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江
随着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度快速提升,人民群众享受平等优质教育的意愿也在日益增强,学校的特色多样化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处在新的教育发展时期,如何引导教师专业成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试图从学校特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就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特色多样化发展是当下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显然,要走“特色发展”之路,需要鼓励高中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这样的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学校特色多样发展已经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实现学校特色多样发展?我们应基于以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应正确认识学校的特色多样发展
首先,“特色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学校有了“发展特色”也并不代表学生就会有“特色发展”或“个性化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目的只是学校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避免“千校一面”的“高中同质化发展”倾向。
其次,学校的特色不指某方面单一的东西,学校的特色也不是没生命力的过程,相反,它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充满了生命力,是过去和未来的沟通与连接。学校特色其构成多元性的要素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内在丰富性。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内在丰富性,自然也体现出各自特点的发展轨迹,它不可能只以单一的活动或项目来展示,而是以多元的面貌出现,这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应有之路。
(二)应正确理解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
首先,学校的特色多样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多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对事物,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如果把学校发展看成是一棵树,那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根,学校的发展犹如枝叶和果实,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新时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特色多样发展这对关系,学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持续发展。
其次,学校的特色多样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置于鲜活的教育现实之中。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不断加深的理解就是教师工作创新与教师获得发展动力的首要条件。
二、学校特色多样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丰富学校的内涵。一所学校的发展靠的是人,是每个人的潜能、特长和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带动一批教师,影响一代师生。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新时期教育要求的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团队”,是实现学校特色多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倡导教师的文化自觉,回归教育本源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事业。站在社会的转型期,从文化层面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追寻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其精神的成长,学校特色发展的精髓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传承,因为学校文化具有通过教育和环境塑造人格力量的独特作用,当下,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以其所领悟与感受到的文化智慧与知识能量去启迪学习者的心智。教育正是通过文化传承来造就人性、传播知识、培育新人的,教育的本源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引领教师发展
1.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意识
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是专业成长的主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也在发生着变化,“自觉”与“自主”已经成为当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词。教师角色已经从以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应该是学校中的学习者,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学习与研究。如果一个教师能边工作边搞学习研究,其研究意识、主体意识就会得到极大激发。
2.创新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
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改进教研组原有的特性。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目前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需要借助于跨学科的、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还要与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因而,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应该是专家和名师引领下的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题式研讨与研究,形式可以是优秀教师经验介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等,以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教研组应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要求教师加强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达到“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境界。
3.重视校本研修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一要善于读书,主动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能与人进行交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要勤于思考,思考会使教师反思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点,纵联横系,学以致用。三要取长补短,做到虚心采纳他人先进的东西,学习他人长处。有优点就亮,有缺点就晒,优点与他人共享,在交流中得到更大的提高;缺点与他人共享,在批评中得到弥补与改进。
4.努力打造名师团队
名校因名师而知名。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名师团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成立名师培养领导小组,制订方案,让教学业绩突出、有上进心的教师勇挑重担,大胆实践与创新,不断自我加压,反思总结提升。花大力气精心培育,使他们能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诸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功底,并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有主持和指导教育科研的能力,并做出显著的教育业绩,成为公认的“学者型”“科研型”名优教师。
5.培育“一专多能”型教师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也必须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由一专变为多能,既会上课自己的专业课,又能在此之外,开设一门或几门选修课(知识类、技能拓展类等)。我们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导向、教师的专业拓展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的拓展提升。
6.科学动态地评价教师
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有成就感和工作幸福感,促进教师乐于不断地改造生活,而不是简单重复教学工作。对教师进行动态的人性化评价,既能促进教师参与研究,更能使教师在追求“新生活”中去自主发展、积极探索。要让教师有一个专业化的“状态”,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学校教师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和一种文化,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发展,进而不断推动学校的变革发展。
(三)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被赏识”是人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共同渴望。赏识是促发生命个体内在能量充分发挥的最好催化剂。准确、及时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特点、优点、亮点和闪光点,不吝赞赏、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发鼓励,以促发其特点、优点、亮点和闪光点不断放大,让教师的光彩不断闪现于校园,从而不断催化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是道德的事业。要使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自觉,让教师乐业,乐业意味着教师对这个职业的认同,发自内心地将爱与智慧投入到教育中,并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欢乐与意义,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
总之,我们要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推动教师向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进而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