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钢
每当春季来临前,太行山下的马裕村总是回荡着铁器和山石撞击的声音。河北省井陉县马裕村是个山高石头多的地方,人称“七山一水两分田”。要在这里种树,只能一点一点地和石头磕。然而就有这么一位老人,铆着劲儿挖土刨坑,和这里的石头磕。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非要和这里的山石较劲呢?
时光回到四十年前,那时的老人还是名年轻的战士,名叫马三小。当兵时的他,一米八几的个儿,是在全团冒尖的人物。然而命运之神却在不久以后,接二连三地和他开起了玩笑。把马三小和他的家庭几乎推入了绝境……
他十一次进医院九上手术台,双腿截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三个孩子也因此全部辍学。马三小说,他也曾抱怨过命运不公,消沉了一段时间。然而这位老兵没有向厄运低头,他不愿躺在床上吃国家补助。为了撑起自己的家,2000年靠着承包林地的优惠政策,他开始上山种树。
“我当过兵,不服输,怎么也要重新站立起来,想办法脱贫致富。”说这话时,老兵眼里透出一股子坚毅。
从此每天清晨五点,伴着村里的鸡鸣声,他收拾起自己特制的工具,准备上山种树。一把请铁匠定做的尖头镐头,一根近二十斤重的铁棍,除了类似的工具,还得装上水和干粮。
带着近四十斤的装备,老兵马三小一瘸一拐地踏上了进山植树的路。到了山脚,老兵坐下来开始摆弄自己的腿。原来他的两条腿竟然都是假肢。因为戴假肢爬坡不方便,他上山前都得卸掉假肢,靠双手支撑前进。12年来为了植树,马三小就这样每天在太行山上匍匐前进,硬是靠身体压出了一条小路。一双厚厚的劳保手套,撑不过两天就会磨坏。为了挖树坑,他一天得从土里刨出两千斤左右的石头。
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倾心尽力地劳作,老兵种下的树一批批地成材了。可当客商纷纷前来联系购买时,马三小的回答却让他们大出意料:“我说我真的不卖了!有很多采购商到这儿买并且出高价钱,我也不卖。从为摆脱家庭贫困开始种树,到现在树木成材不卖,我思想上是经过一番斗争的。我马三小能活到今天,得感谢党、人民和各级政府对我的关心与厚爱。我不能忘本啊!我没有别的本事,唯一的本事就是刨坑,多刨坑多栽树,留给社会、留给人类,留给子孙后代。”
原来,当政府和社会知道老兵的情况后,给了他很多帮助和照顾。如今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热潮,马三小也决定要用绿色来为家乡增添一分美丽。
在老兵眼里,这些树就是守护太行山的士兵,因为干旱许多树没能存活。从不流泪的老兵,面对这些倒下的“战友”却泣不成声:“它们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士兵,守护着太行山。每当我到树林里,听见树叶被微风吹得沙沙作响,就好像它们在向我打招呼:‘您好!我心里就是这种感觉啊!可就是因为干旱,牺牲了一千多棵树啊!”
老兵的第一个梦想就是解决林木灌溉的问题,如今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干旱再也不会威胁到老马的这些“士兵”们。现在的老马干劲越来越足,他有了第二个梦想。
“我今年六十五啦,我计划再大干五年,实现我第二个梦,那就是搞一个像模像样、规模化的夕阳红森林基地。”
从起初为了养家而种树到后来的义务绿化造林,老马凭着军人的倔强一路磕过来,渐渐磕出了一片天地。要实现夕阳红森林基地的梦想,还有很多事要做,老兵还将继续磕下去…… (责任编辑:武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