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我们进步了多少?

2013-05-21 08:27
卫星与网络 2013年4期
关键词:雅安灾区北斗

4月20日四川再次地震,万幸的是这次地震破坏性远不及512汶川地震,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要少得多。然而对于应急界来说,这次地震恐怕对一个反复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清晰而不容置疑的答案:中国的应急事业没有“闲置”可言!

5年之前的汶川地震,暴露了应急事业的大量问题。热血之后就是冷思考。随后开展的应急相关反思、规划、科研、建设和演练一直没有停息。仅仅在北京,我们就看到了无数次以应急为主题的研讨会、展示会。本社亲自组织过两场研讨会,有关部门和人士在会上畅所欲言,恳切、急切、热切之心溢于言表。以上种种,本刊都以专刊的形式一一记载下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视,在5年之后的这场灾难来临时,当大地再次颤抖,我们终于可以做得更好了。

在卫星界,第一个见诸报端的应急动作来自遥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雅安地震发生后,该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实践九号A星、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星、环境一号A/B星等5颗卫星,对雅安地区进行遥感成像,并提供给地震救援部门。回想5年之前,作为航天大国的中国只能依靠外国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图像。而从今天的雅安地震中可以了解到,我们的进步是一种质变。

不过,第一个公开灾区图像的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无人机。地震发生后,该局立刻派出5架无人机和相关图像处理设备,下午14点15分,首架无人机起飞,将获取核心灾区宝兴镇、太平镇0.16米分辨率影像30平方千米。其他无人机运营商也不甘落后,下午3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的无人机也到达灾区,开始航拍芦山县、邛崃市天台山镇和高何镇。到下午4时,成功获取了第一架次分辨率优于0.2米的航摄图像。回想5年前的汶川,无人机是在震后数日才抵达灾区试运行,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其中的进步可见一斑。召之即来,来则能战,这是高层对快速反应部队的要求。而我们的遥感界能够做到,体现出能力建设实实在在的成绩。想起几年前在测绘地理信息局参观,看到这几架无人机就静静地趴在天地图的服务器机房外面。原来当它们飞上蓝天的时候,居然是如此彪悍呢。

“放眼世界,在汶川地震以来的这5年里,日本、美国等地亦是天灾不断。而这些强大、发达国家的应对水平也不过如此。相比之下,在技术层面上,中国应急界的进步值得我们骄傲。”

图像的背后是应用,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会同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迅速启动国家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应急协同体系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立科技部与总参谋部军民遥感信息应急交流机制。这个被称为“蓄水池应急平台”的系统,可能会被历史证明是一个伟大创举。

应急通信是这5年来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我社分别于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届“信息化与应急高端论坛”中,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民政部、建设部、卫生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环境保护部、交通部、水利部、国际林业局、地震局、海洋局、气象局、新华社、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的代表与与会者分享了许多应急通讯领域的权威观点、宏观布局、应用系统与案例等(详情可索取第一届的专刊号及《卫星与网络》杂志2013年3月号)。同时,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503所)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信网络有限公司北京卫星通信分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所研究所、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休斯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西安星展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也积极到会介绍了最新的应急通讯手段及特色产品与应急解决方案等。

雅安地震后,在全国通信行业共同努力下,22日16时04分,应急通信突击队抵达宝兴县明礼乡。当绘有中国联通LOGO的重型卡车停靠在青山秀水的宝兴县境内,竖起卫星大锅和蜂窝天线,四川雅安地震灾区通信中断的最后4个乡镇陇东镇、五龙乡、永富乡、明礼乡全部与外界恢复应急通信联系。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0研究所会同成都军区空军通信团,为李克强总理到芦山的直升机提供对空导航信息,保障总理直升机与灾区的实时通信。应急通信交出了满分的答卷。

然而,生命是最可贵的。因此,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尚需努力的地方:比如,我们依然没有用上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幸亏这次灾害破坏有限,否则会再次发生全球征调卫星电话的场景。“动中通”厂家们依然是各告奋勇,设备的标准、接口、支持还是自说自话。这里需要说一句貌似是题外的话:最近腾讯的微信对电信运营商造成了冲击,进而引发了收费还是不收费的种种争议。尽管已经有不少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分析,但笔者得到的启示却是,当你认为竞争对手是同行时,你一定会最终被PK掉。因为,最致命的竞争者往往来自行业外。正如没人想到苹果会进军手机业,没人想到平板电脑会冲击笔记本,没人想到摩托罗拉会发起“铱”星(见我刊2013年3月号刊首语,“如果华为来了”)。可见,行业内的竞争往往只是内耗(或者就是叫内斗),当来自业外的强大竞争者出现,业内的很多企业往往很快销声匿迹、成为历史。那么,团结起来放眼商海,也许是应急通信界的求生之道。

“灾害让我们看到了央企不可动摇的地位,在燃油、交通运输、电力、电信等领域,央企不惜代价全力投入,迅速恢复了灾区基础设施运行。任何民营企业都很难具有这样的财力和资源。”

更需要强调的是北斗,媒体纷纷报道了北斗奔赴救灾前线的新闻。然而,这种情况能够成为新闻,正说明了北斗应用的不足。有人会把GPS接收机奔赴救灾前线当作新闻吗?更让人无语的是,民间居然有人在问“北斗不是覆盖了吗,为什么不派北斗去拍照”。稍微专业一点的人士会关注北斗的短信通信这个在汶川救灾期间被广泛宣传的功能。而北斗作为一种全功能导航、定位、授时系统的主要职责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且从北斗投入灾区的数量来看,依然处在试用阶段,没有成为业务主力。由此可见,北斗的宣传、推广还需要大力为之。

更有意义的是,灾害之中,央企在位置服务上应该做得更多。而测绘、导航等业务在灾害预警、救援和重建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有目共睹。如果有一个国家级的位置服务平台整合这些信息化手段,将给应急救灾的物流和人流带来巨大的便利,使其效率提高到一个空前的程度。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天地图最有资格成为这个国家级位置服务的技术基础。中国地震局在雅安地震专题中所发布的内容,也是以天地图为图像基础的。那么,由谁来承担这个基础性位置服务运营商的角色?其他的央企又如何参与?众多民营企业又如何参与?这当然都需要逐步摸索,但雅安地震催促着业界,快一点,再快一点。

我们不喜欢地震,不喜欢冰雪灾害,不喜欢龙卷风,不喜欢洪水,不喜欢泥石流,不喜欢沙尘暴……我们不喜欢任何形态的灾害。但,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不是伊甸园的世界里,就必须面对现实,必须打造足够强大的应急能力:当灾害来临时,能够救民于水火。

猜你喜欢
雅安灾区北斗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北斗时钟盘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
祝福雅安
灾区援建项目代建制及其实践探讨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