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的入声类型及其成因

2013-05-12 06:41李艳艳
天府新论 2013年3期
关键词:湖广麻城岷江

朱 陶 李艳艳 李 鑫

在对川南、川西和岷江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的方言调查中,我们发现,上述地区有的没有入声,有的地区则有入声系统,只是类别有所不同。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四川方言的入声区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岷江——长江流域的南面或西面,而东面和北面则基本没有入声。为何形成如此格局,有必要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一、分布

现代四川方言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所有地区。四川省的西部和西南部以及西北部的凉山、阿坝、甘孜三州的藏族、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除了能说本民族语言外,一般都能说四川方言 (只有个别年龄较大、地处偏僻之地的人只能说本民族语言)。在全四川范围内,还存有零星的方言岛,如成都东郊的客家方言岛,西昌的闽方言岛,达州市的湘方言岛等。但不论什么地区,一般来说,在川渝两地,都讲汉语四川方言,各地方言内部差异不大,除了年长者、地处农村、没有文化的部分人之外,都能互相听懂。

在现代四川方言中,很多地区都没有入声,如川东、川北、川中的成都、重庆、达州、南充、广安、德阳、巴中、绵阳、遂宁、阆中、内江、广元、资阳等地市及其所属地区。入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岷江流域一带,主要有成都市的郊县如大邑、蒲江、新津等地,眉山市的彭山、青神、东坡区等地和乐山市大部,以及长江边的宜宾、泸州两个地级市的部分区县。成都作为一个省会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合和辐射作用,正在逐渐影响并同化紧邻的入声方言区。今天的双流、彭州、郫县、都江堰一带的入声调值受成都影响,与原来的调值已存在差异,便可证明。

依据方言地理学理论,江河既是语言交际的障碍,也是语言交际的渠道。也就是说,江河既是语言 (或方言)的分界线,又是语言 (或方言)的连接线。因为,我们的祖先多以舟船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加之江河两岸极易形成冲击地带,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土壤肥沃,适合耕种,宜于人居,容易成为人们的聚居之地。

二、类型

在没有入声的地区,古代的入声现已归入四声中不同的声调,最普遍的是归入阳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入声归阴平,如雅安市的大部地区,尤以名山县最为典型。如“一、七、杀、吃”等字在名山方言中都念成阴平调,明显地区别于其它地区的四川方言。

2.入声归阳平,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是成都。除成都外,川东、川北、川中、川南很多地区都属此类,这里不再一一罗列。

3.入声归上声,四川方言中没有此类情况。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点看出,中古四川方言的入声和上声在音值上存在一定的排斥性。

4.入声归去声,在自贡、内江等地市中较为普遍。如自贡的“学”念成24调,与“去、素、万”等去声字相同。

5.入声独立成调,主要在四川的长江流域和岷江流域。具体分为几种情形:

第一、入声只保留在个别韵中,如新都、郫县、彭县、都江堰市交界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只有今普通话声母zh、ch、sh、r,i韵的古入声字读为er。

第二、入声单独存留在整个音韵体系中,如成都市的部分郊县——郫县、新都、彭县、都江堰市、温江、双流——的部分地区。这几个县市以金马河为界,河东方言中已没有了入声系统,河西方言中则完全保留入声系统。而且,这几个县市区的境内均有两个语音系统,一个有入声,另一个则没有入声,尤以郫县为代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河东地区与成都这个没有入声的大城市相连接,而河西则与入声区域相连接。

第三、上述几个县、市是局部地区有入声系统,但大邑、崇州、邛崃、新津、蒲江等县市则全境均有入声系统。为了便于表述,我们以崇州话为例。与蒲江、邛崃相连的雅安市的名山、荥经县局部地区也有入声系统。沿岷江流域往中、下游走,在今天的乐山地区、眉山地区都有入声,且调值和上游的县、市方言无很大分别。然而,眉山地区的仁寿县紧靠简阳市 (县级市,行政归属没有入声的资阳市代管)和成都市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无入声。这或许是一种同化的作用。眉山市所辖的彭山、青神、东坡、洪雅、丹陵等区、县都属入声区;乐山的峨嵋、夹江、井研、五通、沫川、沙湾、犍为等区、市、县都有入声。岷江南下至宜宾后始称长江,其流经之地比如宜宾、泸州等市的两岸片区方言中仍留存入声系统。宜宾市主要有长宁、兴文、屏山、珙县、宜宾、筠连、高县、江安、南溪等县、市存有入声系统;泸州市则有泸县、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等区、县存有入声系统。

