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日本系列(二)电车 盐辣 匠人宅

2013-05-03 05:47海尔凯特编辑
留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电车日本

文_海尔凯特 编辑_王 众

亲历日本系列(二)电车 盐辣 匠人宅

文_海尔凯特 编辑_王 众

日本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感到亲切的地方。

满街的汉字,同样的人种。刚刚在东京开始新生活时,笔者时常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到深圳时的感受。因为对于北方出身的我来说,粤语和日语都听个半懂不懂,但这并不妨碍我认得绝大部分商店的招牌。

但日本又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异国他乡。

学习日语越深入,就越感到它跟中文压根儿不是一回事。这个脱胎于阿尔泰语系的独立语种,它跟汉藏语系的中文之间,实际上有着丝毫不亚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而看上去和我们一样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日本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的距离,也绝不比阿拉伯人或非洲人近多少。

诚然,和欧美文化相比,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确实与我们有不少相似、同源的地方。但这些相同之处,作为聊天的谈资也就罢了,如果真以此为纲领在日本生活,那绝对是一叶障目。所谓“物由心生,境由心造”,只有时刻意识到“日本是个与中国非常不同的异乡”,我们才有机会发现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奥妙。

电车,GO!

如果我说“地铁是社会的缩影”,相信生活在大都会的朋友们不会有什么异议。

在这个封闭狭长的独立空间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平常不会接触的人。这些人都真实地和我们在生活的城市里发生着联系,但却注定老死不相往来。只有在地铁上,我们可能比邻而居,甚至因为拥挤而不得不“亲密接触”。

同样,日本的地铁,也是日本社会的缩影。

在日本,所有的电气轨道交通,无论是地铁、城铁、城际列车、新干线……它们有着一个统称—“电车”。由于电车网络极为发达,日本的城里人出门基本不开车,所以也有很多人压根儿就不买车。因此,在电车上看到大企业家、政治家,或者歌星、演员、球星,也不算什么太新鲜的事情。从这个角度上说,日本的“电车小社会”,恐怕比我们的还要包罗万象。

顺便说一句,被我们称为“火车”的蒸汽机牵引列车,在日语中叫“汽车”;而中文的“汽车”,则是日语的“自动车”。

说起日本的电车,有些人脑海中可能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穿着蓝黑色制服的站员们,把拥挤到快溢出来的人群拼命往车厢里塞,车门费了好大劲才关上……这种场面,就像印度火车上扒满了人一样有名。

但说实话,即便在东京的市中心生活了5年,且因上学、打工、上班乘坐过各个时段的列车,可“人肉罐头”那样经典的场景,笔者却也只是在电视上见到过。

对于几乎每天使用电车的我来说,这里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严谨”,因为它详细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列车时刻表—在每一个站台上,都有大显示牌清楚地显示着每一班列车抵达的时间,以及前往每一站所需的时间。只要不发生特别事故,它说它12点3分到,就绝不会拖到5分。

而我对日本电车留下的第二印象,就是“事故怎么那么多啊!”

有异物落到铁道上,列车暂停营运。信号灯故障,停运。这都还好理解。可是,刮风了要停运,下雪了要停运,打雷了也要停运……我实在是觉得,日本电车安全性世界第一的神话,基本是建立在动不动就停运的基础上吧。

笔者见过最哭笑不得的两个停运理由是:1 撞到鹿了;2 一张飞舞的海报贴到了车头窗户上。

不过,要说最常见的电车事故,还是“人身事故”。上一期专栏中笔者曾经提到过,那些一生都小心翼翼、生怕给别人增添一点麻烦的日本人,一旦决定自杀,就很可能会“加倍偿还”般地选择跳轨,制造停运事故,影响多达几十万人的出行。一年360多天,全日本能有3天没发生列车人身事故,就可以阿弥陀佛了。

也因此,日本列车驾驶员是一个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这份工作不仅要做到精确遵照时刻表驾驶电车,分毫不差,还要随时做好心理准备—每次进站时,都可能会突然窜出个家伙“砰”地拍到车窗上然后飞出去,甚至在自己面前瞬间分解为一堆器官……

乘坐电车的次数多了,笔者也渐渐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比如说,早晨的车厢,和接近末班车的车厢,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早上电车中的人很多,但车厢里非常安静。车轮与铁轨间有规律的摩擦声中,基本只有翻书或者翻报纸的声音。放眼望去,基本上除了西服笔挺的上班族,就是整齐的中山装和水手服。每当这时我都会肃然起敬—瞧这个守序进取、活到老学到老的民族!

