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祥 田明
[1]高高的个子、清瘦黝黑的脸、满头的白发,衣着朴素,这是毛守海给人的第一印象。
[2]1978年,毛守海高中毕业,怀着青春的梦想来到甘浚镇东寺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候,民办教师的待遇很低,几十元的工资他拿了19年。1997年,才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今年已56岁的毛守海每天六点准时起床,在学生还没到校前,他就把两亩大的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校门迎接孩子。
[3]2007年,毛守海被调到甘浚镇龙家坡村教学点,成了这个教学点唯一一位老师。学校只设一二年级,还是隔年招生。5年时间,毛守海老师带了三批学生,送走了14个孩子。
[4]毛守海说,娃再少也得认真备课、上课。别的老师一个班有三四十个学生,我就教几个,落下一个,心里就不舒服。
[5]毛守海说,他家有“三口锅”,一口锅在学校,一口在家,另一口在儿子单位。我们都可以想到,每一口锅都有架设的理由。
[6]毛守海家离学校较远,只有周末回去帮老伴干些农活。有人劝他想办法调到离家近一点的学校,可毛守海说,这里比较偏远,年轻教师耐不住寂寞。我也想过调动的事,可是张不开口,我拿的是国家的工资呀。其实,他是心里装着学生。
[7]有时候,晚上学校停电了,在空旷、静谧的校园里,透过窗户,总能看到蜡烛微弱烛光下的孤影。
[8]真正的孤独,是要有境界的;真正的寂寞,是有资格的;真正的朴素,是有内涵的,真正的坚守,是要有韧性的。不是吗?毛守海所坚守的,不就是自己的良心与对一个个懵懂孩子的责任吗?毛守海所守望的是祁连山下乡村教育的美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