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改革

2013-05-14 16:53西蒙·查德克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2期
关键词:决策者金融市场投资者

西蒙·查德克

每年,为阻止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匮乏给全球经济与几十亿人的生存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要花费数以万亿计美元,来实施低碳与资源优化利用的“绿色金融”。尽管如此,很多投资者依旧在观望,他们不愿将赌注押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上面。如今,随着对制度改革的关注度增强,决策者们必须抓住机会为绿色金融规划一个崭新的路线。

如今,全球经济状况不佳,对资本的消耗较少,这是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最佳时机。但是,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低迷以及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清洁能源的投资。

尽管新兴经济体中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很多,但是这样的投资力度仍然不够支持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在中国,绿色创新产业近年来获得了很多关注,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已远远高出国际投资标准,但这方面的投资和燃煤能源的投资比起来仍是小巫见大巫。而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气候融资”仍是少得可怜。尽管他们努力劝说投资者与发达国家的纳税人来投资,但是结果却很不理想。因此,像“绿色气候基金”这样富有新意的融资体系很难起步,尚有待于大规模地开放资金。

很明显,决策者们需要一个能有效推动绿色投资的方式,最近在韩国召开的“全球绿色增长峰会”也强调了这一点。用以往那样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投资者,已经无法支撑那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了,我们需要鼓励投资者承担起对环境投资的责任,并且用更为长远的眼光来评估风险。

金融中介的工作就是投资未来,因此将金融市场改革与绿色增长结合起来是必然的。诚然,在去年“里约+20国峰会”的预备阶段,联合国秘书长的全球可持续性问题高级别小组突出了金融市场绿色化改革的需求。但是,这个富有远见的消息随着人们对这个小组工作的失望而消失了,发展中国家的焦点则转移到了如何争取更多发达国家的投资上来。

决策者应积极面对此次绿色使命,并相应地调整改革措施。以下这些措施或许会帮助这个领域获得进展:

要求投资者在他们的财产评估中全面公开碳排放与自然资源消耗的定价,这是符合重大风险报告原则的。目标受益人要了解他们的投资是如何使用的。建立碳价基准也是一种可行的途径。评级机构要把每单位排放量中碳与自然资源的排放强度纳入企业与国家债务评级中去。

由于政府购电协议有效保障着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国际结算银行应允许这样的投资,以应对“巴塞尔协议Ⅲ”中提出的全球资本控股的新要求。

全球领导人应开展相关探索,发掘将长期环境研究纳入法律架构主导的信托义务的最佳途径。这一点尤其针对私人机构的投资者,更针对那些受政策引导的银行以及主权基金。

金融监管机构也应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对更广泛的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依此开展长期工作。

诚然,这样的改革实属不易。为了降低计划外的风险,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规制改革要直截了当,并采取可执行的强制标准。不能为追求完美而阻碍计划的进展,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英美两国的监管部门已经在艰难应对来自金融业的激烈反对——他们正不断游说并威胁监管部门做出调整,就像如今的公司税费优化机制一样。

事实上,新兴经济体的决策者可以率先采取鼓励绿色金融的市场改革。基于投资者的评估,中国银监会的“绿色信贷指南”,在克服政策实施挑战中已经发挥了作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已经采取措施将投资引入需求最大的领域。比如,孟加拉国中央银行鼓励金融包容性,其中要求银行用部分垫付款来提高农业和农村信贷额度。

此外,发展中国家既有的商业利益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不会遭遇阻碍创新的强大力量。南非已经采取了“国王三世监管准则”,这份文件要求企业整合汇报其财务与可持续性能力,而“养老基金法案修订版”规定:投资时必须考虑环境与社会后果。而在很多发达国家,这样的措施直到现在几乎都是不可能实施的。

限制规制改革以预防危机重演的做法是目光短浅的,就如开车时两只眼睛总是盯着后视镜一样。如今的金融市场改革必须向前看,以阻止未来潜在危机的爆发。

(译/王琛)

猜你喜欢
决策者金融市场投资者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纠纷调解知多少
论决策中的信息辨伪
决策过程的三个伦理问题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