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娟 朱宝鹏
所有的现象因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说人类的生活环境经常在变化。历史时期的地理既然处在经常不断的变化中,那么只想了解它的今天,而不过问它的“昨天”和“前天”,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它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今天。区域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区域历史自然地理概况、区域开发与城市、区域历史交通地理、区域历史文化景观,追溯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这是其独特而综合的视角。
一、强化地理知识与技能训练
区域经济开发与人地关系的相关分析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思想主线,二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引入区域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学习区域,一方面能够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区域的发展阶段、区域的特征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位因素、区域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
以人教版地理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为例,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要明确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社会因素,包括交通条件、农业结构、人口迁移等状况,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1),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步发展成我国的“鱼米之乡”,原因是什么?当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通过追溯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阶段的开发状况和社会因素,可以有效地突破本节教学的核心问题。同时,整个学习过程突出了区域发展历程中人地关系由“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寻求人地和谐”的发展演变。
二、丰富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
区域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载体,一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研究最终都要落实于具体区域才具有现实意义。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来诠释区域地理的学习,体现了中学地理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即将地理科学知识的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区域历史地理研究通过复原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阐述区域地理要素的历史变化过程,注意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阐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人教版地理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为例。如何阐明在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中,人类活动起了最主要的作用?教材呈现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两部分内容,但对历史时期荒漠化的介绍十分简略。荒漠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当这种自然现象不断加剧,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时称之为荒漠化问题。在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加剧的问题上,人类不合理的缔造经营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学中如何有理有据地讲述这一结论,显然通过教材内容是不够的。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已出现了荒漠化,那么当时西北地区开发状况如何,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涉及到西北地区区域开发的历史,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化、人口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化、政策性移民垦荒、战争等诸多因素。通过这种分析思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客观原因;西北地区在历史时期就出现了荒漠化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史地渊源,对知识的认知有了连续性,就能更好地理解区域问题的现状,形成科学的自然环境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要通过学习区域将人地关系的思想具体化并付诸于地理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区域发展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从寻找区域发展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形成一个由发现问题、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区域、探讨区域问题的方法,认识到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既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同时突出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升华了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提升地理素养与人文情怀
历史地理学反映了地理学的人文属性。现代地理教育的职能,除了传授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最终归宿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统一体。区域历史地理文化研究重点阐述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背景、历史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的扩散与融合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历史地理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从区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综合性认识的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它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要求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知识,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地理原理以及人地关系协调统一的地理观念来分析地理问题。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具有地域性,即以区域自然环境为依托,寻求人地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
以人教版地理3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活动栏目设计为例,“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是如此。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墙体较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增大。要求学生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何有效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对区域建筑地方性的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典型的南北方建筑的图片资料,通过探究其起源和实体形态,最后得出这种人文景观所依托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国民居由南往北的形态变化体现了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正午太阳高度等自然因素的南北差异与人类居住方式的调和统一。同时,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不同的建筑风格,如陕北的窑洞建筑利用西北黄土特殊的柱状节理或垂直节理挖洞构屋,形成了淳厚质朴的建筑风格;西南地区地处高原和复杂的山地,为协调人地矛盾,最大限度地使用空间,将建筑造型与环境有机结合,或依山而筑,或竖向发展,形成了奇险、崇峻的风格,如过街楼、吊脚楼;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河网密布,其建筑风格秀雅清新,精巧别致,以苏州园林和徽派建筑最具代表性。
此外,地理素养具有生活价值,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具备评价交流类地理素养的人,能运用综合分析的地理思维方法,评价它们的利弊、产生原因、发展走向,并能流畅地交流、表达自己的评价意见;具备感受体验类地理素养的人,懂得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环境能产生生动、丰富、正面的情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挖掘补充教材呈现不足的或者没有的但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非常必要的背景知识,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善于积累,广泛涉猎,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社科素养,开阔教学视野和思维,丰富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提升地理教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