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良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对我们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客观导向性,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是同等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觉得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可以从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能力、加强整体感知能力训练、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传授科学的解题思路、交给学生有效的答题技巧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阅读;应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57-0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对我们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客观导向性,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是同等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呢?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现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1培养综合理解能力
近几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无论是市县统考还是学校抽测,语文阅读的选材都重在课外,而课内阅读试题所占比例甚少。鉴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能只图短期实效,授之以鱼,而应注重学生长远发展,注重其能力培养,做到授之以渔,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我们讲授某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理解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充满激发、启发、调动的内容,让学生有问题意识。甚至可以把课文文本当作阅读理解分析题,引领学生读懂读透。为了让学生心中有数,较快较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帮学生明确阅读题的命题规律、命题内容和命题范围。例如:
1.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谓整体感知内容,就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由前到后,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并在此基础上,由粗到精,由繁到简地把握这个总的意思,进而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1.2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清记叙文的线索,说明文的顺序,议论文的论证过程;要搞明白文章先写什么,接着些什么,最后写什么;要知晓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1.3分析概括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即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中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等所持有的主张或看法。作者的好恶、褒贬,都会在文章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所以,在文章中能分析概括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就此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是检验初中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
2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
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其阅读面,增加其阅读量,引导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选好篇目,进行扎实有效的专题性阅读。
3加强整体感知能力训练
阅读活动虽是始于一词一句,但对读物的认识却是以整体感知作为起点。这是接触读物之后所获得的最初的、最直觉的印象,也是最感性、最自然、最清晰的印象。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此,无论平时教学还是复习训练或是考场答题,都应从整体入手去阅读、把握。只有从整体上进行阅读、明白作者的意图,命题者的着眼点,才能把握了解阅读题的基本途径。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应考中应重视有关文章结构知识,文体一般知识,语言知识等先导知识的教学与训练 ,只有具有全方位的整体感知先导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复习与应试。
整体感知,要求学生会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两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作者行文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4传授科学的解题思路
阅读题的命题是多角度、多面、多层次的;其题型是多种类、多式样、多要求的。如何指导考生遵循科学的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答题是大有讲究的。首先整体把握,高屋建瓴。读懂正文,理出全篇结构,弄清全文脉络。其次是弄清命题点、题目的来源,要考查的能力和答题的要求。三是上挂下连,前后呼应。答题时要顾及上下句,前后文,上下配搭,前呼后应。有时要从前文中找答案,有时要从后文中找答案,不能不看具体语境而只围绕提问去抽取片言只语或断章取义。四是按照要求,不增不减。如题目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中心论点,那么只能用一句话,不要以为答得越具体越好,结果是你写得越长,反面失分,吃力不讨好。又如题目要求指出说明方法,并举出一个例句,有的同学写了几个例句,不仅增加了失误的机会,也违背了题意,反而弄巧成拙。 凡此种种,在平时或复习时,均应细加指点。如遵循"紧扣原文,寻找突破口"的原则:"题从文中出,答从文中来"可以看作是做阅读理解题的灵魂。问题不会凭空造出来,答题也不能满天想答案,都必须紧扣原文。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出题往往要以中心为基准,答题也要围绕中心展开。我想,高明的出题人,都会围绕中心做足文章,有很多题目都可以印证,例如:给该文章加个题目等。抓住关键段、句、词语,因为这些关键段、句、词语都对揭示中心有帮助。有相当一部分题目,都是靠这些重点地方生发出来的。
5传授有效的答题技巧
不少学生做阅读题时,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试例举如下:
5.1进入角色法。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多考察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概括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做这样的题,我们最好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去,这就好比让你去主演一部电影,只有你感情投入,用心体会,把握文章的角度才会更准确一些。
5.2用原文答题法。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具体作法是:把所问问题中的关键词句还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篙,一般来说,答案就在该关键词句的上下面。
5.3三步走法。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①不能;②解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③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
5.4三析法。
"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也有一定的答题技巧:我们可以首先分析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再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哪个是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义。
5.5看分值答题法: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5.6遵循就近原则答题法。
当考题考查的是某个指事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时,应遵循就近原则找答案的方法,指事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是在该指事代词的前面靠近找,切莫舍近求远。
参考文献
[1]《教学过程》布鲁纳著.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 刘国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关于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刘学柱 (《语文教学之友》 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