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湾:藏在最幽处

2013-05-14 16:53耿朔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28期
关键词:洞庭西山太湖

耿朔

在苏州城,我提议去西山看看,本地的朋友摇摇头,说季节不对,这时去橘子还没红,也摘不了杨梅枇杷。

我说,我去看明月湾村。

他们有些惊讶,说苏州的江南古村镇,无非是周庄同里、甪直木渎,未曾听说还有此佳处。

这也难怪。虽然明月湾村距离苏州闹市不过几十公里,却深入太湖,被碧波所环绕,藏在云水林泉的深处,需携书带图,细细寻来。

西山又叫洞庭西山,位于苏州市区西南,是太湖第一大岛。若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碧玉,浮在万顷波涛之上。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将西山描绘成世外桃源,想来确有所本。

岛上地势起伏很大,主峰缥缈峰海拔336米,号称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深藏山中的林屋洞,是道家的第九洞天。全岛遍布果树和茶林,物产荟萃,湖里的鱼虾、岛上的茶果,无一不惬意留人,碧螺春、白沙枇杷、乌紫杨梅、白鱼、白虾和银鱼……念起名字来就唇齿飘香。

苏州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城里城外有不少吴国旧迹可寻。西山岛的南端有个水湾,当年夫差和西施曾来此玩月,虽然只是一段传说,却为此地留下了“明月湾”这个好名字,对于外人的想象来说,于山水缥缈之间又多了一层迷离与柔情。

明月湾的建村年代已不可考,但至晚在唐代已远近闻名,刘长卿可能是第一个游览明月湾的著名诗人,留下了一首题为《明月湾寻贺九不遇》的诗,此后苏州刺史白居易来了,晚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也结伴而来。

两宋之交,大批北方官宦家族随赵宋王室南渡,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愿继续为官,寻到兵火不及的太湖西山,归隐于此。嘉泰年间,抗金名将吴璘之子吴挺“闻洞庭境幽地僻,遂度太湖,湮迹明月湾”。吴氏子孙繁衍生息,发展成为明月湾村的第一大姓。宋末,著名谏官邓肃的六世孙邓迁入赘明月湾的殷家,其子孙复姓邓氏,逐渐形成明月湾的邓氏家族。到了元末,词人秦观的后人秦伯龄也迁来,从此秦氏也成了明月湾的望族。再到明初洪武年间, 宋代官员黄明善兄弟的后代也从西山黄家坞搬来,成为最晚迁入明月湾的一支大族。

明代时,随着子孙繁衍,西山地少人多,压力日趋显著,嘉靖时又遭受倭寇之害,西山居民的生活陷入困顿。他们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和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的居民一起,走出太湖,崛起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团队,这就是商业史上有名的“洞庭商帮”。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曾描述:“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思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他们逆江而上,在三湘荆楚一带做生意,因与同时代的徽州商人齐名,故又有“钻天洞庭遍地徽”的说法,一天一地,平分江南。

与徽商一样,洞庭商人在外发了财后,也把大把的银两带回老家,修祠堂,建宅第,办学校。清乾嘉年间是明月湾的盛期,整个村落的面貌为之一变,奠定了今天的村落模样。近代以来,洞庭商人又进驻上海,成为沪上三大商帮之一。

明月湾深藏在与湖湾相连的山坞里,一面水,几面山。过去前往明月湾,需要泛舟太湖,岛上只有一条翻山的小径,环境十分封闭,这显然与其先民逃避战乱、远离宦海的追求密切相关。如今,太湖大桥早已贯通,岛上路况良好,我们从苏州出发,不过一个来小时,就抵达了明月湾的村口。

村口的溪边,有一株引人注目的巨樟,枝繁叶茂,如伞如盖,树身倾向村落,覆荫面积接近一亩,4个成年人才能合围,如今成为明月湾村的标志。这棵樟树的树龄至少有1200年,恐怕是建村伊始就植下的。老树在历史上曾遭遇过火烧和雷击,已成枯木,但并未就此倒下,而是在其一侧倔强地抽出新枝,且已长成参天巨木,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孙子背爷爷”。 树下,几位村民在坐着闲聊。

