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
前不久,我慕名来到在我省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互助县塘川镇双树村。走在乡间小路,亲身感受着这里的乡土气息,和农户人家和当地的人们一起聊起以往那个年代。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广,谈到人民政府建政解放初期和土匪做斗争的故事,谈到我省第一农村党支部建立时的情形,其中的一部分老人也谈到了当初知青下乡的故事。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和边疆。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全国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至70年代末。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一大批优秀青年带着理想和希望把青春和热血留在了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令他们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热土上。今天在农村的老人们还是会记忆起当年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记忆中的知识青年
双树村66岁的前任大队副书记吴有金回忆说:“知青是1973年至1974年来我们村的,当时的大队书记开始是袁连德后来是胡明和,现任大队书记孔祥军的父亲孔繁文任大队会计,后来我接任了大队会计,知青来的时候队长叫施真培,后来接替他的队长叫陈俊荣,是从青藏铁路分局来的,知青都是十五六七岁的姑娘小伙子,头一批18个人,后来增加到24名,来了之后就分配到各生产队去。”刚来的时候分配住在农户家和大家一起同吃同劳动,1974年村上修建了知青点,位于现在的双树教委,每个小队分配2名知青,大点的队分配3名知青,知青的伙食燃料等由他们的主管部门铁路部门供应。政策下来后,大队里准备了劳动工具,知青点院子里还设置了乒乓球案子,每天大清早都要和村民们一起劳动“早战”一阵子,然后去知青点吃饭,由各队的队长负责考勤。
现任双树村村主任袁存德回忆说:“当时我只有十三四岁,在县一中上学,暑假时回家来。知青唐玉梅、王亚平曾在二队住过,我常跟她们去玩,曾经和她们一起拾过麦穗。知青来的时候是1975年、1976年、1977年,有个知青叫苏红军,我对他印象深刻,他活泼好动,给人的感觉老在动,听说他父亲在当空军。我那时十二三岁,苏红军比我大四五岁,还穿着他父亲的皮夹克,这种空军的皮夹克在当地很少见,所以给我很深的印象。刚来时分配到各队里,九个队一个队里分配了三四个知青,和大家一起劳动。还记得1973年在二队袁有新家住过的,还有个知青叫李季云。村主任袁存德还热情地带我参观了双树村第一党支部的陈列室,这是纪念我省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陈列室,其中有一批当年使用的生产队账单等珍贵展品,我们打开一批一九七几年知青们用过的账单,里面还有很多知青的名字。而有一张发票,公章上写着那批知青的主管单位“兰州铁路分局西宁职工生活段革命委员会”字样。
一次特殊的飞行表演
知识青年下乡最早的一批住在双树村七队,七队的胡成山是双树村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胡成海的弟弟,他现在所住的院子就是当年征粮工作组秘密在房顶上召开工作会议并在随后建立我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所在地。胡成山回忆说:“最早一批知识青年来了十几个人,分配到各队住在农户家里。当时我二十七岁,家里我和媳妇还有三岁的大女儿,我们家在双树乡政府隔壁,位于双树村中心地带。当时我在县上一中给学生做饭当厨师,星期六、星期天才回家来,知青来时给我们家安排了三个年龄二十岁左右的姑娘住在东房,我和媳妇住在北房,知青在我们这里来说是有知识文化的人,所以我们对她们充满了敬意,大队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给知青做饭的人叫胡德珍在我家西房做饭。所以每到吃饭时间,所有的知青都到我们家来吃饭。”