81.62±8.25)分,这与近几年甘肃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改善有关,学生感到较为满意;学生健身能力获得得分为(80.11±10.47)分,有 86.4%的学生认为获得了一定的体育健身能力,自信心较强,在锻炼时能够参加多种运动项目,选用多种运动方法,获取运动方法的途径依次是体育课、体育选修课、学校体育赛事、校内外项目培训和自学;相比较而言,良好的健身氛围(体育氛围)、友伴的支持得分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甘肃省大学生健身的自主支持感主要来自以学校为主导的体育活动,另外,个体的自主支持感不强,积极性不高,这或许与甘肃省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各高校较为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有关。
表2 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自主支持感
大学生最终付诸健身行动的意向性调节是衡量其自主健身行为的重要指标,即从健身的目标、内容、方法的更新以及人力、物力的付出等方面综合评判其健身行为是否训练了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高了各种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但从调查统计结果看,甘肃省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的意向性调节并不乐观,4项主因素得分均较低,有明确健身调节行为的人群比例过低(见表3),说明大部分学生自主健身的计划性不强(仅占调查人数的25.7%),缺乏稳定、可靠的自主健身目标,时间安排和精力分配上缺乏优化;在健身的人力、财力、物力付出项目上得分为(61.34±18.46)分,仅有 9.3%的人在健身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支出,其健身意向并不坚定;个体的健身项目较为单调并难以更换,在健身手段、方法受阻时没有更新、补偿和创新的举措,提示学生在健身知识拓展、健身技能获得方面的能力较弱。
表3 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意向性调节状况
体育健身行为习惯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心理、社会需要,在不断的身体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生活化了的行为倾向[5]。即以稳固的条件反射经多次重复刺激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其评价标准以一定的锻炼频率、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和持续时间为保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由表4可知,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超过或等于3次的占35.2%,运动时间≥0.5 h 的达到 22.0%,持续时间≥6 个月的占20.2%,说明这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从而有效提高心肺系统的耐力。但锻炼次数少于3次的达到64.8%,每次锻炼 <0.5 h的达到78.0%,甚至有28.8%的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为1次甚至不锻炼,应引起学校的重视。而大学生锻炼时运动强度达到中等程度以上的仅为9.7%,说明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多数只以满足自己娱乐或休闲需要为目的,对进行具有对抗性质的锻炼或有一定运动强度的锻炼带来的良好锻炼效果缺乏正确认识,因此,运动健身知识教育应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
表4 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习惯状况
在对甘肃省大学生自主健身项目统计中(见表5),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序有较大差异,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前8位的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武术、足球、网球、散步,项目相对集中在室外或竞技性较强项目。女生参与体育锻炼项目排前8位的是:健美操、乒乓球、散步、跑步、现代舞、民族舞、羽毛球、瑜伽,项目相对集中在室内,且大部分是强度低、节奏感强、对塑身效果比较明显的有氧运动。
统计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健身的一些共同特性:(1)男女生共同选择锻炼项目排前8位的是:乒乓球、跑步、散步、羽毛球、篮球、武术、健美操、现代舞(跑步和散步出现在男女生共同选择的健身项目中,且选择频度较高,令人意外),可以看出具有激烈对抗性质、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较少,大部分是没有身体接触的非同场对抗类项目,这表明大学生健身意向的一种倾向性。(2)从群体的项目选择看,大学生可选择的锻炼形式多种多样,反映出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健身项目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体育项目,流行性时尚项目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健身锻炼的选择。(3)有75.0%的健身项目与学校开设的体育课、体育选修课和体育项目培训有关,这表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选择自主健身项目影响巨大,学校体育改革需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
表5 甘肃省大学生自主健身项目
(1)根据感知—态度—行为的内在特征,从自我决定感、自主支持感、意向性自我调节3个维度评价大学生自主健身行为,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健康状况的认知程度较高,周围环境的自主支持感较强,但健身行为的意向性调节程度较低,大部分学生的健康意识仍然停留在认知层面,没有形成较好的自主健身行为,需要从健身计划的设定、健身内容方法的拓展和健身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强引导。
(2)大学生有效的每周健身次数、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和持续时间比例过低,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健身行为习惯,也未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这也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学校从健身知识的获得、健身技能的提高等方面来优化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体系和体育活动功能价值。
(3)大学生自主健身形式除男女生表现出的一般性差异外,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性,如自主健身项目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项目选择的多样性和受学校体育活动的影响程度较大等,需要学校体育工作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干预。
(4)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自主健身意识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非常大,对大学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即解决健康认知与健身行为之间巨大的落差,以期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
[1]张靖,司虎克.全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以上海高校学生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80-82.
[2]房蕊,刘一民,孙晋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的探索与检验[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104-116.
[3]郭新艳,李宁,郭强.城镇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行为结构模型与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4):1-8.
[4](美)F.D.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M].孙牧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陶勇,代春玲.对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健身行为习惯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4):84-8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http://www.moe.edu.cn,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