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家书屋服务网络中引进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思考

2013-05-12 09:18罗素洁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3年1期
关键词:余杭区图书室农家

应 晖 罗素洁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 杭州 310012)

(余杭图书馆,浙江 余杭 311400)

〔作者信息〕应晖,女,团工委书记;罗素洁,女,馆员,副馆长。

1 课题研究背景

余杭城乡一体化图书服务网络体系自2006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建设成一张布局合理、部署周密的区、镇(街道)分馆、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三级图书服务网络。镇(街道)图书分馆在19个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在179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为丰富余杭区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农家书屋(图书室)三级图书服务网络的管理职能部门,文化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真正让图书馆成为百姓的后书房,使读书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农家书屋建立健全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杭州市文广新局团工委联合余杭区图书馆,历时5个月在余杭乡镇图书馆开展了调查研究,针对余杭区农家书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志愿者服务体系的一些参考建议,以期不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弥补农家书屋(图书室)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调查小组制作了《余杭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村(社区)宣传文化员问卷调查表》(以下简称表1)和《余杭区城乡一体化图书服务体系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志愿者服务工作问卷调查表》(以下简称表2),在余杭区内开展了抽样调查,发放表1为40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回收有效率为90%;发放表2为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回收有效率为94%。表1的填写对象为各村(社区)的宣传文化员,表2的填写对象为普通村民。同时调查小组以余杭区乔司街道、星桥街道、崇闲街道三个街道宣传文化员及乔司街道三角村、星桥街道星桥社区、崇闲街道龙旋村村民为样本,开展了实地走访调研。

2 余杭区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小组成员走访了镇文体服务中心负责人、村干部、宣传文化员、大学生村官以及普通村民。发现农家书屋的建立是必要的,受欢迎的,是能发挥作用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村民中认为农家书屋正常开放很有必要的为48.04%,一般的为35.75%,没必要的为16.20%。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管理人员缺乏、书籍陈旧、场地闲置、利用率不高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 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2.1.1 农家书屋管理员兼职现象普遍

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大多由村干部或宣传文化员兼职,村干部和宣传文化员还兼顾其他很多工作,精力有限。所走访的三个村(社区)同是文化宣传员同时兼职图书室管理员,一个村(社区)还是村干部兼宣传文化员兼图书室管理员,宣传文化员还要兼文体活动组织、台账制作、宣传等工作。管理员身兼数职,读者找不到管理员,导致读者流失。随着农家书屋的发展,条件成熟后势必需要加入到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图书管理系统之中,与分馆、区、市图书馆实现联网,实行通借通还,这至少需要一名“常驻”阵地的管理员。

在表1中,选项“您所在的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有管理员吗?”中,88.57%的宣传文化员选择农家书屋有固定管理员和固定开放时间。40%的宣传文化员选择“投入在农家书屋上的精力占总体工作的百分比”以“20—40%”居多,在“不能投入在农家书屋上太多精力的理由”一项中,有90.48%的宣传文化员选择“其他工作太忙”,同时“不知如何开展图书室服务”和“缺乏培训”也成为选择之一。

2.1.2 人员编制难以解决

受编制以及村(社区)自身条件所限,因无专项经费开支,配备一名专职管理员十分艰难。调查显示,专职村级文化员占了65.71%,兼职占了34.29%。管理人员难以保证导致了开放时间的不稳定,造成了场地的闲置、为迎检而建等问题。

2.1.3 管理经费缺乏

购书经费、人头经费、运行经费等缺乏造成农家书屋建设发展缓慢。问卷调查中,51.43%的宣传文化员认为农家书屋不能满足需求,其中选择“购书经费缺乏、新书品种少”占100%,在“村民不走进农家书屋的理由”选项中(多选),选择“设施陈旧,环境差”占77.78%。

2.1.4 现有的体制制约

余杭区于2003年启动文化村和文化示范村的建设,步伐走在全省前列,村(社区)图书室纳入文化村和文化示范村的考核当中,对图书室中藏书及报刊数量、周开放次数、年接待人次进行明确要求。同时,我省《农家书屋验收评估办法》和《农家书屋验收评分标准》中,对选址、出版物、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也有相应要求。但即便如此,农家书屋的建设缺乏长效考核机制,发展后劲不足。

2.2 开放时间矛盾

在“村民不走进农家书屋理由中”有42.86%的宣传文化员认为“没时间前往”(见图1)。调研的三个地方的农家书屋,开放时间与村(社区)两委班子上班时间大体一致,如三角村农家书屋(图书室)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早上8:30—11:30,下午1:30—5:00。虽然周六开放,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虽然村委班子深知如此情况,但因为管理人员不足,缺乏专职管理员,改变现状很难。

图1

2.3 农家书屋宣传不到位,人气不旺

在针对宣传文化员的问卷中,51.43%的宣传文化员认为本村(社区)农家书屋不能满足本地群众需求,48.57%认为能满足。认为“宣传不足,村民知道的不多”的占72.22%(图2)。在针对村民的调查问卷中,村民对图书室“非常了解”的为8.33%,“比较了解”为13.89%,“一般了解”为47.78%,“根本不知道”为30%。从未去过农家书屋的村民为46.56%,只去过一次的为22.22%,去过几次的为22.75%,经常去的为8.47%。调查问卷显示:近一半村民对农家书屋为一般了解,近三分之一为根本不知道,可见,农家书屋的宣传严重不足,农家书屋人气不旺(图3)。

