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数据显示,由于工资性收入的加快增长、家庭经营收入的强力支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后续发力,2008年以来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4.5%的速度增长,近3年增速加快,达到1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5年跃过四个台阶,分别为4 121.2元、4 462.1元、5 086.9元、6 128.5元和7 001.4元,增收3 454.71元,实现了农民收入“五连快”(如图1);坚持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收入差距由3.07∶1缩小到2.90∶1,比全国低0.2倍(见表1)。
表1 与全国城乡收入比
近年来四川省农民增收特点如下:
(1)工资性收入加快增长。份额增大,工资性收入由2008年的1 620.4元提高到2012年的3 088.9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39.3%提高到44%,开始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速加快,平均每年增收330元,增长16.5%,高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贡献增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31.6%上升到50.0%。工资性收入呈现出扩张加快的趋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2)家庭经营纯收入强力支撑。家庭经营纯收入由2008年的2 061.7元增加到2012年的3 004.9元,平均每年增收228.3元,年均递增10%,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由50%下降到42.9%,增收的贡献率由34.5%下降为27.9%。尽管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速相对较缓,比重也有下降趋势,但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仅次于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2)。
五年来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合力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占增收总额的70%以上,形成了“双核”增收驱动,其中农业助农增收作用明显,是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最为稳定和持续增收的渠道和产业(如图3)。
一是农业增收持续发力。围绕“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粮油高产创建,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开拓大市场、打造大品牌,全省粮食总产实现“六连增”,连续2年创历史新高,油菜籽产量连续11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的位次提升,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53%以上,5年增收554.8元,平均每年增收111元,对家庭经营纯收入增收的贡献率平均在50%以上。2012年农业收入1 616.4元,增收150.8元,贡献率达到62%(如图4)。
二是畜牧业增收波动大。畜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20%左右,5年增收185.8元,平均每年增收37.2元,由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别减收86.7元和41.6元,5年增收贡献率仅为16.3%(见表2)。
三是林业渔业增收平稳。林业渔业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4%左右,5年增收68.05元,平均每年增收13.6元,对家庭经营纯收入增收的贡献仅为6%。2012年林业、渔业分别增收17.9元和2.4元,贡献率8.3%。
四是二、三产业增收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二、三产业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5%以上,2012年占20.6%,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5年增收333元,平均每年增收66.6元,对家庭经营纯收入增收的贡献为29%,在家庭经营中贡献仅次于农业。2012年二、三产业增收113.7元,占家庭经营增收的47%,比2011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收92.6元,第二产业增收21.1元。
表2 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及各业收入(元)情况
(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后续发力。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由2008年的439.7元增加到2012年的907.7元,年均增速30%;占农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10.7%上升到2012年的13.0%;5年增收663元,平均每年增收132.6元,贡献率上升到20%左右。其中2012年财产性纯收入166.6元,增收26.2元,增长18.6%;转移性纯收入741.1元,增收167.1元,增29.1%,连续2年保持高速增长;农民补贴收入(退耕还林还草和无偿扶贫款除外)312.2元,增收87.6元,增长39%,位居各项增幅之首;农业直补资金达到88.9亿元,增加14.7亿元,增长19.7%,增速提高9.1个百分点,助农增收人均达134.8元,增加23元。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高,但增幅较快,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图4 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各业增收贡献率(%)情况
图5 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各业收入构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