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塘夏尔巴族源调查

2013-04-29 00:44
西藏人文地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龙河尔巴喇嘛

关于陈塘夏尔巴人的来历,具有多个版本和传说,他们到底是从何而来又因何留下,由于历史久远,这些说法多语焉不详缺少足够的证据。由于人口较少,在官方的体系中,夏尔巴人被列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但却形成了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陈塘仿佛是大地母亲最疼爱的孩子,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山麓用深沟巨壑做成衣服,层层包裹着它。这使陈塘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以“孤岛”的身份而存在。同时,被阻隔的还有外界文明。在这种独特地理及历史条件的发展下,陈塘夏尔巴形成了有别于周边藏族(如曲当乡、萨尔乡、日屋镇)一系列的特点。相对于聂拉木县樟木镇的夏尔巴,其特点也很显著(樟木镇在中尼两国交通要道上,是为边贸重镇)。

“梯格巴”与“冲巴”是陈塘夏尔巴人的两个族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要到这里?”对于分属梯格巴与冲巴的夏尔巴来说,这些问题想必是十分有趣的。

梯格巴与冲巴

关于夏尔巴人的来源,尼泊尔的夏尔巴桑杰丹增喇嘛撰写的《夏尔巴先祖世系》中这样说到:在康地的藏族因战乱而逃到西藏,辗转到定日,并居住了一些年代。但是,原来的土著藏人和突然来到的康巴人,两者在族系、心理状态和生活等方面均有稍许不同,于是这些康巴人随即迁往新的住地,他们了解到雪山后面的一侧,是一处空地无人区。因为是在迁徙前就了解到了无人空地,并且在这里形成了康巴人的后裔,所以便起名“昆布”,或者说,由于这里已经变成了康巴后裔的地区,所以这里又称作“夏尔康布”。意为“东方康地的子孙”,于是称这些定居者为“夏尔巴”。

此后,随着人口的发展,夏尔巴又从“夏尔康布”逐渐向东扩展,迁徙到尼泊尔的阿龙河流域、印度的大吉岭、噶伦堡和锡金等地。陈塘镇的三条河流:朋曲藏布、 那当藏布与嘎玛藏布三条河汇合成一条河流,进入尼泊尔后,就是阿龙河,其两岸既为阿龙河流域。

带领夏尔巴人来到陈塘的是头人甲本嘎玛。他们从夏尔康布出发,披荆斩棘,穿过猛兽与黑暗的原始森林,最终在陈塘定居下来。而陈塘就此成为整个阿龙河流域中,夏尔巴人分布的最顶端。

虽然地处密林深处,但也还是有不测风云。传说中,一支以班学瓦为首领的无恶不作的匪帮,攻进陈塘,烧杀掳掠,甲本嘎玛的后裔们只有一个机智的少年幸免于难。少年逃往阿龙河下流的斯巴瓦龙部落,并在这个部落中卧薪尝胆、苦练十八般武艺。成年后,他经重重艰难,最终血刃班多瓦,为族人报仇雪恨。少年成家后,生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为洛本法师,定居在陈塘后,成为洛本中心,陈塘被尊称为陈塘曲吉陂不拉;二儿子定居在据陈塘步行一日之遥的尼泊尔邦多,为当地的行政官;三儿子定居在距邦多一日之遥的陈塘玛姆(尼泊尔境内),以铁匠及手工艺为生。三个儿子在三地安居安业,人丁兴旺,是以形成了族群“梯格巴”。而这三个地方的夏尔巴人中,只有陈塘人信奉洛本,邦多与陈塘玛姆基本上都信仰藏传佛教。

在少年实施他的复仇传奇的时候,来自康巴的一群人,为了躲避战乱仇杀,在头人多吉玉登的带领下,他们长途跋涉,历经万险,经过拉萨、日喀则、定日等地,沿途做小生意或乞讨来到陈塘。定居陈塘后,这一群人形成了“冲巴”族群。冲巴在藏语中,有做生意人之意。在一些传说中,恶棍班巴瓦是多吉玉登的哥哥,他是个军人。

现今的陈塘人仍然严格遵守着本族群的人绝不在族群内部通婚的习俗。梯格巴与冲巴的子女们互相婚配,生下的子女跟随父亲的族群。陈塘当时森林茂密,野兽成群,两个族群的人平地支棚,烧山开荒,刀耕火种,逐渐发展成以陈塘为中心,藏嘎、那当、皮当、洼雪、雄学玛等村落为周边的格局。

