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

2013-04-29 00:44温雅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李开复挫折大学

温雅

他1961年出生于台湾,22岁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27岁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他29岁进入苹果公司工作,之后担任美国SGI电脑公司全球副总裁;他37岁加盟微软公司,44岁加盟谷歌公司,4年后从谷歌离职,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他拥有传奇的经历,在学术领域,他是攻坚挫锐的科研天才;在管理层面,他是运筹帷幄的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天资卓越的华裔学者,他正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头上戴有多个光环: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然而他却喜欢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开复老师”。

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李开复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曾遭遇的三次挫折让他印象深刻,也是他未来人生成功的奠基石。

第一次挫折发生在1984年。当时李开复在读博士,老师让他在8个星期的时间里教一批天才高中生学计算机课程。雄心万丈的李开复挑了一个很难的课程:编程和人工智能。上午上课,他从黑板的这面写到那面,下午他教这些孩子编程。8个星期后,学生中有四分之三学会了编程。李开复得意地去找老师,正好看到桌子上放着学生对他的评语。李开复要看这些评语,老师迟疑了一下:“别看了吧。”他还是坚持看了这份“惨不忍睹”的评语:每天8点钟去上开复博士的课是非常大的折磨,他不看我们,只看黑板,与我们没有互动。我们在下面睡觉,把他的课叫做“开复剧场”。伤心的李开复开始问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老师,他想起大学时一位老师说过的话,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能表达就是没有思想的人。他下定决心要学会沟通,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如今的李开复是著名的沟通高手。“如果不是因为在1984年受到的挫折,我也不会下决心掌握沟通的技巧。”他说。

1998年,李开复遭遇第二次挫折。当时他在一家公司负责一个名叫“三维浏览器”的很酷的产品。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惊讶于李开复是怎么用这么烂的电脑做出这么好的三维动画的。当时的李开复认为自己正在改变世界。

问题是,产品出来了却没有人发现它是有用的。公司的CEO对他说:“你这个部门是公司最赔钱的部门,如果你的产品有价值,就在6个月内卖上几千万美元吧。”

终于还是有人买了这个产品,但销售量并不乐观。最让李开复内疚的是,虽然买家买了产品,但他们买的只是产品,并没有给研发这项产品的100多个工程师一个工作。李开复开始反思,如果要做一个产品,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可用度,而不是技术,有用的创新才是重要的。后来,他研发的每一项产品都是市场的引领者。

第三次挫折发生在2004年。当时,李开复为了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创办了“我学网”,给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解惑的空间和互助实践的平台。他也从为青年学生答疑到众人追捧崇拜的成长顾问。于是他考虑,自己是否应该离开科技界投身教育界。

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学院式的大学成为他的梦想。李开复开始为这个梦想奔波。他几乎认识了华尔街所有的有钱人。这些富豪很奇怪:微软的副总裁找我们干什么?一听说是办大学,除了一个家族表示愿意投资之外,几乎没有人表示有这方面的意愿。

有办学经验的人提醒李开复:一个家族的投资只够维持学校5年的花销。而办一所大学,必须有足够维持学校运行10年的资金。

李开复不得不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是对他来说,挫折也是一笔人生的财富。为了续写这个计划,他阅读了很多有关教育理念的书和相关的法律,并对中国教育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也更知道学生们心中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可以帮助学生。”他说。

李开复一直有着清晰的人生理想。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墓志铭最能代表这个人的人生理想。在2004年之前,他给自己设计的墓志铭是:李开复,科学家、企业家,经历三个顶尖科技公司,发明了三项可以推广的技术。现在,李开复的墓志铭变成了:李开复,热心教育者,受过网络写作影响,在中国崛起时代帮助很多中国学生,被人们亲切地称呼“开复老师”。

人生不能同时追赶两只兔子

如今的李开复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无论是面相还是心态,他都保持着而立之年的状态。

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主政4年的谷歌中国总部,创办创新工场。他吐露心声说:“我不想再有老板了。”

