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重装之都“着新花”—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

2013-05-14 11:48/
中国西部 2013年4期
关键词:全方位高水平

文 / 曾 峥

德阳市航拍图 供图/ 德阳市委宣传部

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正式出台,位于成渝经济区的成德绵乐发展带上的德阳,同时面临着与成渝“双核”之一的成都“同城化”发展使命。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德阳这个国家的重装基地,在德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三五八”(即加快建设1个中心城区、3个特色区域、5大产业基地、8项重点工作突破)战略下再创辉煌。

在四川经济新一轮发展中,为了摆脱工业城市发展瓶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德阳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懈探索实践,大力实施“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经济发展与人文宜居和谐融合、重装之都与古蜀秘境完美共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中国重装之都”的“火车头”牵引效应

产业升级、火车头

在刚过去的2012年,德阳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1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5亿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增长16%,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1470家装备制造企业汇聚;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在这里生产;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发电设备、大型铸锻件、石油钻机制造能力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从这些数据和“第一”的地位中,可以看出德阳作为“中国重装之都”的真实写照,以及这个“火车头”在四川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工业,无疑是德阳这个城市的命脉,也是这个城市的荣耀。成渝经济区“领涨”中国西部板块价值,德阳所在的成德绵经济带,竞争愈加激烈。如此对德阳的发展的要求越高,必须寻求新跨越,制定新方略,首先切入的必须是工业的新突破。而深度解读德阳的工业,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德阳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清晰思路和坚定实践。

正是如此高要求和新突破下,德阳是这样做的:

2012年2月13日,德阳市召开“四个年”(项目攻坚年、产业提升年、开放突破年、作风转变年)活动推进大会。“四个年”的同步推进,清晰地传递出德阳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基调启动新一轮跨越这一信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手狠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一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着手“再造一个产业德阳”,着力构建更具实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5+2”战略,以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五大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发展。

目前,德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77户,新增116户,100户重点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工业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二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强势崛起,其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的17%,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保持全省前三位。

引进高端助传统产业升级

关键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1月6日,德阳被授于国内首个“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这标志着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迈上了新的更高的平台。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势在必行。作为“中国重装之都”的德阳,首要考虑的是让重装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让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通过运筹帷幄之后,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加快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化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思路,实施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层次、产业配套三大提升,其中提出要将装备制造业由制造向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复合发展升级。

2012年9月的第十三届西博会上,德阳的签约项目中,北京星荔投资15亿元在什邡兴建大飞机部件、专用件生产线项目,武汉毅恒重工投资12.5亿元在德阳经开区兴建大型桥梁结构件二期项目,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投资5亿元在广汉兴建止痛药生产基地项目,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将在德阳企业广泛应用。

而今年1月6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同德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建立相应机制,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重大问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推动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把德阳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标志着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迈上了新的更高平台。从而实现从国内走向国外,创造更多的产业价值。

德阳相关人员表示,德阳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工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设备成套与工程总承包能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把德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截至2012年底,德阳市装备制造企业达1470家,为龙头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达607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上千万的企业395家。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18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46.3%,建成了德阳“千亿重装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德阳将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形成集中度较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努力把德阳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铸锻钢制造业基地、中国绿色动力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石油钻机出口基地。

按规划,到2015年,德阳新型工业产值将达550亿元,年均增20%。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崛起

关键词:新能源、新材料

德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凸显出新一轮发展的优势。

对此,德阳早已有所行动。瞄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领域,德阳高起点、高水平编制了《德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设立了总规模为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重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五大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发展。

在2012年的第十三届西博会上,德阳的签约项目中,涉及到了重大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等多个领域,投资额度大、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手笔引进,进一步成为德阳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其中包括:

香港清华同方在罗江兴建3C产业园项目,广东信义玻璃投资20亿元在德阳经开区兴建节能环保特种玻璃项目,韩国SK集团成都爱思开希恩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说明会上与德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德阳大力发展了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并加快向太阳能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延伸,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同时,德阳新材料产业正强势崛起,形成了合金材料、新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以及从动植物中提取医药中间体以及后续高科技产品的生物医药材料,正加快建设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德阳工业正在由传统优势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转型,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德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迅速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1年底,德阳市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2户,规模以上16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0.7亿元。

德阳的目标是,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30%。

三产联动开放合作推进城市发展

关键词: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

以“全域德阳”理念,德阳大力推进“1+5+X”的新型城镇群建设,定位为“世界新能源重装产业中心、成都大都市圈北翼极核、绿色新田园都市和古蜀文化旅游名城”的中心城区加快推进旌东新区、亭江新区规划建设。

空间布局上,向南,积极融入成都产业,规划建设产城一体、“两化”互动的示范区——亭江新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德阳”;向东,盘活成绵高速东侧山水资源,立足服务于成德绵地区,布局高档休闲、文化、体育和居住中心——旌东新区,构建森林新城区。10年后,德阳中心城区至少扩大100平方公里,新型工业化也将得到发展。

德阳东电大型发电机定子装配 供图/ 德阳市委宣传部

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德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6:60.0:24.4。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但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不高……那么如何将第三产业这一“短板”变成“跳板”,德阳给出了答案——打造四川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西部“商务高地”。

近年来,德阳引进一大批项目,服务业实现多个突破:保利集团投资150亿元综合体项目,泰国泰玺公司投资3.15亿美元的文化产业园项目,华西希望集团投资25亿的希望城城市综合体、广东恒大集团投资23亿元的华府CBD、重庆百货投资20亿元的汉正广场,吉林明宇集团投资30亿元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华润万家集团投资5亿元的西部配送中心项目……无一不让这座闻名全国的工业之城散发出一股向现代化宜居都市迈进的清新气息。

德阳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链扩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选项,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动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相互联动、关联推进。

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到2015年,德阳将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四川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宜居城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式下,德阳早已超前谋划并抢抓机遇,通过深入推进“开放突破”。刚过去的2012年是德阳市的“开放突破年”,预计进出口总额超过30亿美元,其中出口18亿美元,增长30%,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二,德阳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已获准设立并开工建设。德阳已向大家提交出一份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绩单”。

对外开放,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必须要加快载体建设。2012年,德阳仅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就达52亿元。德阳园区建成面积达13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645户,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近80%。

目前,德阳已建成1个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广汉、什邡、绵竹、中江、罗江经济开发区。2010年2月,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汉经济开发区、旌阳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体的园区成为国家工信部首批授予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

为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相融互动、共生共长。全市共建成博士后工作站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并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德阳将按照“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催生一个新兴产业、以科技人才引领招商引资”的思路,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双百工程”,5年引进和培育100名掌握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创新人才和100名掌握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创业人才,破解创新链上游缺失的先天不足。同时,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

“全域德阳”与成渝经济区良性互动,既要GDP,也要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大城圆梦、产业谋变……从传统工业城市突围而出,坚定向宜商宜业宜居的现代城市迈进。一个美丽、幸福的德阳,一个充满信心奔小康的德阳,正立体呈现在人们面前。

猜你喜欢
全方位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全方位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
全方位、立体化训练议论文写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