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教并举的清代慈善教育

2013-04-29 20:47李巍
环球慈善 2013年5期
关键词:赈济衣食慈善家

李巍

清末的慈善家们開始逐渐借鉴西方慈善机构的经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慈善教育”,这种方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衣食赈济,而是注重培养人的生活技能。

慈善事业,概要来说可以分为“养”和“教”两个方面。赡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孤寡之人,在灾难之时赈济灾民等,都属于“养”的范围,这是以暂时性地解决受赈济者的生存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这种方式当然能救一时之急,但毕竟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也就是俗话说的“救急不救穷”。同时,个人性——或者稍加延伸为家族性——的慈善活动,是不能替代解决民生问题这种官方职能,它所做的是“拾遗补缺”,只能是辅助性的功能。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贫者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无论在人格上还是技艺上,都能够自立于社会,这才是对人真正的救济。而这,属于慈善活动中“教”的范围。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慈善事业中,慈善机构以“养”为主要内容,一贯都是“重养轻教”。即使有所“教”,也是重做官教育而轻生活技能的培养。以孔子之贤,樊迟请“学稼”、“学为圃”,他也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下等人所做的事情,更遑论其他人了。比如,古代家族式的慈善机构——义庄,尽管也有“教”的内容,但主要是针对通过科举而做官的读书人进行资助,并不太涉及对于生活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衣食的保障。早在春秋之时,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牧民》中就有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成就圣人,也是需要“仓廪实”作为前提的。但是这种轻视现实生活技能的风气,却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甚至延续至今。

养教并举的慈善思想,尤其是将生活技能的教育融入到慈善事业之中,一直到清末才逐渐为人所重视,并由此发展出中国慈善事业中的新形态。

清末是中国社会的巨变之期,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影响巨大。慈善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由于有了不同的文化参照系统,中国的慈善家们得以对传统的慈善思想进行反思,“重养轻教”的传统因此受到严厉的批评。如清末著名的《申报》曾发文说:“今者中国各善堂‘养则有之,‘教尚未备,且以言夫‘养……亦复饲以粗粝延其残喘而已……即或有义塾,以训贫孩,亦惟是略能识字文义。”受赈济的人尽管是贫穷者,但并不是乞丐,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延其残喘”,而是真正成为能够立足于社会、继而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文章中批评这种慈善“较之泰西教法,相去岂止天渊乎”,其中的差异,指的就是西方慈善机构不但重“养”,更加重“教”的方法。“授人以渔”的问题,摆在清末慈善家的面前。

清末的慈善家们開始逐渐借鉴西方慈善机构的经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慈善教育”,这种方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衣食赈济,而是注重培养人的生活技能。清末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国力衰疲,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民间的各种力量得以发展,慈善家们皆以拯救国家、社会为己任,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在其他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如清末著名的慈善家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学”,開中国女学先河,设立了算、医、法、师范四科专门之学,并且传授纺织、绘画等技艺,目的是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上能够独立谋生。他筹办的农工学堂,专门招收贫困学生,传授刺绣、织布等中国传统工艺技术,而且传授制作日本洋伞、木钟等当时的“新”技能。所谓“工艺院教成一艺,则一身一家永可温饱,况更可以技教人,功德尤无限量”。也就是说,从这里出去的贫困学生,日后完全可以自谋生路,立足于社会。毛庆蕃在天津为贫民子弟设立工艺厂,“招幼童学习粗工艺”,因材施教,聪颖者学习织布、木匠等技艺,愚钝者学习编柳条、织簸箕等工艺,目的就是“人人操一业以自养其生”。正如经元善所言,这些举措“不但恤贫,且以保富,不仅可变通赈济,亦可变通一切善堂”,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慈善之法。

这种思想影响到后来,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慈善家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张謇创办狼山盲哑学校,以教育融入慈善之滥觞。甚至更进了一步,民国时期的慈善家们,不但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对于自立精神的“心”的教育,也就是从完整的意义上,注重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养教并举”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伟大进步,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以一种更彻底的方式解决了受赈济者的生活问题,而在于慈善立场的转变——慈善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受赈济者解决生存的问题,而是要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使他们成就一种完整意义上的人格,真正转变为与赈济者处于同等的地位。慈善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一时的急难,它也是一种培养人的方式。尽管因为各种原因,每个人生来的条件是不同的,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现实也许永远都无法完全改变。但是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以消除这种不平等为目标,使所有的人最终无限地趋向于平等。

现代社会建立的各种制度,都在弥补这种不平等,保证弱势群体在世间有尊严地生活。慈善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它的对象的特殊性,它本身也就具有了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慈善事业,也就是人类消除差异,而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大同的伟大尝试!

猜你喜欢
赈济衣食慈善家
美国参与赈济1906-1913年淮河流域饥荒及其农林、水利措施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以修养为衣食
从衣食足中知荣辱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慈善家田家炳奉献教育薪火相传
辽道宗朝“贫民”问题探析
传统赈济中的矜恤观念
要让孩子知道衣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