然而晚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幅景象。上班族们三五成群,歪歪扭扭地堆在一起,领带塞在口袋里,满脸通红,满口酒气,大声喧哗着。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戴着耳塞,举着手机或者PS Vita聚精会神地打游戏。还有一些打扮相当夸张的女孩子,聚在一起用能穿透下一节车厢的声音高谈阔论着,“大和抚子”的美誉早就扔进东京湾喂鱼了……整节车厢都充斥着一种“这个民族为何放弃治疗”的诡异气氛。

哪个才是真实的日本?哪个都是,又哪个都不是。

“真相只有一个”这句话,恐怕只有在“万年瘟神小学生”江户川柯南的世界里才是真理。在现实社会,真相永远都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压力越大,反弹越大。一个人平时越是顾虑别人,越是隐忍自己,在他情绪出现反弹时,才越容易爆发出完全相反的特征来。早晚截然不同的车内氛围也好,高度频发的跳轨自杀也好,都是这种反弹的典型表现。

全世界恐怕只有日本,会明文将“请不要在电车内打电话”和“请在电车内将电话调至静音状态”作为公共秩序准则贴在车厢内。旁若无人地大声通话固然是欠缺公德心的表现,但连手机发出短信提示音都会被看作“妨害他人”,也实在是有些矫枉过正了吧。

日本某电车站,站内通知:“因列车在新松田站~涩泽站之间与鹿发生接触,所以(不得不停运)。”

“盐辣”是个什么味儿?

无论中日两国间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在民意调查中问日本人:“提起中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排在统计结果第一名的回答一定会是:“中华料理”。因为这个回答,在迄今为止的每一次大规模民意调查中都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

但千万别急着为此感到自豪。我们还需要多问一句:“中华料理都包括啥?”

于是答案就有些离谱了。什么煎饺子啦,什么麻婆茄子啦,什么天津饭啦……

身为一个天津人,笔者琢磨了快两年才明白“鸡蛋饼烩蟹肉盖饭”为什么要取名叫“天津饭”—他们把天津菜“锅塌里脊”的里脊肉换成蟹肉了!

而且,有些“中华料理”就算名字我们很熟悉,菜端上来的时候也会摸不到头脑,比如麻婆豆腐既不麻也不辣,比如所谓的“拉面”实际上是“切面”……名副其实的,恐怕只有担担面和杏仁豆腐这些不入主流的小吃了。

事实上,“中华料理店”和“中国料理店”在日本基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后者,你可以点到跟国内餐馆一样的东西,什么鱼香肉丝啦,水煮牛肉啦,干煸豆角啦,羊肉串啦……但在前者,拉面+煎饺+炒饭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主食三吃”,基本就是雷打不动的招牌套餐了。

日本人是没有“主食”这个概念的。所以,不光是“主食三吃”套餐,我们还能在便利店里看到另一种主食组合—炒面夹心面包。

这玩意儿我真的从来没吃过,因为看着就饱了。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人真的很在乎吃。如果说1.27亿日本人都是“吃货”,可能覆盖面有点儿大,但若加上“基本上”几个字,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错。

孟子曰:“食色,性也。”看看日本色情产业的发达,也就不难理解“吃”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尤其在这个心理压力普遍较大的社会中,品尝美味也是重要的缓压方式。

不过,和我们历史悠久、延绵发展至今的N大菜系不同,当代日本的饮食结构,其实基本上是在二战之后才确立的。拉面、饺子、大阪烧,这些日消耗量超过麦当劳不知道多少倍的日常食品,其实都是在战争结束后,才被投降士兵和家属从中国带回日本,并逐渐开始流行的。而再往前追溯一些年头,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是不吃海鲜之外任何肉类的。

秋叶原站前商场的入口。原本被视为宅文化的动漫,已经逐渐走向主流,并和时尚完美对接。

所以,日语中居然没有“咸”这个词。他们会说:“好辣,盐辣盐辣的!”

凡是有点儿刺激性的都叫“辣”。日本人的口感,实在是跟我们大多数同胞都大相径庭。

四川菜、湖南菜、陕西菜……我们可以轻易分辨出它们麻辣、甜辣、香辣的区别,但大多数日本人,恐怕几辈子后也是依然不会懂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制作出美味的味噌拉面,美味的咖喱乌冬,还有美味的鳗鱼饭;也不妨碍他们在口味的“另一端”有相当深的建树。

真正高级、地道的日本料理,是几乎不使用任何调味料的,它们都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为最高追求。在那些古香古色、老板娘亲自穿着和服服侍的“料亭”中,一个普通的煮芋头可能就标有突破天际的价格。老板娘会娓娓道来地告诉你,这颗芋头是怎么种的,在哪儿种的,成长时的情况如何,煮芋头的水又是从哪里取来的……你听完后八成会觉得,这颗除了芋头味之外什么味儿都没有的芋头,简直就是集天地精华于一体的长生不老药。

在日本的餐饮业中,还有一种我们今天可能很难理解的精神—“一期一会”。这本是一个茶道用语,意思是说:“客人离去之后,可能今生再也无缘相见。为此,招待客人时必须尽心尽力,以诚相待,不可有半点马虎。”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才能体验日式料理那种独一无二的优雅环境。但在我们的现实中,如果店主确定眼前的客人这辈子再也不会来光顾,那么……

你更喜欢哪一种理解方式呢?

