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父子”:情系科研三十载

2013-04-30 11:07:26谭畅
发明与创新 2013年34期
关键词:杂交育种父子油菜花

■ 谭畅

▲油菜育种科研基地里插着无数个小标牌,上面写着油菜类型和播种时间。

洞庭湖畔的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有一对“油菜花父子”。35年来,这对农民父子坚持不懈地进行油菜高产科研攻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生动的“中国梦”。

沈昌健是“油菜花父子”中的儿子,父亲沈克泉2009年去世后,他接过了父亲肩上的担子,继续着父亲未完成的油菜科研事业。

恋上油菜杂交育种

家住临澧县柏枝乡杨桥村的沈昌健家门前有一块菜地,一株株油菜刚露出地面,旁边插着标牌,上面写着油菜类型和播种时间,这是沈家父子的油菜育种科研基地。1978年5月,沈克泉在贵州赶蜂时发现一种花期晚、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为了给养蜂增加蜜源,他把这种油菜带回湖南种植,从此开始了对油菜杂交育种的探索。

1996年,沈昌健听从父亲的建议,放弃了当时足以创造小康生活的司机工作,加入父亲的科研事业。随后,沈克泉潜心研究油菜杂交育种,沈昌健就与各大科研院所联系,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行实践。没有专业设备和知识储备,父子俩就在自家的科研基地播种、观察、记录并总结规律。

2004年,沈克泉父子选育的“友谊三号”油菜新组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选育的巨型油菜参加了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

35年的坚守与期待

“身为农民,潜心科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35年来我们经历了很多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艰难。”沈昌健说,父亲沈克泉在研制“友谊三号”油菜种子时,曾将种子半卖半送给周边农民,以期得到反馈数据,种植这种油菜的农民都取得了好收成,但有关部门却认定他卖的是假冒伪劣种子,认为“农民不可能发明新品种”。

沈克泉去世后,留下了20多本写满油菜育种内容的笔记本。他临终前交代儿子,一定要继续杂交油菜研究,不能给支持和鼓励他们科研事业的人带来遗憾。沈昌健表示,现在他和父亲的油菜科研事业“已到关键时期”,为了争一口气,为了证明农民也能搞科研,他一定会坚持下去。

“现在已经看到了曙光。我们选育的品种已体现出分支多、茎秆粗、产量高等优势,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不足。”沈昌健说,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临澧县科协原副主席沈文祥见证了沈家父子辛勤奋斗的过程,在过去15年里一直给予这对父子帮助。

“油菜作为一种食用油原料,人人都不能缺少。相关的杂交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沈昌健认为,只要自己坚持梦想,一定会有更多看好油菜产业的人与他合作,进行杂交油菜研究。※

猜你喜欢
杂交育种父子油菜花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00
从油菜花田里穿过的雨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2
油菜花开
锦带花杂交育种及新品种选育
森林工程(2018年4期)2018-08-04 03:23:20
油菜花
小布老虎(2016年8期)2016-12-01 05:46:29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长江蔬菜(2016年10期)2016-12-01 03:05:29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