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好合休嫌晚

2013-05-14 05:55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中央大学艺术系小字

那天他来晚了,推开老师徐悲鸿的画室时,心里有几分忐忑。就在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看到了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画面:初秋的阳光,像一团金色的丝线,透过窗棂,把倚窗而立的她的侧影,镶在金色的画框里;她清澈的眼眸,与一盆盛开的紫色雏菊对视,空气里,流淌着紫菊的花语。

他的心,顷刻间被花语击中,绵软如水。

这是吴作人与萧淑芳的初次相见。那时,吴作人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才华出众,锋芒初露。北平女孩萧淑芳,作为一名旁听生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油画和素描。

当时,十八岁的萧淑芳眉清目秀、身材窈窕,不仅拥有很高的绘画天分,还喜欢滑冰、骑马、游泳、打网球,凡是时髦的体育运动她都愿意尝试和学习。吴作人被这漂亮的女孩儿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在教室后排偷偷画她的速写,一张又一张,在简洁明快的线条里,倾注无限的深情。

一天,萧淑芳拿着习作《一筐鸡蛋》向徐悲鸿先生请教,吴作人正好在旁边,便凑了上去看,无数次设想过与她相对说话的机会,这一回终于来了,可说出来的话竟是:“你画的这些鸡蛋是买来的吗?”萧淑芳白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吴作人讨了个没趣,心里很受伤。此后,在同窗半年的时光里,他与萧淑芳再没有交往。

两颗画坛新星就这样失之交臂,他们各自读书、学画、留学、结婚。

二十年后,他们戏剧性地重逢了。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聘吴作人为终身教授,上海美术协会为他举办个人画展。在画展上,吴作人见到了萧淑芳,清秀、优雅依旧,只是看上去文弱多了。这偶然的相遇,弥足珍贵,双手轻轻一握,心事尽在不言中。

这时的萧淑芳身患肺结核,丈夫弃她而去;而吴作人的妻子也已死于产后胃痉挛。

在一次看完画展回家的路上,吴作人深情地对萧淑芳说:“再不相爱就来不及了,我们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萧淑芳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了,她重又相信爱情的美好和人世的温暖。他们的爱,像一壶陈年的酒,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变得愈发浓郁而醇香。

1948年6月,在两人共同的恩师徐悲鸿先生的见证下,吴作人与萧淑芳喜结良缘。徐悲鸿在赠与二人的结婚礼物《双骥图》上书:“百年好合休嫌晚,茂实英声相接攀。譬如行程千万里,得看世界最高峰。”那年,吴作人四十岁,萧淑芳三十七岁。

婚后,他们琴瑟甚笃,互相充当对方作品的第一位观众与最真诚的品评者。萧淑芳总是把吴作人照顾得妥妥帖帖。吴作人对她,更是深情缠绵,哪怕只有几天的分离,他都会给她写信,倾诉自己对她的思念。

耄耋之年的萧淑芳,陪吴作人到云南、贵州写生,陪伴他出国讲学、办画展,当他的参谋和拐杖——过马路她都搀扶着他,她说“要跌倒一齐跌倒”。在吴作人生病卧床一直到去世前的六年中,萧淑芳悉心照顾,为他穿衣、洗脸、洗澡、喂饭,推着轮椅陪他散步,始终在他的病榻前守候,连心爱的画笔都未曾拿起。她笑着说:“为他,我心甘情愿。”

在吴作人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身上盖的白缎中间是一个“寿”字,四周缀以朵朵红梅。这是萧淑芳亲手绘制的《寿梅图》,她说:“作人小字‘寿,我小字‘梅,合为一体,生死不离。”

摘自《做人与处世》

猜你喜欢
中央大学艺术系小字
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年优秀毕业生作品选登
1932年中央大学教授索薪事件研究
若干契丹小字的解读
契丹小字山和的解读及其他
契丹小字解读三探
契丹小字解读再探
从学人刊物看学人谱系
《国风》半月刊的思想理念
艺术系学生作品选登
闽江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