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曹翃
摘 要:广元皇泽寺宋幕石刻是广元的宋代石室墓中具有代表性大曲、杂剧的石刻组合而成。为我们研究宋代杂剧、大曲艺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广元宋墓;杂剧图;大曲图
1 杂剧图考
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戏曲种类,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节目。现存于广元的宋墓杂剧、大曲石刻根据出土买地券可确定为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①。杂剧内容计四幅。
1、图一:左侧一人裹展脚幞头,外着长衫(前摆短去一节),腰系带,内着长裤,侧身向左侧,双手于胸前握抱、曲膝以手绞袖向右一人作拱揖状;右侧一人头部已残,外着长袖衫,内着长裤,曲肘折袖向左侧一人作态。二人作表演状而不象是舞蹈,偏重于角色间的交流,而缺少舞蹈韵致,与大曲舞蹈不同类,应属杂剧中的舞姿。
杂 剧 图 一
杂 剧 图 二
2、图二:左侧一人裹幞头,着圆领窄袖衫,足穿靴,腰悬一杖鼓,右手执杖而击;中部一人裹展脚幞头,外着宽袖长袍服,束带,内着长裤,足穿靴,双手执觱篥而吹;胸微前倾。右侧一人裹展脚幞头,外着圆领袍服,袖捋至肩胛,腰系带,内着长裤,足穿靴,前置一架子鼓,双手扬桴击鼓。三人皆手持乐器,侧向图(一)一方,明显在为演出进行伴奏。此图为杂剧演出乐队。此幅场景应为杂剧演奏音乐。杂剧音乐有的直接源自宋大曲.有的源于民间小调。宋代音乐舞曲有大曲、转踏,大曲介绍见后。宋代舞曲的转踏(亦名传踏),其演出体制为队舞。前有勾队词,后有放队词,中间以一诗一词交相连接。其词必为[调笑令]。转踏由多人组成舞队,边舞边歌,与大曲“一工独进”的独舞不同(大曲中亦有双人舞、队舞)。
3、杂剧图三:二人皆裹幞头,外着圆领窄袖袍服,内着长裤,足穿靴,相背坐于一大石之上。左侧一人以右手食、中二指背指另一人;右一人以右手握左脚,曲左腿置于右腿之上,面露愤懑之态。两人之间大石后部刻有大竹数株。两人表情极为生动,应是演出场景,二人作赌气状,坐姿中显出舞姿形态,正是戏曲舞蹈的特色,画面出现石、竹当是剧情环境描述,此幅场景应为杂剧演出。
杂 剧 图 三
杂 剧 图 四
4、杂剧图四:二人皆裹展脚幞头,外着圆领宽袖袍服,腰束带,各人双手擎一笏板,相向作敬揖状,此幅场景为正杂剧,有学者认为该场景为官本杂剧,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两人对揖的科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杂剧绢画②之一的形式相同,只是前者扮为官员,手执笏板,而后者扮为平民罢了。南宋杂剧中以官员为内容的剧目较多。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卷十所列“官本杂剧段数”中,直接标明了与官员有关的即有十九种,如《思乡早行孤》、《睡孤》、《双孤惨》等。孤,官也。南宋杂剧里有“装孤”角色,见《都城纪胜》、《梦梁录》。“装孤”为当城妆官者。上列名目中的《双孤惨》即是表现两个官员之间故事的。另外还有《同官不睦》、《同官贺授》、《官吏不合》三目,一望即知其内容是表现官吏之间事情的。宋杂剧演出多是艺人的即兴创作,四川广元市民间杂剧演出与杭州宫廷“官本杂剧”的内容不会相同,是否是官本杂剧应有待考证③。
从这几幅画演出场景看只能是宋杂剧而非他种表演形式。图三、图四明显带有故事情节表演,人物各有扮饰,彼此进行交流。因而其演出形式应该是杂剧。广元杂剧石刻墓建造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亦即金朝泰和四年,其时金国所辖河东地区的杂剧文物,在考古发掘中已见成批出现。建于金大定,泰和间(1161-1208年)的杂剧雕砖墓已发现十余座④。著名的山西侯马董玑坚砖雕杂剧戏台模型墓则建造于泰和年号之后的大安二年(1210年)可见其时十余座亦正值金代杂剧的繁盛时期。现存晋南地区闻喜、垣曲、侯马、新绛、稷山、曲沃、襄汾一带集中出土大量金代杂剧散乐雕砖和图像,则可进一步证明宋杂剧极有可能是从此路北上,走向通往北曲、元杂剧等更高级戏剧形态发展道路⑤。广元石刻与山西南部杂剧雕砖墓遥遥相对,分别反映了同时期中国南方与北方杂剧的发展情况。将二者作一比较,可以发现,晋南金墓杂剧雕砖所雕场景往往是杂剧全部角色的排列展示,人数较多,角色齐全,这是对北宋中州墓杂剧雕砖形式的继承。广元石刻则雕出杂剧出场的情景,每场仅雕出两个上场人物,其形式与南宋绢画杂剧作场图相似。南宋杂剧演出一场分为三段:艳段、正杂剧、后散段,绢画所绘《眼药酸》图即为正杂剧的散段。而广元这四幅杂剧石刻除一幅为乐队外,其余三幅表现了杂剧的三段演出。当然不是说杂剧每一段只限定两个角色出场,从南宋杂剧演出载录来看,同场演员有多到六七人的,选择角色人少的场面可能仅仅为便于石刻表现⑥。
