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豪赌

2013-04-29 23:07:27胡采苹卢旭成
创业家 2013年5期
关键词:张颖经纬经理

胡采苹 卢旭成

邵亦波、张颖和徐传陞之前的江湖地位分别是靠易趣、分众和百度建立的,这几家公司都是开创电商、户外媒体和搜索领域商业模式的标杆公司。如果经纬中国想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风投机构之一,必然要有出类拔萃的成绩,那显然不只是押宝一两个10亿美元市值公司可以成就的。

经纬创投、红杉、KPCB被称为全球三大VC机构,是因为它们投出了谷歌、苹果这种千亿美元市值的世界级公司。既然4年前经纬中国重押的移动互联网现在普遍被认为是比PC互联网更大的趋势,且最大的想象力在中国,经纬中国这几个合伙人已经靠多年苦修炼成了以下“内功”。

第一,三个合伙人不拿或拿很少的管理费,确保众多年轻投资经理的薪水竞争力,保证人才质量。

第二,拿出自己的钱设立“长青基金”让年轻投资经理试扣扳机,培养队伍,保证发现好项目的机构能力。

第三,40个投资经理用“人海战术”投了101个项目,有了量打底,就等着质变。

第四,对早期公司有很好的容忍度,刻意营造好口碑,从而不靠好价钱也能吸引好项目进来。

第五,压低单个项目估值,小钱占大股,即便失败率较高,少数成功项目的回报率也足够覆盖失败项目成本,保证基金良性循环,耐心等“大鱼”跳出来。

第六,投了不少类淘宝的平台型公司。PC时代平台型公司比如阿里、腾讯和百度市值都很高。按此逻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公司也应该是平台型公司。

这让张颖等人“内心膨胀”,不满足于卖几个好项目给巨头,他们内心应该是确信经纬中国能投出比肩易趣、分众、百度,市值达到上百亿美元的公司。

不过,经纬中国虽已尽了“人事”,但很多情况下要听点“天命”的。

Good Luck!经纬中国。

4月15日,经纬创投中国基金在杭州举办了成立五年来的第一次被投资公司见面会“经纬中国百家汇”。总共132名创业者坐满了杭州西溪喜来登酒店国际会议中心,指引方向的女服务员分外显眼,她们身上清一色的湖水绿民族风绣花连衣裙,由号称“淘宝女装第一店”、在2011年获得经纬投资的“裂帛女装”专门赞助。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此前两天才在微博贴出一张摩托车照片,注明“其实,喜欢摩托车的真正原因是,不用跟人说话”。不过,张颖当天倒是看不出不想跟人说话,他热情地叮咛被投公司的创业者一定要拦住与会的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缠住他们问问题,不用客气,不然请他们来干嘛。”

从小以数学神童闻名,自称已经半退休,在家“相妇教子”的另一名经纬创投合伙人、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平日甚少出现在公众场合,这次在百家汇里被围得团团转。许多年轻创业者像是小粉丝见到偶像,纷纷围上前去握手发问。到了夜话时间,温暖的杭州西溪湿地边上早已蚊虫齐飞,还有大约30名创业者不惧蚊虫叮咬,露天围着邵亦波交谈,直到午夜才散去。

张颖、邵亦波都是个性鲜明、少受拘束的人,团队管理的主心骨更多是另一名管理合伙人徐传陞。经纬的投资经理们公认徐传陞是一个相对沉稳、安静的人,会场一有大小事情,众人都会反射性地抬头看徐传陞在哪个方向,寻求商量。很难想象这个温和的男人是如何在2003年击败众多竞争对手,带领当时的华盈创投(2006年合并为凯鹏华盈)入股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的。

重压移动互联网

张颖和邵亦波成立经纬创投的时间点,见证了一个既低迷又躁动的投资年代。2008年1月28日经纬创投发出新闻稿,宣布成功募集2.75亿美元第一期基金,当时正是全球次级房贷泡沫巅峰;徐传陞在当年7月7日出走凯鹏华盈,三名管理合伙人的阵容总算落定;然而百年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9月15日意外宣告破产,全球经济陷入低潮直至今日。

徐传陞回忆,“那时候气氛真是很奇怪,有同事说,好像世界末日要到了,我们投的这些公司最后会怎么样?”邵亦波说,宏观环境一直令人担忧,只能想着新创公司有300%成长率,GDP成长率就算掉10%,也还有290%吧。

