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探究——基于与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的对比

2013-05-16 01:30许圣道李翠翠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光电子光谷郑州

许圣道 李翠翠

(1.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2.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郑州市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内唯一一家省会城市国家级高新区,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创新体系首批四个重点战略支点之一,因此,探究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河南省的邻省,湖北省无论在地理环境还是人文风情方面,都与河南省有着相近之处。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作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我省借鉴的地方。

一、郑州高新区及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的基本状况

(一)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郑州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位于郑州市西北部,南邻西流湖,北接邙山,东与环城快速路相连,西四环穿区而过,距市中心约12公里,交通便利。自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设成为基础配套设施、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支柱产业相对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文明新城区,成为高新产业聚集的“中原硅谷”。2009年3月,经科技部批准,郑州高新区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2010年,郑州高新区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2月,郑州高新区被省政府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目前,在全区3 000余家企业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占全省的26%。2009年以来,平均每年两家企业上市,目前上市企业已达1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61家[1]。全区聚集了全省最知名的大学和中学:被誉为“军中清华”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高校郑州大学,外国语中学,郑州中学,郑大实验小学等省内重点学校。现有国家工程中心八个、院士工作站十个、部属研究院所八个、市级以上各类科研机构274家、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家[1]。

(二)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

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 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2]。

武汉·中国光谷作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所在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园内辖48所高等院校、56个中央及省部属科研院所、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700多个技术研发机构,有49位两院院士、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还有旨在培育光谷持续创新能力而建造的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和P4实验室[3]。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东湖高新区拥有着强劲而持续的创新激情与创新活力,每年申请的知识产权专利都在1 000件以上[3]。

二、郑州高新区与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的发展对比

(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传统高新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类: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和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运作始于政府行为,这种完全依赖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存在种种弊端,北京的中关村是该模式的典型。自下而上的市场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在市场竞争中更有竞争力,但这种模式多为企业的自发行为,形成时间较长,而且还会受市场失灵的影响,美国硅谷是该模式的典型。

郑州高新区最初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因此,高新区成立初期发展迅速,在较短的时期内便初具规模。然而,随即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高新区缺乏核心的产品和技术,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只要是能够创造高效益的企业,高新区都会以较低的门槛引入,因此,高新区给人的更直观的感受是工业聚集区。近年来,随着进入门槛的提高和产业链条的拉长,高技术产业和龙头企业不断引入,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核心产品和技术也在不断增加。

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模式是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模式和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的结合[4]。政府的支持缩短了光谷的形成时间,但容易脱离市场规律,而单靠市场的自发形成,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在拥有较好的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在开始阶段通过政府的政策优惠使得光谷形成一定的规模,初步具有核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而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成熟阶段则更加重视了市场手段。这源于光谷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一个区域的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不可能在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都有所发展,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比在电子领域容易,光谷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特征探究

1.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表现为产业的区域化或者说是地区专业化,它是一定的产业与地域的结合。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征:一是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在所处区域占较大比重,且该产业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它从微观角度显示地域专业化的程度。二是集群产业的经济规模或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或者世界范围内占较大比重,它从宏观上显示经济的地域分工状况[5]。

表1 郑州高新区产业特征

表2 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产业特征

从以上表1、表2可以看出,郑州高新区的产业虽然类型丰富并初具规模,但产业较为零散,并没有在本区域占重要比重的产业,当地集群产业的经济规模较小,其市场占有率更是微乎其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规模占所在区域总体经济规模的比重较大,从微观角度显示了其较高的地域专业化程度。

2.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根据马丁和桑尼的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一般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这种集聚现象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基于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郑州高新区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培养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主导产业。截止2006年底,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619家,高新技术产业累计达到956种,申报各类专利1 300多项,是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基地。2006年全年引进企业700家,引进四大支柱企业574家,占新引进企业的82%;引进高新技术领域企业251家,占新引进企业的36%;引进各类工程研究中心13家。2007年,全区新设立和变更入区企业486家,引进域外企业149家,引进的大型项目有平煤集团投资公司、长沙三一重工公司等[6]。

作为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产业集群,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共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各类高等学校,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雄厚的科研实力成为光电产业发展的原动力[5]。与此同时,光谷还先后建立了东湖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大学科技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华中软件园等各类孵化器12家,吸引大批光电子企业入驻[5]。目前,它正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从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来看,无论是郑州高新区还是武汉光谷产业园区,其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都有集中趋向,创新环境优势明显。

3.产业集群的制度特征。产业集群的制度特征包括网络结构和社会根植性两个方面。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是指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与各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或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协作关系网络。根植性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提出的经济学概念,它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只有嵌入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乐意接受的。因此,人们之间频繁的互动、密切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

