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回到大学教育原点

2013-05-14 16:53陈薇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8期
关键词:雷蒙纽约大学行政化

陈薇

提名理由
它虽然刚刚开门招生,却已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些许希冀:“不要追求标准答案”的校长开学讲话,使人耳目一新。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课程设制,亦令人感受到跨地区、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真谛。它成否成为中国高校改革的“外援尖兵”,尚需拭目以待,然而它无疑是固执的中国高教领域的一扇窗,既吹来了外部新风,又映照了内部现实。

正式开学3个月后,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雷蒙(Jeffrey S. Lehman),即将遭遇一次学生面对面的“批判”。

他主讲的课程: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 of Society,简称GPS),被学生辩论团定为辩论赛主题,内容是:“你认为应该取消还是保留GPS?”学生们甚至邀请雷蒙本人担任评委,他欣然应允,“让他们以此锻炼辩论、谈判及领导才能,这是很伟大的事情。”

从今年9月起,150名中国学生和145名来自其他35个国家的学生,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里,共同参与见证这个“教学特区”的成长。

“上海纽约大学的意义不在于办一所大学,而是一种探索,不仅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作为第一所中美合办高校的第一任中方校长,俞立中如此表示。

“不是去行政化,而是没有行政化”

“你们这是985高校,还是211?”在招生宣讲会上,这是俞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俞立中一时语塞,只好用一长串定语来告诉家长:它既非985,又非211,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举办、国内第一所由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大学,却是被寄予希望最大的一所。2011年,上海纽约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同时获得教育部的办学许可,消息甫一传出,便被舆论视为中国高校去行政化的“鲶鱼”。

但在俞立中看来,上海纽约大学根本不存在国内教育界所设想困难:“上海纽约大学不是去行政化,而是没有行政化。”

学校从最初就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共8人,美方中方各4人,重大事项,必须至少获得5人同意;校长没有行政级别;教职工全员聘用;时间约定细致到了以5分钟为单位,一位受聘职员说,这里更像是公司。

上海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从2005年开始,先是互派交流学生的海外学习中心,随着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共同创办一所大学的想法提上日程。

俞立中曾对媒体回忆,一些大学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去找教育部,多是为了争取招生指标——学生招得越多,成本摊得越薄。俞立中当时和教育部长袁贵仁谈的却是:“你最少允许我招多少学生?”袁答:“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你们真想做点事情。”

获准筹建后,学校的一切进展极为高效。两个月后奠基,2012年4月宣布校长人选,两年后,第一届295名新生正式入学,迎接他们的,是近百人的教职工团队:40%来自美国纽约大学,40%来自全球招聘,其中不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提名者等;另有20%是华东师大或其他国内大学的兼职教师,师生比达到1比8,远高于国内传统高校的1比16。

为吸引名师,学校花了大力气。文理学院教授张骏本是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到上海纽约大学,得到的启动基金是纽约大学的4倍;最初允诺的100平方米实验室,后来变成近200平方米。张骏说,在这种投资和效率下建起的流体物理实验室,三五年内便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通识视野

感受最深刻的是学生。

GPS这门课程实在是太难了。上课的第二周,阅读材料就是康德。2013级新生李海波看了四五遍也没懂。他请教外国同学,对方回答:“我认识每一个词,但不知道它们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还有亚当·斯密、哈耶克、墨子、梁启超、卡尔·马克思、邓小平……也有新闻事件,比如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雷蒙说,这是希望学生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著名社会经济学论著,从而培养多方向思考问题的能力。

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实验已进行了近10年,在与传统教育体制的角逐中依然步履蹒跚,但在上海纽约大学,通识课程自然而然就是低年级学生的主导课程,新生只简单选定意向即可。2013级新生赵泽宇,意向专业是金融学,第一学期的课程只有四门:GPS、《微积分》《微观经济》和《中国传统哲学》。

通识课程经过精心设计。比如《科学基础》,是整合了物理、生物和化学三科的通识课程,三位教授从三个学科各自的角度来解释同一个现象;商业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Keith Ross则讲述:如何结合计算机思维与商业思维创业;学校也考虑了怎样在通识教育中融入中国元素的问题,俞立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文学、艺术及历史知识,将是上海纽约大学通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将单独授课,有的则考虑像GPS课程一样,将多种内容融入其中。

“我常常听到别人——特别是中国领导人——说,中国需要像史蒂芬·乔布斯这样的人,”Keith Ross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样的课程就是帮助产生这样的人的,上海纽约大学的天性就是跨学科学习。”

自主与开放

2013级新生赵泽宇来自江苏苏州,是个英语口语好、个性开朗而骄傲的男生。高考后,他在厦门大学与上海纽约大学之间选择了后者——雷蒙校长曾去他的高中宣讲,他因此对接受与国内传统高校不同的教育充满了兴趣。

这里果然突破了他的想象:根据他填写的关于“入睡时间、禁忌、性格”的调查问卷,他与一位生活习惯基本一致的美国同学同室——中外学生混搭的宿舍分配制度是上海纽约大学的一大原则;学生中藏龙卧虎,微积分,赵泽宇考了96,自诩优秀,没想到还有超过满分的——连附加题也答对了;有一位美国女孩,会十多种乐器,包括中国的笛子;学校还聘用了一批名校毕业的博士,为学生们担任学术指导,可随时在网上预约时间……

开学不久,GPS课程便要求写一篇论文:不做是非判断,要求观点既要有争议性、又可以自成一体。赵泽宇选择以马丁·路德·金一篇关于黑人非暴力反抗的论文为基础,结合梁启超的论著,阐述他的观点:在消除种族隔离的过程中,与游行示威的黑人相比,那些中立的白人影响更大。

他说,进入大学后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需要更勇敢、积极地表达观点——这在高中是被明令禁止的。他平生第一次参加了新生学生会选举,自己设计印制海报、找竞选伙伴、发表竞选宣言。他很自豪地介绍他的竞选口号:This is where it begins!“怎么样,很有范儿吧!”

“我们做的也许不适合每个学生,”校长雷蒙说,“但我们在寻找那些非常特别的学生,他们有好奇心,有投身世界的热情,愿意学习一切,毫不惧怕。”校长俞立中则说,他理想中的上海纽约大学学生,“不只服务于国家,还要服务于全人类”。

这所学校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悄然带来改变。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告诉俞立中,今年的自主招生,他们就参照上海纽约大学的“经验”,将原来四五名教授对一名学生的“审问式”面试,变成了一对一的“谈心式”;增加了3分钟演讲环节,题目是“为什么要当老师”;他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休息室,放上茶水和点心,供考生放松,“不过花了几百块钱,反响却很好”。

俞立中说,上海纽约大学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尽力做到“以学生为本”和“学术共同体”罢了。“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做一所大学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为之努力的,只是一所大学应该有的模样。”

猜你喜欢
雷蒙纽约大学行政化
上纽大新增互动媒体艺术硕士项目
后来我们看到了樱花
在家门口留学
刘延东被授予纽约大学“校长奖章”
电影·《雨人》
摩洛哥富翁神秘殒命,那只“萌鸟”山雀是元凶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
来自监狱的陌生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