胡成山的妻子回忆说:“那时我二十四岁,我家大女儿才三岁,她们三个姑娘经常抱着孩子玩,一直在我们家住了两年,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最小的一个姑娘叫张健梅十七八岁,她父亲是铁路上的职工,她的性格比较开朗热情,大点的二十二岁,还有一个叫付玉梅,后来知青撤走以后她还来看过我们,给孩子们买的糖,那次我们一起聊了很多。那时我们成山在县上一中当厨师,平常我带着两个娃娃去生产队干活,我带孩子不方便就被安排和老人们在近处一起干活,她们三个知青姑娘和别的社员一起去远处干活。”胡成山继续说:“当时知青队的施队长经常来我们家安排知青的伙食等,我那时有一杆老火枪,当时生活困难,我就用火枪打些野兔啥的偶尔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有个知青叫苏红军,他爸爸在乐家湾飞机场开飞机,是飞行大队的队长,他也有一杆老火枪,喜欢闲暇时拿着打猎,他来看苏红军的时候认识了我们,后来每个星期天苏红军的爸爸就骑着自行车到我们家来,他来时都自己带着干粮和水壶,很少吃我们家的东西,我俩约好了一起去打猎,我们这山沟沟里也没啥别的猎物,我就带他去打山鸡、野兔。有一次他问我:‘你们看过飞行表演吗?我说:‘听都没听说过。苏红军的爸爸高兴地说:‘你们哪天等我,我把飞机开过来给你们表演一下。我们约定好了时间,那天我们全家哪儿也没去,就等着看飞行表演。我们这儿离西宁乐家湾飞机场就二三十公里的距离,等他说的时间到了,果然远远的一架飛机朝我们村庄开了过来,等飞到了村子上空,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直上云霄,表演着各种高难度动作,我兴高采烈地跑出去看并告诉别人:‘看!那是苏红军的爸爸,我跟着飞机跑,像个顽皮的孩子似的,别提多兴奋了。这可是苏红军的爸爸为我们全村专门进行的一次特别的飞行表演啊!知青撤走以后,我有一次在西宁碰见施队长和我聊起往事,他说:‘苏红军的爸爸之后得了肝癌去世了。知青撤走的两年以后,有一次我河北的姐姐给我发过来一车皮辣子,我去西宁火车站取货,我在货运站看见了一个很眼熟的姑娘在开票,仔细看才发现就是以前在我们家住过的知青,她也认出我来,我们还聊起了往事。”
回忆最艰苦的岁月
现年54岁现任双树村会计的杨占武回忆说:“当时村里九个社,从西宁铁路分局来了四批知青,住的时间最长的是第二、三、四批,我在五队,十七岁,大队书记是袁连德,我任团支部书记,那时来的知识青年经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锻炼返回之后,很多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记得当时1976年,那是最艰苦的也是最令人难忘的一年,知青是73年来的,解放军支农是74年开始76年结束。双树村河滩上原来是青海省军区后勤部支农点,在河滩上搞农田基本建设,零下32益的气温,知识青年们照常干活,当时提出了:‘斗风雪、战严寒、连续苦干40天,百农田、早实现的口号。那时伙食很差,但没有人抱怨,像豆面馍馍如果换了是现在的小孩看也不看,但那时这些城市里来的知识青年大家却都抢着吃,并涌现了一批优秀能吃苦的知识青年,如一队的吕振华、三队的李柏纯、五队的李风荣、九队的曹建梅、二队的李刚、四队的李福仁、六队的王长山、七队的曲海鸥、八队的王亚青。那时在冬天大清早上就去干活,知青和社员们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原来28人,后来增加到了43人,突击队在记工分上和普通社员并没有什么不同,早上很早突击队员就把柴草背到草滩上,用火煨冻土,等把冻土烤消融后,再安置炸药用炸药炸冻土。之后其他社员们大家才一起拉土方,劳动的艰苦可想而知。”
杨占武回忆说:还记得有一次,那是1976年的三月里,我们和几个知青在春灌时,河坝口突然决开了口,大水全部漫出,眼看着要把大家刚刚种好的地淹没了,情况紧急,天气还很冷,但几个知青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堵在了决堤口上,我就被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像这样的真人真事那时候还很多。
