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用暗示引出孩子的潜能

2013-05-22 06:55孙仙菊张馨月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丹尼母爱心理

孙仙菊 张馨月

【摘要】称职的父母,不光会给孩子很多积极有益的暗示,而且会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自己给自己打气、助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

【关键词】孩子暗示心理暗示父母

3—6岁是每个幼儿的人生奠基阶段,在这段关键时期中,父母是幼儿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现如今,随着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逐渐增多,由于家庭结构残缺,造成孩子成长的环境先天不良,因此,对孩子性格及行为的养成影响颇深。

这种情况下,称职的父母,不光会给孩子很多积极有益的暗示,而且会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自己给自己打气、诸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

1.个案基本情况

我在从事幼教工作中,遇到了这样一个孩子。丹尼(化名),男,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在丹尼两岁半时父母离异,他与哥哥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失去母爱后,丹尼越来越调皮,越来越爱捣乱,以至于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打骂,但小丹尼还是老样子,甚至变本加厉了,他的捣蛋行为有时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不管是家人、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周围的邻居都很讨厌他。

2009年11月,是我接手这个班的第二个月。有一次,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保育员老师把打好饭菜的桶放在桌子旁边,正当保育员老师为小朋友们摆放餐具的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小丹尼竟然尿到了米汤桶里,这一举动把班里的老师都气坏了,让人打心眼里想把这个孩子好好的收拾一顿。保育老师极度愤怒的训斥着他,看着他一脸不在乎的表情,我在想为何这个仅仅五岁的孩子会有如此极端的行为?

过了没多久,他的父亲再婚,由于忙着筹备婚礼,无暇顾及这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家里人也不愿意照看他,就这样,丹尼在他爸爸结婚前的一个星期一直跟我在一起,我特别关注他,为他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这一周内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告诉我,爸爸找了新妈妈,哥哥总会问他关于新妈妈的事儿,猜想着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喜欢自己。还说,他认为新妈妈一定会像其他人一样讨厌他、疏远他。看着这个天真的孩子,真叫人心疼不已。终于,新妈妈要进入丹尼家了。也就是从那天以后,我看到小丹尼逐渐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直到后来,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变化。

在多次的家访中,我认识了丹尼的新妈妈,那是一个温柔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爱的味道。交谈中,我渐渐得知丹尼的改变是从何而来。她告诉我,第一次进入这个家见到小丹尼时,她脸上的笑容逐渐被惊讶所湮灭。因为站在她面前的那个小家伙双手交叉着叠在胸前,就那么直直地凝视着她,眼中没有一丝一毫欢迎的意思。

这时,丹尼的父亲开口说话了:“这是丹尼,是个很坏的小子。”听到丹尼父亲如此介绍自己的儿子,新妈妈稍稍愣了一下。但她马上回过神来,走近丹尼,轻轻地把她的双手放在丹尼的两肩上,温柔地看着丹尼的眼睛说:“这是很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是个很伶俐的孩子,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看着新妈妈的那双闪着母爱光辉的大眼睛,听着她那温柔体贴的话语,小丹尼意识到,他即将拥有一个疼爱他的亲人了,而且是永远拥有。

小丹尼的感觉没有错。新妈妈非常爱他,即使他闯了祸,她也会和颜悦色地开导他、教育他,想办法帮他改正错误,绝不会像他的父亲那样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痛打一顿。就这样,丹尼被继母一步步地引向了正路。

2.个案分析

通过各种途径我了解到,丹尼由于家庭结构残缺,缺乏足够的母爱,变得自卑、敏感、孤僻、脆弱,再加上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才使得孩子性格孤僻、行为偏激,破罐子破摔。而当丹尼重新得到母爱的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因此,他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改变,不再极端处事,内心的自卑、痛苦、迷茫也渐渐消失。

3.个案研究结论与反思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而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譬如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暗示。当孩子接受了这些暗示,就有可能朝着暗示内容所体现的方向发展,做出与暗示内容相应的行为。

如果父母经常给孩子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思维过程,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而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一旦形成和固定下来,就会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有一些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然后说些不恰当的话语,比如“你就是不如人家聪明!”“你学习就是没有人家好。”“你就不会像……”这样,往往会让孩子从小形成自卑心理、敌视心理。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便无法正常地学习、生活,更不能尽情尽力地去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父母都要尽量多地给予孩子健康积极的心理影响,以及实际的帮助和引导,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描绘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能充满自信。请少给孩子一些责怪,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有益的、积极的暗示。这样,才不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缺点,才不会让缺点跟随孩子一辈子。

猜你喜欢
丹尼母爱心理
心理小测试
阅读母爱这本书
心理感受
乌龟丹尼
母爱的另一面
心理小测试
原谅那个保罗
母爱
世界末日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