李开复告别了20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开始了创业之旅。20年中,他陆续供职于苹果、SGI、微软、谷歌这些名企,其中有10年时间与中国这个成长最快的经济体结缘。10年中,出生在台湾、成长在美国的李开复,在中国大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格局,无论事业、生活,还是社会影响力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开复说过:“人生总是有所缺憾,往往得到此,也就失去了彼,人生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同时追赶两只兔子,其结果往往一无所获!”这就是李开复的人生加减法,在李开复的生活历程中,曾面临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而其中最关键的几个选择,他总是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不是简单地以成功或失败来形容。

李开复11岁求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0年代末,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他经常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冥思苦想如何写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三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人生的轨迹。

接下来,无论是辞去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的教职而加盟苹果从事实业,还是去职微软全球副总裁而出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到最后结束20年职业经理人生涯,创业担任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给人的感觉总是大开大合,敢于舍弃自己丰厚的既得利益。从表面看,是李开复很善于经营自己的人生,十足的精明和理性,但背后是李开复对科技趋势、时代背景的充分分析和独到把握。一言以蔽之,是其在人生面对两个选择时,选择并坚持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美国两位领导科学的研究者曾考察美国成功企业的领导者风格,一开始,研究者试图通过总结成功企业的领导者是民主还是专制的风格来总结一般规律,结果他们发现,成功企业的领导者风格既有民主的,也有专断的,真正的问题是在于他们是否有独立的主见。无一例外,成功企业的领导者在面对多个选择时,都能坚持自己的道路并一直走下去。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学会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做出选择固然重要,但选择之后的执着追逐则更为难得!

真正的富有是世界因你而不同

人生的目的也是李开复一直思考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今天很多人会认为,在这个社会里面,金钱或者名利是人生的目的。但是拥有更多的钱,真的会快乐吗?有没有想过价值在什么地方?

李开复分享了他在微软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同事在他自己的墙上挂着一幅构图奇怪的画,很多人问他是什么,他都不说。有一天李开复收到一个邮件,上面写道:亲爱的同事们,平时你们总问我墙上那幅画画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墙上的画是我在公司的股票,也就是我全部的财富,今天我的财富超过了我一生的需要,所以我退休了,拜拜!

那位同事退休一年后找到李开复,说想回微软。他还描述了退休以后的生活:带全家人环游世界三个月,非常开心,回家后,老婆上班,他在家带孩子,整天就是煮饭,洗衣服,觉得人生非常枯燥,真正想做的事情还是编程,觉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多有意义的技术。这件事也让李开复明白人生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物质是必需的,但是人生一定还有更大的意义。那么这个意义在什么地方?有时候我们会在偶然的地方找到人生的意义,这个过程有时候是非常偶然的。

李开复读大学时的哲学课老师曾经对他说:“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有你,一个没有你。这两者的差别就是你个人的贡献,是你留在世界上的东西。你应该把人生的目的当作‘世界因你而不同。”

有时候让世界不同,也是非常有缘的。李开复为青年朋友写了四封信发布在网络上,但他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当他写了第一封的时候,学生给了他一些回馈。当写到第三封放到网上的时候,回馈就很多了。这让他感觉到,也许他走过的路,沉淀的知识和智慧可以分享给学生,这个可能会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他和学生的缘分越来越深。

2004年李开复尝试办大学,对教育非常投入,希望把自己的余生放在大学里面。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写了一个计划,然后把这个计划带到了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富人面前,看他们是否愿意捐赠。当时有一位富豪反馈得很积极,愿意投资,承诺出一大笔资金。当时李开复很感动地对那位富豪说:“这个大学应该用你的名字命名。”那位先生却说:“千万不可,你们应该给这所学校起个很普通的名字,当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上,你为了学校还要再募更多的钱,就可以把命名权给下一位捐赠人。”

这句话让李开复感触颇多,他的父亲曾经留给他一个条幅,上面写的是: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他一直不理解什么叫无求品自高,当这位富豪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开复突然懂了。每一个人在追求更多东西的时候,就已经被欲望包围住,只有当人对世界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才会想我们能作什么重要的贡献,这个时候你的品质也就高尚了。

要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不是看他拥有多少钱,而是看他能留下什么,也就是世界因你而不同。

虽然最后大学没有办成,但李开复总是鼓励自己,要试着为中国的教育留下点东西。虽然不能创办大学,但是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影响学生,比如用书、演讲、网站,他只希望能够留下一些东西。

猜你喜欢
李开复挫折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挫折使我更坚强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如何叩开李开复的私人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