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Did you know ?》中看到几组数据,触目惊心,发人深思。选摘几条如下。
信息时代,新科技知识,约两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理工大学的学生学习到第三年时,第一年所学知识的一半已经过时……
2010年最需求的10种工作岗位,在2004年还根本不存在。超过15年后的技术发展很难预测……
估计一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新信息量大约有40个exabytes(百万万亿),这超过了人类过去五千年信息的总和……
面对这样的数据和时代,让人不得不反思:地理课堂,教给了学生什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未来的地理盲不是不懂地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地理的人。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它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地图,教会读图方法与技巧,培养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其次,要教会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即从区域、综合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注重区域的联系与差异、过程的动态与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生智慧。如近年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从地理的视角看待雾霾,就不单是雾霾的危害,还要分析雾霾发生的区域(位置与空间分布)、雾霾的特征(地理特征)、雾霾发生的原因(因果关系、地理过程)以及减少雾霾的措施(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再次,要教会学生通过地理资源网站、维基、博客、专业交流网站等新技术手段,查找、交流、分析信息的能力与习惯。国际公认的教育技术领头人Alan November说过:“我们必须掌握新的学习工具,我们无法逃避信息时代。”学会学习,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
培养学生处理海量信息能力
人类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2010年互联网上的信息数量就接近1百万亿亿(1024)个,地理信息按亿分之一计算,也有1百万亿个。面对海量的信息,首先要教会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共同规律的能力。如“洋流”一节,重点不在于洋流名称,而在于通过一个个洋流分布,找出洋流分布的规律。再如计划生育问题,无论是匈牙利的独身收税,还是俄罗斯的孩子越多政府补贴越多的现象,都是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政府鼓励生育的举措。其次,要教会学生分类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和习惯。平时做有心人,建立错题本、信息搜集记录本等,重大信息、热点问题等经常分类收集整理,遇到问题随时翻阅查找。学会处理信息,才能从容面对这信息爆炸的时代。
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美国原教育部长雷利曾经指出:“未来使用的技术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现在,要让学生为未来还不存在的工作做准备,要解决现在还根本不知道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能适应和创新未来的社会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师要创造条件、创新方法,为学生提供地理实验操作、调查、观测、参观及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进缤纷的自然世界,参与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践中产生探究激情,生成感悟体验,学会合作技巧,掌握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实践技能是其成长的“根”。根扎得多深,树就有多高壮。但愿地理教学能使现在的“小树苗”根须繁茂,在未来的竞争时代叶茂参天。
相炜,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中科副科长,高中地理教研员,山东省教学能手、优秀教研员、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教研员、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编或参编多部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发表多篇教研论文,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杂志开设“相炜地理研究室”,连续四年研究“全国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与评价”专题,其中三年的研究报告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主持山东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素质教育形势下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