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小胡图上小学五年级了,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好。有一次市里举办知识竞赛,老师推荐他参加。竞赛题中有一个填空题,问“老子”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小胡图想了半天,也答不上老子是谁。回到家后,他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竞赛其余的题我都答上了,只有一道填空题,我答得不好,“老子”是谁?我怎么也想不起来……”
胡图生气了,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说道:“笨蛋!天天见面就忘了!‘老子就是你爸爸!”
小胡图争辩说:“不是爸爸!”
“不是爸爸是谁,我就是老子啊?”
猩猩酷评
胡图之所以闹出笑话,是因为他误解了多义词。多义词是指那种读音和形状相同但可以表示多种意义的词,如上面笑话中的“老子”就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示多种意义。比如在“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这句话里,“老子”就是指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道学说创始人老聃。“老子就是你爸爸”这句话里,“老子”是表示“父亲”的意思。“老子”还可以表示骄傲的人的自称,如“你想欺压老子?没门!”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理解和使用多义词时,要从语言环境出发,依据具体的上下文,准确判断它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