第四,除岷江、长江流域的两岸片区之外,四川方言尚有两个地区存有入声,一个是西昌,一个是川中偏北的射洪、盐亭、西充等县。此类情况当属例外,所辖的地域也不宽广,我们认为与移民迁徙有关。

三、调值

在四川雅安市所辖的宝兴、天全、芦山、汉源、雨城、名山等区县,古入声字都念阴平调 (44),如“六”字念lū、“吃”念cī、“一”读yī等,而入声以外的其它调值均与四川西部其它地区一致。

在非入声区,包括成都等地,阴平调值是44,阳平21,上声53,去声213,几乎所有入声都念成21,如“药”字念yo21,“国”字念guei21等。正因为如此,许多四川人在讲普通话时,极易把普通话中应该读阴平、上声、去声的入声字读成阳平调,如“吃”不念chī而念成cí,“发”不念fā而念fá,“入”不念rù而念rú等。但是,把阴平、去声读成阳平易于辨析,而把上声读成阳平则不易辨别。如四川方言区的很多人在讲普通话时很难区分“宅”和“窄”、“百”和“白”,原因就在于,普通话中阳平的调值是35,而上声的调值是214,四川很多人在读上声时没有曲折,读成14和24、25,在听觉上与同为上升调的普通话阳平调值35区别不大。

在内江、自贡 (非入声区)两个地级市方言中,古入声字归去声,主要分布在沱江下游,有隆昌、富顺、荣县、内江、自贡、威远、井研、仁寿等县市,以及川南的筠连县和川西南角的冕宁县。这些地区所有古入声字都念213,如“特”念tei213,“觉”念yo213等。奇怪的是,上述入声归去声的地区都有舌尖后音声母,即“卷舌声母”。

在新都、彭州、郫县、都江堰等地的方言中,调值基本上与成都等地相同,古入声读成阳平,调值是21,但古入声字与舌尖后音声母相拼时产生一个独特的韵母,也就是说,只能区分普通话的部分舌尖后音中的入声,而且只能拼er韵,如“织、湿、尺、日”字都读er韵。因此,在以郫县为代表的方言中,入声只存在于er韵字之中,除此之外,其他任何韵母中都不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 (只有舌尖前音声母)。我们认为,这种孤零零的只有一个韵的舌尖后音声母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zh、ch、sh、r等卷舌声母)完全是因为受后面的er这个央元音的影响,属于一种同化现象。这种方言的语音系统除了以上的特殊的声母和韵母外,其它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与成都方言很接近,这里就不再罗列。

在崇州、邛崃、新津、大邑、蒲江等县市的方言中,较完整地保留了入声系统,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我们把这种方言称为崇州方言。

崇州方言共有五个声调:

调类 调值 例字

阴平 55 巴妈花歌科山张多区安

阳平 31 才谗沉孩痕坟扶常回狂

上声 53 打卡胆吼抖倒本跑懂想

去声 12 衬除漏路吝亮念尿泥性

入声 33 屋赤钥说或活黑百达扎

崇州方言的入声从音高和音长来说,调值是3,短促有力,没有辅音韵尾。崇州方言有几个专门的入声韵母:,如:百伯拍墨达德特杂;i,甲夹恰峡押掐瞎鸭;u,滑猾或国阔郭扩惑。o,拨不落;yo,脚决却学药削雀略;ie,笔血力撇灭接鼻切;ye,觉缺月曰穴雪悦越;e,十室执吃日耻织石。其它韵母中都没有入声。

此外,岷江沿岸和长江上游两岸区域大多保留古入声,如彭山、眉山、乐山和宜宾等地市都有入声系统,调值是 33。?

四、形成

为什么在四川方言中入声区域的分布与岷江、长江流域有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主要骨两个解释,一是移民因素,二是方言地理学的理论解释。

今天的四川方言形成于明末清初。明末农民战争之后,四川人口锐减,由明万历六年 (1578)的262694户3102073人,到康熙24年 (1685)时只有18090户。以每户5人计算,当时的四川人口只有9万多,因而,清政府采取移民政策从湖广等地移民入川,俗称“湖广填四川”。根据民国时期编的《简阳县志》来看,明末清初从湖广迁移到简阳的人口占总迁移人数的84%,其中,麻城籍移民占总迁移人数的83%;川东的《广安志》也载:“洪武四年,廖永忠平蜀,大肆杀戮,复徙楚之黄麻人来实兹土”。(民国十六年《广安州新志·户口志》)。

