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热映,相信大多数人的感觉是熟悉,是重温,甚至会大声说:“我们也曾经拥有过,那样的美好……”
但为什么只有九把刀把青春那种独有的美好定格下来呢?也许我们会怀念,却从来不会想到这种怀念再现时,原来可以如此动人心弦。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独属于他自己的个性,正因如此,每一个人才是他自己而非别人。但是在这个越来越喧嚣,越来越繁华的世界里,我们却往往忽略自己心中闪过的微光,白白地将它舍弃。而事实上,正是那些当初看来不值一提的东西,却会在多年以后让我们深深怀念……
从前的我,性格内向,喜欢文学类的读物,喜欢在日记本上写东西,喜欢发呆与冥想……唯独不喜欢跟人说话,确切地说应该是害怕与人接触。青春少女的心灵世界里弥漫着童话般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晶莹剔透,而现实中的自己又感觉卑微,害怕遭到拒绝。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我都会在意好久。
高中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同学之间突然一下变得亲近起来,好像一切都在高考前发生了某种升华,我们在瞬间长大了……我们敞开心扉表达自己,诚恳地对某个人说:因为你,我的高中生活多了一分精彩。总之,一切都变得释然而美好,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抓住那即将逝去的美好。
也就在这时,我和朋友调侃,我的高中生活都没有异性的介入,青春期可算是一片空白,多少有点遗憾!“才不是呢!”她说,“你可是唯一让我们班所有男生倾慕的女生啊!”我顿时傻眼了,不管怎样,要是我早知道自己得到了这么大的肯定——那可是一班自视甚高的才子们啊!那么我的高中生活也就不会像我自己臆想中那么糟了,我也就不会总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一心羡慕别人的精彩了……
这个让我傻眼的“真相”固然让我遗憾,但也让我的人生从此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不要用自己心中的种种揣测和臆想去妄下评判而让自己变得卑微,那么乐观而积极的人生便会接踵而来,生命中的种种美好也将绽放。
入题较慢。
由问题引发思考,自然牵出主题。
论述“微光”的普遍性,但没有诠释“微光”的具体内涵。
联系自身实际。
情感比较真实。
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结尾点明主旨。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微光”,思考“微光”的具体内涵。
由材料可知,“微光”应是源于内心的、美好的、一闪而过的、容易被忽视与舍弃的,却又是值得珍惜、坚持并发扬光大的。具有这种特质的“微光”,可能来源于思想智慧,也可能发自美好的人性。具体而言,可以是文艺创作中的灵感,可以是科学发明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闪念,可以是伟大理论起源的思想火花,可以是自己心中富有创意的一个念头,可以是对事物突如其来的兴趣,可以是对于事物刹那间的感悟,等等。这些“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原因是“微光”因其微而不易被察觉,因其与众不同、挑战常理或规则而被制约。更重要的是主观原因:自信不足,目标不明,从众心理,意志力不足,缺乏预测与判断“微光”价值的眼光,等等。把握“微光”的重要意义在于,“微光”是最终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材料中“天才的作品”暗示考生,把握住了“微光”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或眼光的人,同时也说明,将“微光”发扬光大,才能有所成就。
这一文题,可以详细记叙一个捕捉“微光”使之炫目的成功事例,如,卡梅隆没有放弃一闪而过的理想火花拍出风格独特的电影,罗琳抓住乘地铁时的一闪念写成风靡全球的 《哈利.波特》,自己把握突然萌发的一种好奇心探索成功,等等。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正反对照,论述把握“微光”的重要意义。
整体评价:
文章的标题意味深长,富有吸引力。主体部分由九把刀把美好的青春定格感动了很多人,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岁月,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妄自菲薄,忽略了很多的美好。文章情感比较真实,最大的问题是,阐述自己的故事时,没有紧扣主题,使得文章内容分散,结构有些松散,从而造成了失分。
(张 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