图2

图3

2.4 功能单一,缺乏吸引力

目前,农家书屋的主要功能为借阅图书,功能比较单一,而村民业余休闲的选择更为丰富。如果农家书屋能在电子阅览、读书沙龙、展览等活动中适时选择开展,必将增加吸引力,增添人气。

2.5 学习氛围不浓

较少的阅览桌椅,陈旧的书籍的配备,以及欠温馨的装修风格,饮水、照明等必要的细节的缺失,导致读者人数稀少、学习氛围不浓。调查问卷显示,购书经费非常缺乏,新书品种少是普遍现象。

3 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探索与研究

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服务网络在保障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乡一体化图书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大,如何推动网络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从而真正实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及化,建立一支能真正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图书服务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农家书屋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要真正发挥作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国内外大中城市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经验,组建一支乡镇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伍就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1 有助于充实图书岗位,弥补人员不足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越来越多。引入志愿者,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一方面缓解馆员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集体智慧,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另一方面为社会热心人士及青少年提供了奉献爱心、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农家书屋通过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必将为图书室带来新的活力。

3.2 宣传农家书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通过志愿者队伍的组建,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发展中来,凝聚集体的智慧,带动和培育更多的人热爱阅读、传播书香,营造良好的乡风,建设和谐社会。

3.3 实现错时开放,提升服务质量

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将有效解决管理人员的不足,调查显示,愿意参加农家书屋志愿服务工作的村民为53.80%,并且服务时间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两个时段。为此可通过错时开放,选择适合人们借阅的时间,实现晚上、双休日以及国定假日的有效开放,改变农家书屋的形式主义,祛除农家书屋的“诟病”。

3.4 丰富活动,提升人气

调查问卷显示,在村民中认为农家书屋开放很有必要的不足一半,说明农家书屋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志愿者可凝聚智慧,群策群力,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提升农家书屋的人气,转变人们对农家书屋作用的认识。

3.5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社会美誉度

在农家书屋通过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社会美誉度,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更多内涵。给予志愿者更多的精神上的荣誉和肯定,加强志愿者无私奉献、高尚品格的宣传。

4 如何创建规范的志愿服务体系

4.1 建立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

各村(社区)在原有志愿者队伍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老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民兵志愿者服务队、低保对象志愿者服务队、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队等的基础上,选拔责任心强、热爱公益文化事业的人员,加上新参与的村民志愿者,组建一支农家书屋志愿者服务队伍。

4.2 图书馆形成专人负责制,构建管理支点

调查问卷显示:宣传文化员年龄年轻化,学历较高。同时愿意参加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的村民占一半之多。这表明,农家书屋完全可以建立一张由宣传文化员专人负责牵头管理、由村民组建志愿者管理队伍、每个农家书屋构建管理支点的志愿者服务大网。

4.3 加强志愿者管理

4.3.1 建立志愿者档案数据库

逐步建立志愿者档案数据库,将经过系统培训的志愿者录入数据库内。志愿者档案数据库记录各类志愿者的详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照片、以及学历、专长等,以项目化和模式化的方式,为志愿者管理带来方便。

4.3.2 形成工作管理体制机制

(1)加强志愿者组织管理。农家书屋志愿者的管理需要前瞻性的规划、系统性的招募、统一性的培训、网络化的管理、完善的监督约束和人性化的保障,需从精神文化、组织机制、行为规范、社会支持等方面,统筹志愿者的各项工作,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同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务求实效,确保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运作规范,避免农家书屋志愿者服务流于形式及短期行为。

(2)出台《余杭区农家书屋志愿者管理队伍招募办法》和《培训制度》。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和退休职工为农家书屋志愿者的合适人选。聘任本村(社区)人员,有责任心和爱心、热爱图书馆事业、年龄在18周岁—65周岁之间的人员为志愿者,退休村干部、退休教师以及大学生(寒暑假)优先。深化宣传文化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及志愿者的培训,拓展农家书屋服务内涵。

(3)大力加强农家书屋的宣传。政府、有关部门及村(社区)必须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家书屋的知名度、影响力,让农家书屋深入人心。

4.3.3 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

农家书屋志愿者工作需争取有关部门及各级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拓宽志愿者服务工作渠道,推进农家书屋工作稳步发展。确保每年有购书经费买新书,买好书,让村民从书中得到实惠。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留住志愿者也是各级部门正在思考的问题。从调研看,村(社区)干部对采取志愿者弥补管理人员不足情况持积极支持态度,而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村民的意愿更为真实,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既需要一定的补贴又有着精神上的追求。问卷调查显示,在激励措施上,适当的奖金、补贴以及免费观看区重大文体活动成为留住村民志愿者的筹码(图4)。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可给予志愿者一定的补贴,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也可推动采用余杭区财政、镇(街道)政府、村(社区)三级补贴形式,减少基层的负担。

图4

4.3.4 引导得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

农家书屋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还要依靠社会,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农家书屋建设资金的多元化募集之路,减少村(社区)经济的负担,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的热情。

本次调研选取了余杭区东南部街道农家书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卷设计也受水平所限。相信,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市农家书屋这个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会走上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会融入村民的生活,不断满足农民朋友的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猜你喜欢
余杭区图书室农家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西江月·农家早春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新龟兔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