楊占武从家里拿出当时搞生产时的一本陈旧的会议记录,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一个个当初知青的名字:关迎春、李钢、陈岩、叶丽娟、夏锡琴、李伯纯、李福仁、陈绘静、杨征、懂树凡、庄敏、王长山、范树丽、毛羽、张大鸣、李丽、葛宝娟、刘业洁、张宁、刘伟、温智杰、吴海军。对他们来说,每次看见这些个熟悉的名字,浮现在眼前的却都是一个个生动的曾经熟悉的真实面容。那时的知青走到哪里就会和当地的群众打成一片,到群众家去有啥就吃啥,这中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很多知青返城后,还经常和当地的社员往来,每次回来时把家里不穿的衣服带到农村给农村家庭困难的人家。有的知青现在还来,杨占武回忆说:“有个叫梁春林的知青,当时在我们队里下乡,经常来我家玩,每次在一起时我们总是回忆起那时的往事,那段快乐美好的记忆和曾经结成的珍贵友谊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八几年我还碰见过他,他们家那时住西宁中庄铁路家属院5幢楼,他说他在察尔汗铁路上班。”
我的双树我的家
杨占武至今还保存着一本署名是李风荣的《知青工作日记》,封面上写着75年4月3日,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记录着他们在农村的生活、生产情况。有知青发言会记录,也有交团费名单,还记录着双树村五队的民兵名单,记载有双树大队第二批知青名单,还有1976年知青和村干部们自建的路线教育演唱组,节目有:独唱、合唱、二重唱、快板、对口词、群口词、贤孝、学唱样板戏。组成人员有:周兰、杨占武、胡明功、胡明国、袁明太、胡发兰、王亚青等,表演的快板节目有《打好秋收这一仗》,学唱样板戏则有《红灯照》,从这本日记可以看到当时生产队的生产、生活状况等诸多方面。
最让人感到欣喜的是一首知青们编写的歌谣:“双树川上红旗展,麦浪滚滚丰收年。贫下中农喜连天,麦穗飘向双树川。贫下中农志气坚,战天斗地齐心干。大寨红旗遍地展,一双铁锹改沟山。”流露出了知识青年对双树村深厚的感情。他们当时还编写了《丰收不忘广积粮》、《赤脚医生赞》、《学大寨要把青春献》等歌谣,在一首叫《歌唱十二月》的歌谣里是这样写的:“正月里到来是新春,迎春花开万物生。大张旗鼓备春耕,扎下今年的丰收根。二月里到了乱春风,草根芽儿遍地生。人民力量大无穷,千军万马闹春耕。三月里到了是清明,桃杏花儿落树红。修渠堵坝打水井,保证农业好收成。四月里到了四月八,清风细雨绿庄稼。娃娃都在洗衣泉,妇女下地把草拔。五月里到了五端阳,杨柳树儿插门上。青苗地里把水放,麦穗花儿千里香。六月里到了热难当,小麦青稞遍地黄。男女老少齐动员,打一个农业秋收仗。七月里到了天气凉,秋收黄田好紧张。碾的碾来扬的扬,晒干扬净快入仓。八月里到了月儿圆,社员忙着收秋田。劳动干劲冲破天,洋芋堆放高过山。九月里到了九重阳,秋菊花儿香又香。粮食卫星把天上,社员高兴喜洋洋。十月里到了树叶黄,乱花纷飞漫天扬。缴公粮来卖余粮,紧紧跟着共产党。十月里到了起寒风,生产准备莫放松。总结去年好经验,积肥送肥为明年。腊月里到了一年满,男女老少喜连天。敲锣打鼓乐无边,幸福生活比蜜甜。”这首动人的歌谣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当时生活状况的全貌,让人不由得为之感动。
一代风华正茂的儿女,满怀革命理想和豪情壮志走向了农村广阔天地。面对荒山草滩,知青们发扬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奉献了青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自身也受到了艰苦的磨练;广大知青也曾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血肉之情;将汗水和青春贡献给了这块曾经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人们常说青春无悔、英雄无悔,我们还要说知青无悔。我们要珍惜这段历史,珍惜那个年代造就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不能忘记知识青年对开发昔日荒草滩建设农村新天地的贡献;不能忘记城市的知识青年的涌入,带给当时封闭的农村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资源;不能忘记知识青年美好的追求在当时极端恶劣自然条件和困难生活条件考验的撞击下放射出的耀眼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