东京神保町某书店一角。像这样书堆到房顶的旧书店,在神保町毫不稀奇。

宅人者,匠人也

御宅族简直是日本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虽然日本人自己非常不愿意承认。

说句夸张点儿的话,在经历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个时代(也有人说是第四次),“宅”这个词,把“擅长信息搜集,并在某一领域拥有高度专业性”这个本不算普遍的概念,一下子普及到了全世界年轻人中。虽然这个词最早只适用于深度动漫迷、游戏迷,后来渐渐又适用于铁道迷、追星族和军事迷……可是到了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技术宅拯救世界”了。

曾有一位日本记者在采访我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很多人都将自己的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没日没夜,全心全意,甚至有过劳死现象。可如今的年轻人,宅人们,他们却只会把全身心扑在游戏和偶像上,没日没夜,全心全意。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你觉得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我相信不仅是我,估计很多人都会这样回答他:“除了较劲的对象不一样,60年代的日本人,和现在的日本人,不是完完全全一样的吗?就连你的描述词都一样啊!”所以我也相信一点:日本人的性情其实一直都没太大变化,变化的只是环境而已。他们以前喜欢钻牛角尖,现在喜欢钻牛角尖,将来也依然会钻各种各样或正常或奇怪的牛角尖。

第一次看到日本玩家“不开枪通关《魂斗罗》”的视频时,我脑子里居然冒出了“一生雕一佛”这句话。

日本一档电视节目曾展示过一位年轻锁匠的本领—他要在30分钟内撬开号称“日本最坚固”的保险柜。这个挑战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锁匠在开锁过程中展现出的惊人实力却令观众大开眼界:用放大镜窥探一下锁孔,就立刻能配出钥匙;将转盘密码锁来回拨弄几圈,就能从细微的声音差异中,听出密码的排列顺序。依靠自己的视力和听力,他在30分钟内打开了“最坚固”保险柜7重锁的6重。

但同样在这档节目中,还展示过另外一种本领。一个号称“抓娃娃女王”的女生,用包括背对、蒙眼等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挑战抓娃娃机,并全部成功抓取机器里的奖品。在她的家里,堆了满满一屋子大大小小数百个布绒玩具,它们也全都是从抓娃娃机里面获得的。

在我们看来,拧门撬锁只要用在正途,绝对是一门靠谱的手艺。而钻研抓娃娃机技巧这事儿,怎么看都是不务正业。但在日本人看来,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说,因掌握一门独到技能而获得的乐趣,绝对比赚钱获得的乐趣要来得更加真实、更加持久。

在这个时代,若想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并成就一番事业,首先你要有一个“玩家心态”,然后渐渐成长为“宅人心态”,最后自然也就变为了“匠人心态”。

与这种“宅人心态”或“匠人心态”相对应的,是日本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领域,都有着极深的内容可供挖掘。在摄影圈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在日本,这句话完全可以演绎为无数个版本;喜欢看书,神保町古书街有十辈子都读不完著作等着你;喜欢滑雪,随便哪家专卖店的滑雪板种类都多到让你看花眼;喜欢模型枪,每家模型店都有上千支各路型号供你选择。喜欢钻牛角尖的日本人,对待自己的兴趣绝对不马虎。也正因如此,日本才会在如此之多的领域都能做到世界领先水平。无论是迄今为止的“科技立国”,还是今后逐渐成为主导的“文化立国”,日本的任何一项国策,都会因为有在各个领域自觉“挖深井”的国民们,而得到天然的深厚保障。

为了保证这种“匠人意识”能够代代流传,日本学前和中小学教育几乎不会教给孩子任何具体的职业技能,但却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小培养孩子对钻研技术的兴趣。受到这样教育长大的日本人,在他们的眼里,与人沟通也好,商务礼仪也罢,甚至包括冲咖啡和倒啤酒,本质上都和开锁一样,是一种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是令人敬畏的。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他们自然会每一件事都尽可能做得用心,做到标准化了。

(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电车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由电车引出的故事
电车奶奶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