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3-04-29 00:00:00李君明

摘 要: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历程,培养科学素养,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观念;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71-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为学生提供感悟、操作的机会,也能为学生提供体验、探究和发现的机会。实验教学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下面就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我认为,只有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新课程预期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也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①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结缘;②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③注重让学生理解、探究,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④教师应当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⑤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确立学习目标,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创造行为的开始,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此,上好化学第一课对初中学生而言影响重大。例如,教师在进行第一节化学课教学时先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两无色液体相混变红”、“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使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化学教学变“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主体作用。如《制取氧气》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就可以采用探索性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到用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在制取氧气操作上的不同,从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这种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多媒体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投影演示实验,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如《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型展示、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知识。

(三)重视异常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实验中使用的试剂有时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变稀、变质,导致实验现象的异常。教师善于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大力加强实验的同时,还大力改革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使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以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例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要求学生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制取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这个实验既应用了所学知识——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溶液起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去努力探究,用知识、智慧和行动保护环境、造福社会。

四、注重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乐趣。比如在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实验探究过程为: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2.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不变)。3.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然后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在密闭的容器中放入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气体后,再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4.学生讨论,启发思考。5.交流表达,拓展迁移(结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成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经过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实验、思考、分析后,得出质量守恒的规律。

总之,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