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1.把好果蔬产品入贮质量关,是保鲜的先决条件
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田间栽培生产的继续,提供耐贮藏、抗病强、质量好的果蔬产品入库贮藏,才能为产品长期贮藏获得良好的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
1.1要选择耐藏的优良品种种植 果蔬不同品种之间的耐藏性差异往往很大,一般规律是晚熟品种比早熟、中熟品种耐贮藏,中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如苹果中国光、富士、秦冠等晚熟品种比红星、金冠、乔纳金等中熟品种耐贮藏。有些果蔬是以类型来区分耐藏性的,如少瘤少刺或无瘤无刺的黄瓜类型一般较耐贮藏;尖叶类型或圆叶与尖叶的杂交类型的菠菜较耐贮藏,实心、色绿的芹菜较耐贮藏;黄皮类型的洋葱较耐贮藏;通常圆茄子较耐贮藏。
1.2应重视田间栽培管理 诸如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钙肥,多施有机肥,以使生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内在品质和较强的抗病性;在确保生长期水分供应的情况下,采前7~10天应停止灌水;适时采取化学和生物技术防病治病;通过疏花疏果、合理修剪、控制产量等措施,以获得高质量、耐贮藏的果蔬。
1.3要掌握好采收成熟度 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既有根据不同果蔬种类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的(称生理成熟度),也有按照人们的食用要求和习惯确定的(称园艺学成熟度)。如苹果、梨、山楂等是在达到其8、9成生理成熟度时采收,葡萄则应在充分成熟(10成)时采收,长距离运输的香蕉应在7~8成熟时采收。蒜薹、青椒、黄瓜、荷兰豆、花椰菜等蔬菜,都有其最佳的采收期,采早了太嫩,采晚了太老,采收太早或太晚都对品质和耐藏性不利。目前,许多采品和蔬菜因受上市抢行的影响,往往采收偏早,不仅影响果蔬的贮藏期和贮后品质,而且还会造成贮藏后期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生理病害,如蒜薹采收偏早易受气体伤害。
1.4避免各种机械损伤 果蔬在采收、运输、挑选及商品化处理等环节中,要力求避免各种机械损伤,包括擦磨伤、刺伤、挤压伤、磕碰伤和震动损伤等。破损不仅造成果蔬呼吸强度增高和外觀上的欠缺,主要是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方便之门,如萝卜的黑腐病、番茄的花叶病、大白菜的软腐病等都是细菌或病毒从伤口侵染的结果。苹果、梨、柑桔的青霉和绿霉病菌也是从伤口侵入。通过伤口进入的病原菌种类还有根霉、地霉、葡萄孢霉等。所以,果蔬在入贮前的整个操作过程,一定要精心细致,轻拿轻放,轻装轻卸。
2.提供适宜的低温,是果蔬贮藏保鲜的首要条件
适宜的低温贮藏,是目前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应用最广的一种贮藏方式。所有的果蔬在适合其生理特性、不产生冷害的低温环境下,都能延长存放期,较好地保持品质,降低损耗。这是因为低温能明显地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生理代谢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果实对病菌侵染的抵抗力;低温能有效地抑制乙烯的生成和果蔬产品对乙烯的敏感性;低温对病菌孢子的萌发、生长和致病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适宜的低温在贮藏保鲜的所有措施中,可占60%~70%甚至更高的效应。在适宜或较低温度的基础上,通过薄膜包装、使用防腐保鲜剂、改变气体成分等,才能发挥出良好的辅助调控作用。在常温下,期望靠保鲜膜、保鲜剂、保鲜机等辅助措施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是不现实的。
在提供适宜低温条件的同时,对一些果蔬结合使用保鲜剂,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果蔬产品贮藏期间的病害。这是因为虽然低温对病菌的繁殖、生长和致病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杀死病菌,而且许多采后病原菌对低温的忍耐力较强,能在0℃以下生长和繁殖,并引起果蔬产品的致病,如灰霉菌和青霉茵分别能在-4℃和-2℃下生长并使产品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