明月湾古村的街巷布局是经过规划的,两条大致平行的主街由西南方的湖滨向东北方的山坡一点点升高,两街之间约相距50米,数条南北向的小巷沟通其间,形成棋盘样的格局,当地人就称作“棋盘街”。

我们走上靠北的主街,路面全由花岗岩条石铺砌,一眼望过去就像放倒的楼梯。根据《明月湾修治街埠碑记》的记载,从前每逢大雨滂沱,山上的水就会一股脑冲进村子,造成严重内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村里共用了4560块花岗条石新修了这条道路,石板下方是深达数米的排水沟,从而彻底解决了水涝问题,有“明湾石板街,雨后着绣鞋”的说法。近年来经过整治,石条两侧辅砌小砖,显得十分干净。

明月湾是多族共建的村落,几个大族都建有自己的祠堂,其中黄氏宗祠保存较好,而邓氏、吴氏和秦氏宗祠只余断墙残壁。大概因为地处山坳,土地有限,村里并没有规模惊人的深宅大院,大的院落也不过两三进而已,多为二层楼房,以白色和灰色为建筑的主色调,颜色淡雅。不少宅子内部都有雕刻装饰,大概多为苏州本地“香山帮”工匠的手艺吧。

南街的中段,集中了“裕耕堂”“瞻瑞堂”和“瞻禄堂”三座老宅,互为犄角之势,是整个明月湾村最富古意的地段。

其中“裕耕堂”是保存最好的宅第之一,从临街的高墙就可猜想当是一座豪宅。它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原是吴家“瞻瑞堂”的一部分,太平天国时曾被烧毁,后得到重建,民国年间由邓家买下,并改为现名,如今仍为邓家后人居住。此宅占地700多平米,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外墙不开窗,也带有马头墙,与徽派民居有几分相似,只是大门非常简朴低调,不像后者会在门上精雕细作下足工夫。

一推开门,立即能感到主人生活上的雅致。宅内的院子比徽州的天井大许多,三两湖石,几株花木,俨然一幅园林小景,天井处设有砖雕门楼,厅堂宽敞,内部隔扇门裙板上有雕花装饰,整个宅子有着很浓的苏式传统建筑风味。只是不知道主人哪里去了,院子里一片静悄悄。

穿行在明月湾,最常见的大概是西山有名的橘子树了。路边墙角到处种着花果菜蔬,搭着豆架。路上行人很少,大概是因为傍晚时分,村里人都在家里准备晚饭吧。

穿过公路桥的桥洞,就走上了一座石砌的古码头。这是古时明月湾与外界往来的主要通道,白居易有诗云“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明月湾码头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脚下这座全长58米、宽4.6米、用256块花岗岩条石砌筑的码头,系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村人集资重建,至少从那时起,洞庭商人就在这里挥别亲人,离岸登舟。

码头斜向伸入湖中,湖上芦苇轻摇,一群家鹅自湖上归,慢慢划回村子。几个村民在码头上洗刷渔网,几艘船只装载着木材泊在岸边,几个孩童光着身子下水游泳。世世代代生活在太湖深处的明月湾人,仍与这汪湖水保持着血脉里的亲密关系。

沿着湖岸,是先人种下的一排大树,整个村子隐匿在一片葱茏中。这时,皮日休的句子浮上心头:“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小贴士

1.明月湾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门票50元。

2.西山6月中旬有杨梅、青梅,7、8月有桃子、葡萄,9、10月有板栗、石榴,10月橘子上市。

猜你喜欢
洞庭西山太湖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洞庭临眺
西山公园
美丽的地方
睡仙亭
太湖边的橘子
游岳阳洞庭
赞东太湖
春风染绿洞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