无论是郑州高新区还是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在发展初期政府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宏观调控有力、有效地促进了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这两个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都深深打上了政府的烙印。在该集群的网络组织中,政府居于中心地位,起中心控制作用,其他主体围绕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知识、信息等能量间的流动。

4.产业集群的生产特征。产业集群一方面保证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时反应的敏捷和柔性的低成本,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创新,因为这种产业、空间与社会的接近性,保证了专业知识在一定地域和群体内的高度密集集聚和积累,促进了知识的溢出效应、隐形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以及由于相互熟识比照而产生的在创新上的压力。

郑州高新区虽然拥有众多的产业,但规模都相对较小,产业间的纵向联系不紧密,产业带相对较短。随着格力集团和中国联通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入驻,高新区的产业链条会得到一定的延伸,但要达到低成本和创新的目的,尚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当前,武汉·中国光谷本地化的生产网络刚刚起步,一些企业已经开展明确的分工合作。但是光电子企业中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仍然不高,大量企业的产品和价值增值活动类似,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从产业价值链来看,光电子产业本身的价值链较长,发展潜力非常大,产业配套优势已经初现[5]。

(三)产业园区业绩分析

探讨产业园区的业绩,选取合适的公司作为样本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代表了各个园区的先进企业,用若干上市公司,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来考量产业园区的业绩是有意义的。

最能代表上市公司业绩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其中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总数,它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常用的指标,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可以用于公司间和不同时期的比较。每股净资产=年末净资产/年末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了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代表的净资产成本即账面权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该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表3 郑州高新区上市公司业绩表

表4 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上市公司业绩表

由表3、表4可以看出,郑州高新区和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大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较为乐观。就两个产业园区进行对比来看,郑州高新区上市公司整体实力较为平均,而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有业绩良好的龙头产业,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郑州高新区的产业链较短,产业间的联系不强。

三、郑州高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与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的对比分析,结合郑州高新区的现实状况,不难看出,郑州高新区在发展中还存在种种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其中较为明显的几项进行归类,并提出对应的建议。

首先,郑州高新区发展模式有待改善。郑州高新区和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在发展初期,都是由政府规划完成的,这样做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对较大的规模。然而,随着园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的不断成熟,仅仅依靠政府规划,可能会偏离市场,影响整个园区的经济发展。光谷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依靠政府政策优惠快速达到一定的规模,缩短了光谷的形成时间。随后,光谷园区依靠其自身优势,大量吸收高素质人才,在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有的庞大规模。可见,光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和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模式的有机结合。因此,在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在政府提供一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运用市场实现优胜劣汰,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郑州高新区的企业进入门槛低,企业质量良莠不齐。在高新区成立初期,高新区管委会为扩大高新区影响力,尽快形成规模,对企业设置了较低的进入门槛,凡是能给地区创造效益的,凡是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新区基本上都会引进。然而,随之而来的后遗症就是高新区企业良莠不齐,土地供应紧张,高新区企业类型杂乱。因此,在郑州高新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在政府的引导下淘汰落后企业,规范现有企业,引导企业提高自身质量,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发挥集群效应。

最后,郑州高新区产业链运用不充分,龙头企业较少。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围绕“光”这一板块的相关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联系密切,产业链条完整。相较之下,郑州高新区各企业相对独立,企业之间联系较少,不易形成规模经济。

2010年以来,格力、联通等大型项目先后被引入高新区,并且高新区计划在2009至2015年间引进、建设市级以上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200个,每年解决50个以上高端目的融资需求[7],建立科技创业金融服务区。这一系列的举措说明高新区已经注意到自身产业链运用不足、龙头企业较少这一问题,并在进行积极调整,相信这对于高新区的长远发展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新区简介[EB/OL].郑州高新区政务在线 http://www.zzgx.gov.cn/index.jsp?id=40288158157efd 290115826960b50035&id_id=A101002002&name=varticles.

[2]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849812.htm?fromId=633053.

[3]张平.基于资源配置的武汉光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4]刘秋红.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及发展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5]丁华.基于自主创新的“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

[6]中国金融生态开发区推荐: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EB/OL].中国金融网 http://news.zgjrw.com/News/20081121/cfac/918644678300.html.

[7]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13160.htm?fromId=9231.

猜你喜欢
光电子光谷郑州
先进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题引言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赵括很忙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武汉光谷军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平衡和谐是更好的教育——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发展纪实
想飞上天的猫
Franck-Condon因子计算及甲醛光电子能谱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