其实,关于人口迁移入川的问题,并非始于明代,早在秦汉以后就有外地迁移入川的记载。仅以元代而论,就有很多外地入川的例证。元末,湖北罗田人徐寿辉率领红巾军在长江中上游起义,湖广地区的一些居民逃亡至四川。这部分“避兵入蜀”者今可找出家 (族)谱为证,如四川广安王氏谱系说“原出浙江萧山。世籍湖广麻城县人,元末有万氏者避乱入川,至广安州东汉石脑,遂家焉”。后来,徐寿辉的部下湖北人明玉珍在重庆称帝,湖广人多迁至四川。由于湖广人移居四川日多,故后来江西又有很多人迁入湖广。及至明末战乱时,江西又有部分人口进一步迁到四川,与明代初年的湖广人一样。

我们以广安代表川东,那么,简阳可以代表川西。川西与简阳相邻的仁寿有一支族谱云:“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招抚乡里。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因与祖一公载籍仁寿焉”。 (四川仁寿《李氏宗谱·世系考》)张献忠1643年4月在湖广麻城僮仆起义后进入麻城,收编了起义者及城中降者十多万人,并建立“新营”,几乎全是麻城人,以之攻打武昌,转战南北,攻入四川 (张献忠曾经五次率军入川)。队伍被打散后,这部分人大部定居四川,主要分布在川中和川东一带。另外,麻城人追随义军,先后来到四川各地占山插标,使得四川的麻城籍移民人数急剧增加。当时,也有非麻城籍的移民冒充麻城人,因为当时麻城人的势力最大。

据民国《简阳县续志》载,湖广麻城迁入的外省支数有63个,占入籍数总数的百分比为29.53%,其中湖广占62.40%,湖广其它地区迁入的占总数的32.87%,为70支;广东迁入的有49支,占23.04%;江西迁入的有15支,江西以下各省 (如福建、广西、贵州、陕西、河南、山西、浙江、云南)共占16支,占14.5%。

据《合川县志·士族》(引自张昭曦1980:66)统计,清朝顺治到嘉庆年间,由湖南、湖北麻城、湖北其它地区迁入四川合川的支数有80个,占整个入籍数的79%,其他是有陕西、贵州、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安徽等省迁入,仅占21%。另外,还有一个统计表能够说明湖广麻城入川者之众。

据胡昭曦1980出版的《张献忠屠蜀考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第75页,清以前湖广籍入川家数表可以看出湖广入蜀户数的比例:

地点 清以前入川户数湖广籍户数 百分比 湖广麻城籍户数百分比合川县20 11 55% 8 40%重庆府17 9 53% 4 23%南溪县12 7 58% 3 25%广安县11 10 90% 6 50%简阳县102 86 84% 85 83%现存族谱58 48 83% 45 77%

从元代开始,迁往四川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时期:元代末年到明代中叶是前期,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是后期。前期的移民中,非西南官话的成分不少,比如安徽话主要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四川。这个时候的湖广等西南官话区人民也有较多入川,但大多与当地人融合,语言也变得基本相同,并且主要集中在川西地区。四川土著居民主要居住在肥沃的岷江流域,历代迁入的外籍语言多被当地同化。今天的四川方言入声区主要在岷江和长江流域,应该是能够说明问题的。一般来说,土著居民喜居离大城市较近一点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也是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的地方。云南的滇池和昆明两地,情况与四川几乎完全一样。大城市周边是入声区,而大城市却没有入声,这主要与大城市受外来人入侵及占据的频率较高,容易改变原来的语言面貌等因素有关。

后期的移民迁徙使川东、川北、川中及川南的部分地区,如西昌的部分县市,四川方言受到外来语言的强烈冲击,使西南官话在四川各地散发,经过数百年时间的磨合,产生了较强的一致性与整体性,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四川方言。正是因为人口的迁徙造成了现代四川方言的分布格局,包括其中的非西南官话成分,如四川东部的长沙话、成都附近的客家话、西昌附近的福建方言等,都是移民迁徙的结果。

在元末到明末清初期间,较早迁入四川的湖广方言是有入声的。这一时期迁入的人群首先占领了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的岷江和长江流域。由于江河的阻隔,他们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语音相对保守、完整,几乎没有受到其他方言的影响。后来陆续迁入的人口主要到了川东和川北、川中一带,人口流动性增强,语言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比较大,语音出现杂揉,形成今天的非入声方言,以成都话为代表。