2 大曲图考
大曲之名,始见于后汉蔡邕《女训》。唐代大曲极盛,西部边地民族乐曲大量输入,扩充了大曲的曲调,宋承唐,宋初置教坊,所奏乐凡十八调四十大曲,大曲为舞曲,大曲名目见于《宋史·乐志》。《文献通考》乐十九所载教坊四十大曲中。现皇泽寺博物馆存有大曲图二组。
大曲图一
第一组共八人,全部为女伎,一人跳舞,七人奏乐,各人所持乐器,自左至右为:拍板、笛、腰鼓、手鼓、架子鼓、笛、拍板。七人皆高冠髻,着褙子,内着抹胸。所谓褙子,程大曲《演繁露》言,褙子“状如单襦袷衽,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即是。中有一人褙子较短,且着双重,内着长裙,有一人下部残缺,另外五人褙子长至足面。这都是南宋妇女服装的特点。中间一人正在跳舞,此人裹展脚幞头,外着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正曲膝挥袖作舞。石长1.69米,高0.55米(见大曲图一)。此幅场景为宋代舞曲中的大曲。《宋史·乐志》、《文献通考》乐十九所载教坊四十大曲中,[降黄龙]大曲名目见宋张炎《词源》卷下:如[六么]、如[降黄龙],皆大曲。大曲舞式,见于宋陈旸《乐书》卷一八书“俗部、雅乐。女乐下”,“至于优伶常舞大曲,惟一工独进,但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其妙串者,虽风旋鸟骞不逾其速矣。”以陈旸所言对照石刻形象,若合符节:谓“一工独进”者独舞也。“手袖为容,踏足为节”者,举手踏足,应合节律也。“风旋鸟骞”者,身体旋转,舞态轻扬也⑦。以此确定该石刻内容为大曲舞旋的“六么”舞。
第二组也为女伎,共八人,其中奏乐七人,各人所执乐器从左至右为:三弦、三弦、拍板、笛(右吹)、笛(左吹)、拍板、手鼓。其中三人头梳双环髻,三人头梳高冠髻,发前际皆梳作广额式,另一人头部残损。外面穿着也好象是褙子,然前襟收短,又腰中束带。下皆着长裙掩足。各人所执乐器从左至右为:三弦、三弦、拍板、笛(右吹)、笛(左吹)、拍板、手鼓。舞旋一人,裹展脚幞头,着交领窄袖袍服,以手放袖中,腰束带,正扭腰扬手作舞蹈状。石长1.69,高0.6米,已残为两截(见大曲图二)。
值得一提的是三弦乐器,据资料记载,它是由先秦时期的“弦鼗”发展演变而来的,到明代文献中才出现了它的名字,而在广元宋墓石刻中,多次出现三弦这一乐器,这无疑对研究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⑧。还有大曲图中跳舞这位,舞旋一人,裹展脚幞头,外着高领窄袖袍服,以手放袖,腰束带,正扭腰扬手作舞蹈状。前面舞者舞旋时常用双手将袖子撮起,元曲中对此有许多描写,如《太平乐府》卷二载元孙周卿[双调,水仙子]散曲《赠舞女赵杨花》。“霓裳一曲锦缠头,杨柳楼心月半钩。玉纤双撮泥金袖,称珍珠洛臂韝。”又元白朴《梧桐雨》杂剧第二折杨贵妃舞《霓裳》,明皇唱[鲍老儿]云:“双撮得泥金衫袖挽,把月殿里霓裳按。”《霓裳》属大曲中法曲⑨。故大曲图二中舞者“以手绞袖”笔者认为应该是 “双撮泥金袖”舞姿中的“撮袖舞”。
3 结语
广元大曲与杂剧石刻的同时出现,展示了宋杂剧与大曲实行综合的社会条件。而杂剧与大曲的综合是在长期共同演出过程中实现的。宋代是戏曲发展关键时期,南宋杂剧的活动足迹遍及江、浙。以及川蜀。宋杂剧表演形态已较唐、五代又有了很大发展,其本身虽然还没有发展到成熟戏曲程度,但它是元杂剧的前身,同时给予戏文以直接的影响。大曲是一种包含有器乐、声乐和舞蹈的大型乐舞表演形式。大曲常常为一人独舞或两人对舞。大曲表演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并展示一定的历史故事内容,配以简单的人物扮演。杂剧、大曲中皆以女艺人为主,她们凭着自己的智慧为中国戏曲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在广元南宋的宋墓大曲图中出现了大多数女子奏乐,男子跳舞的大曲图,杂剧中也看到女人演出画面,可见当时女人在文艺演奏中们在社会中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① 廖奔 《广元南宋墓杂剧、大曲石刻考》 《文物》 1986.12
② 周贻白《南宋杂剧的舞台人物形象》 《文物精华》 1959年第1期
③ 廖奔 《广元南宋墓杂剧、大曲石刻考》 《文物》 1986.12
④ 参见拙文《宋元北方杂剧发展序列的历史沉积》 《戏曲研究》第19辑
作者简介
白露 (1974.3.),女,籍贯:四川省广元市,现职称:助理馆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