由于两个族群是从两个地区迁入陈塘的,因而他们的宗教信仰都不相同。梯格巴以洛本(苯教)为主,冲巴则以信仰“赛吉僧人”式的喇嘛(当地叫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喇嘛,下文从当地叫法)为主。在陈塘看不到喇嘛与苯教在历史上曾经进行过残酷斗争的影子,而能常喇嘛与洛本法师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禳灾驱魔;喇嘛的法事中能看到梯格巴村民,冲巴的村民家中能听到洛本狂暴的鼓点,能相安无事,相容不悖。这大概一是因为自上述两族群定居在陈塘后就世代互相通婚,建立了不可分离的亲属关系,从而使得信仰上的差异不得不服从这种亲属关系。二是因为在长期发展中相互都从对方吸收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渐渐消弭了两教之间的差别。

喇嘛与洛本中,谁的法力最强呢?下面一则喜马拉雅山野人的传说似乎能说明:喜马拉雅山野人在当地叫“吉”,长着黄颜色的与野牦牛一样粗的体毛。它们抓到人时,先会把人当作玩具好好的戏耍一番,玩累了才吃。从定日县的曲当乡与陈塘的中段位置,朋曲藏布边上,有座喇嘛寺院——打索寺。某天一对野人闯入寺中,喇嘛用尽所有的法术,却没有阻止被吃掉的命运。野人顺着朋曲藏布往下,意袭击陈塘。当时的洛本大法师丁桑却培听到消息后,迎头而上,与野人斗智斗勇,斗法封妖,最终用毒箭射死野人。他把野人的头与双手带到陈塘并埋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这石头如今很多陈塘人都能指出来。

夏尔巴人口中的陈塘

汉文资料显示,在历史上,陈塘最著名的事件应是十三世纪修建萨迦南寺时,大量木材从那里运输而来,寺内大神殿“拉康钦莫”中四根名柱之一的野牦牛之柱据说就是来自于陈塘。“陈”之意为运输,“塘”之意为路,合并之意为“运输之路”。本人也曾深信这种说法,但在藏语中,“塘”的意思一般为平坝子,所以陈塘的意思“运输的平坝子”更合适,这种说法与“运输之路”相差甚远。

老人们说夏尔巴人迁徙到陈塘有四五百年了,这与史料相符。康区的藏族定居在“夏尔康布”大约是在元明之间,而经发展后再迁徙陈塘,至少是元以后了。

陈塘出名于元代的萨迦南寺,其得名应比这个时间早。二三百年后,夏尔巴人迁居在陈塘。这里的时间差距不禁让人对陈塘一词的来源想入非非。是先有夏尔巴人还是先有陈塘?陈塘是藏语还是夏尔巴语呢?

生斯与此的夏尔巴人是如何解说陈塘呢?对于已经把陈塘两个字溶进血液、烙入生命的夏尔巴人,听到“陈塘代表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一般人都会答非所问。而对于陈塘的其他地名,都解释得十分清楚,像军用地图一样精确。如藏嘎村:朋曲藏布边上的村落之意;那当:树林中的平地;皮当:小老鼠很多的平地;雄学玛:一种野草疯长的地方等等。

关于陈塘的说法很多,如陈塘是当年祖先甲本嘎玛到达陈塘时所取的名字;如陈塘处于西藏与尼泊尔的交界处,藏族与夏尔巴的分水岭(自陈塘以下一直到阿龙河流域,生活的都是夏尔巴人,而陈塘以上则为藏族),夏尔巴人与藏族人运输来的产品在此地交换;如以前陈塘就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差别的,以前大家在一起劳作,一起生活,穿的也一样,吃的也一样,因为收获很少,大家都没有多大差别,就是陈塘。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洛本法师的说法:古时有个叫朗达的喇嘛来陈塘“传教”,因为当地人信奉洛本,不崇敬喇嘛,加之土地贫瘠产出有限,所以对朗达喇嘛并不热心也没有给他好的“供养”。传教受挫后,朗达喇嘛在打道回府前,对陈塘下咒:无论这里的人如何辛劳,最后的收成也不能让人果腹。

有个洛本还有种说法,就是陈塘位于夏尔巴阿龙部落的最上端,洛本的法力也是最强的,是夏尔巴的领导者,尊称为陈塘曲吉陂不拉,简称陈塘。

而查《西藏地名》一书,关于陈塘的解释是:乡名。属定结县。位于县驻地西南。意为引导坝、指引坝。汉字曾译“陈堂”,又曾写“龙堆”。似乎这种说法更贴切准确,更符合陈塘的地望、宗教地位及传说故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学者陈乃文与张国英在陈塘进行考察时,除一户人家自认为是夏尔巴人的后裔之外,其他一百六十多户人家都异口同声地自认为是藏族。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完全扭转了。或许是因为贫穷,因为诅咒,如今陈塘夏尔巴的民族自信心正在逐步树立起来。

猜你喜欢
龙河尔巴喇嘛
绘画龙河晨曲
浔龙河好事多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
夏尔巴族源与迁徙历史再探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喇嘛洞
夏尔巴人研究综述
景观生态设计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以龙河治理为例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