总之,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和移民迁徙使大批湖广人进入并定居四川,同时带来的还有他们的语言,其方言属于北方官话这个大的范畴下的西南次方言;原来的土著居民因为瘟疫和战乱而十室九空,少量幸存者,也因婚姻等原因被外来的方言同化了。早期移民抢占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大多居住于岷江和长江流域一带,至今仍保留有入声系统;后来的大批移民主要定居于川中、川北和川东广大地区,形成了今天的成渝方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南官话分布于广西、湖北、湖南和云贵川等地,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沿岷江至长江流域还保留入声系统了。

五、区别

典型的入声区与成都等非入声地区在语音方面的区别,除了入声韵和入声这个调类有无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谢=系、姐=几、爷=意、爹=低、借=寄、野=以、写=喜、夜=异,这是入声区的共同特点,这些字都是中古假摄麻韵精组、知组、影组声母字,包括麻 (平声)、马 (上声)、禡 (去声)三韵。眉山等地还有:也=以,其余地区这两个字不同音。另外,麻韵的“些、邪”两个字无论是入声区还是非入声区都读i韵而不读ie韵。

2.麻韵章组字如“车、蛇、社、射、扯、舍、佘、奢、赦”等在入声区读为ei韵,在非入声区读为e韵,区别明显。

3.典型入声区果摄开口的歌部、合口的戈部的唇齿音声母 (帮组、端组、精组)读为u韵,非入声区读为uo韵,区别很大,如入声区:驼=图、左=组。此外,果摄三等字语音也明显与非入声区有区别:靴=需、茄=其、瘸=渠,也就是说非入声区读为ie、ye韵的字入声区读为i、y韵。

4.遇摄合口的模韵字在入声区由u韵读为uo韵,如“度醋姑”等都是uo韵。而果摄合口字今普通话中应该读uo的韵却又读为u韵,如“波”读为bu,“所”读为su,“左”读为zu,“过”读为gu,等等。

5.蟹摄合口的灰韵端组字在入声区全读为ei,与非入声区的uei区别开来,即在入声区失去了介音,如退、腿、推、对、队蜕等字都是ei韵。与此类似,止摄脂韵来母字入声区全是ei韵,而非入声区也全是uei韵,如“类、累、泪”等。

典型的入声方言区内部一致性明显,川西与川南的泸州、宜宾一带语音非常相近。在听感上,方言之间的调值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它可以判定是否属于同一类方言。

六、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日益便捷,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集镇建设和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受成都等大城市的影响,入声区方言在今后会逐渐向非入声区靠拢,入声作为一个独立的声调也会逐渐消失。当然,消失的具体时间不会太短,应该需要百年以上的时间。因为,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其音短促,听感上语气生硬,容易受到其它非入声区人的模仿并取笑。而且,在四川省内,非入声区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达,容易同化入声区。这一点在今天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据统计,今天在川东、中、北读书的入声区大学生有80%不愿或不再说自己的家乡话,而是极力模仿非入声区的方言。另外,在词汇方面,目前,不仅大学生,其他普通入声区的人员也已经在大量使用非入声区的词汇,以求交流的畅达。如岷江、长江流域一带的人在感谢别人的帮助时说xiè xiè而不再说xì xì,在称呼自己的父亲时不再叫“伯伯”,而是象成都等地一样叫“爸爸”。此类例子甚多,不再赘述。

〔1〕四川大学方言调查组.四川方言音系〔J〕.四川大学学报,1960,(3).

〔2〕董同龢.汉语音韵学〔M〕.台北学生书局,1968.

〔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世界书局,1969.

〔4〕司礼仪.通过《方言》来看汉代汉语方言〔M〕.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59.

〔5〕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6〕周祖谟.魏晋宋时期诗文韵部的演变〔J〕.中国语言学报,1982,(1).

〔7〕丁邦新.魏晋音韵研究〔M〕.史语所专刊,1985,(56).

(责任编辑:田 府)

猜你喜欢
湖广麻城岷江
岷江
湖北麻城上半年石材出口达1467万美元
湖北麻城石材税收达4.16亿
岷江行(外一首)
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考论
绿色崛起中的麻城林业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明清湖广鱼鲊贡杂税研究
清代“湖广总督”为何只管湖南湖北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