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棠
摘 要:紫砂艺术的发展过程,实质走的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只有尊重传统、进入传统才能高于传统,在此基础上赋于传统创新的源泉,这样紫砂艺术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紫砂;传统;创新
1 前言
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到今天壶的造型艺术和做法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质地坚韧、色泽古朴典雅,素以制作技艺的精湛、造型的千姿百态、形质的完美、特殊实用的价值著称于世界;又以书画陶刻装饰见长,形成了独特的陶艺风格,成为“陶都”宜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回顾紫砂艺术的发展过程,实质走的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紫砂艺术怎样做到传统与创新并举呢?
2 对待紫砂艺术的传统
首先要尊重传统。当今紫砂界有太多的人在谈论传统,但我们却发现只有少数人在尊重传统。“尊重传统”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姿态,甚至一个阵容,而是一种能力。传统是一个高台、一种境界,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登上这个高台的。紫砂创作也是如此,有太多的人在亵渎传统,他们不尊重传统,以为自己能仿制几只紫砂壶就达到传统的层次了。其实传统紫砂的创作内涵和思想精神不是固定在技术层面的空乏理论,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文精神和鲜活的生命元素。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必须学会选择传统,传统的不是都要尊重的,应放出眼光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的紫砂人该懂得如何吸取“营养”。顾景舟大师有很多传统造型是仿古之作,但这种仿古行内人一眼便可看出是顾景舟自己的风格,这是区别,正是顾老对传统有选择的“消化”和“吸收”的结果。
其次要走出传统。即源于传统,高于传统。在好好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传统,紫砂艺术可由最初的形似达到最后的神似。
第三要高于传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紫砂艺术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必须学会创新。
3 紫砂艺术的创新
创新要紧扣紫砂的本质特征。首先,创新不能改变紫砂独特的材质。宜兴紫砂得天独厚、质地细腻、可塑性极强、含铁量较高,主要有紫泥、红泥及本山绿泥。它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烧成和干燥收缩小等特点能为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应尽量发掘泥料的这种潜力,注意运用色彩、线条、形体等多种形式,以及夸张、变形、均衡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它的外观形式美,所以紫砂壶的创作者应尊重紫砂,懂材质、熟泥性、巧变化,需要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制作技巧的完善统一。
紫砂创新要尊重紫砂的基本生产规律。紫砂器皿的制作从采泥炼制、造型构思、布局设计、打模成形到控温烧成,都是老一辈紫砂艺人一代代长期探索、实践、制作演进,逐步形成了精妙的工艺,立规而法使之成为世界陶瓷之林中的佼佼者。所以紫砂创新一旦背离了它的基本制作规律,势必会粗制滥造、鱼目混珠。
紫砂创新要蕴含深厚的紫砂陶文化。早先紫砂壶还是作为普通的实用茶具出现在人们生活中,随着明、清文人的介入创作,在造型上文人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展示,比如苏东坡的“提梁壶”,西泠八大家之一陈曼生的“曼生十八式”已成为了壶中经典流芳百世,到了现代紫砂创作已与书画创作融为一体,当代许多著名书画家都在紫砂器皿上留下了他们的杰作。
紫砂创新要求创新者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首先创新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除了从熟悉泥性到打泥片、泥条到打身筒,以及绘制壶草图,配出基本尺寸外,还需要制作者具备美学上的基本功,在这些扎实的基本功上的创新才可能有所建树。其次创新要有较深的文化素质,紫砂茗壶与诗、书、画、印等艺术相结合,紫砂创作要求创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眼光,能够真诚表达创作意图。而要实现紫砂艺术的创新,更要求创新者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诸方面艺术都有涉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紫砂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和个人风格。
4 结语
综上所述,紫砂艺术只有尊重传统、进入传统才能高于传统,在此基础上赋于传统创新的源泉,这样紫砂艺术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