在刺激景气的宏观意图下,2009年10月23日国内创业板开市交易,一年之内涌进超过150家创业公司挂牌上市,首发市盈率动辄冲上126、133(金龙科技、沃森生物)的神奇倍数。创投圈几乎炸开,许多投资经理雄心壮志要在五年内让项目上市、快速退出,大型国企、民间金主纷纷成立创投公司、私募基金,几乎到了全民PE的程度。

在这种“撒网就能挣大钱”的躁动气氛中,张颖、邵亦波、徐传陞反而做出了一个“收网”的逆势决定。

回头翻出经纬创投在2008年1月28日发出的第一份新闻稿,第三句话就是“这支基金将专注于中国市场,在通讯科技、数字媒体、互联网、生命科学、环保技术、企业服务以及消费者产品与服务等领域寻找投资机会。”然而到了2009年底,尽管当时整体投资组合里已经有博纳影业、世纪互联、理邦仪器等接近上市阶段的公司(后来在2010、2011年分别于纳斯达克、A股上市),经纬内部还是决定减缓对其他产业的投资步伐,除了保留小部分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全公司专注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

目前在经纬的101家被投公司中,共有50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还有41家互联网公司,可说是重兵强押移动互联网,在创投机构中独树一帜。

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多数和经纬体量(有10亿美元基金规模)相仿的投资机构仍会强调一定的分散布局,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在同一行业。拉开红杉、IDG资本这类与经纬同样具备外资血统的风投公司投资组合,也都还是消费、能源、文化、医疗、科技互联网的多元化齐整布局。正因此,创投圈中许多人认为,经纬的成功与否,标志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冷热温度。

决策时刻

关键的转变在2009年底。经纬在开内部检讨会时,张颖口中“几乎说不了英文”的副总裁王华东以及专注TMT领域的中国香港籍合伙人万浩基等人力主重押移动互联网,特别是要布局手机游戏。

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新创基金,经纬被迫要在一片已有许多优秀创投机构的环境中,面对自我定位的问题。徐传陞说,当时眼看着有许多不错的投资机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似乎也能支撑各种不同产业一齐上升,“但是我们问自己,我们到底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结果我们回答不出来。”

2009年其实是移动终端销售最为胶着的一年,“无线的东西讲了10年,年年都说今年要起来,到我把易趣卖掉了都还没发生。”邵亦波说,当时做这个决策,心里隐约知道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会来,但是并不确定什么时候才来。徐传陞甚至表示,他在2004年就做过第一代智能手机的二维码投资,后来还觉得自己有点傻。

尽管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见过互联业产业崛起浪潮的张颖、邵亦波、徐传陞还是相信,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事情也应该会在移动互联网上发生。

徐传陞坦承,他心中也不时浮起犹豫,自问策略是否过于保守,是否可能错失掉具有10亿美元市值实力的公司。

徐传陞解释了当时做出决策的关键思考:“我们自己计算过,从2002年到现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大概每年会产生两家市值5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如果我们每年做十几个、二十几个项目,在质量上精选、在比例上投足够,这是很有可能成功的模式。”

用张颖的话来说,这就是“用某种程度的数量,来追求最大的质量。”三个人都同意了专注移动互联网投资的方向。

“问题是,我们三个人,没一个人会玩手游!”邵亦波边说边大笑。

经纬家拳

三个“80前”合伙人过去做投资,凭借的是对产业的认识与直觉,但是现在对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手机游戏)既无认识也无直觉,几乎是打盲拳。徐传陞认为,这时候找进来的人一定要“接地气”,要找真正在玩这些应用的人。

于是,在其他投资机构热爱前任政府官员、海归背景的风尚下,经纬起用了一批曾经在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参与过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发的投资经理。由于战略上已经决定以一定投资数量满足概率上可能成功的机率,投资经理的人数必须迅速增加,经纬于是成为今日外界所称的“人海战术”公司,从早期的8名投资经理,增长到现在的40人规模,五年投资101家的速度也符合前述设定的“每年十几个、二十几个项目”要求。

这下好了,人海战术还接地气,张颖显然也知道了外界的说法:“很多人笑我们低效率、瞎投资。”但是经过三年多时间,他还是坚定这样的战略:“面对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是需要一个巨大的漏斗,来筛出其中的优质公司。”

为了维持大部队的薪资水平能够符合创投公司的中上水平,张颖、邵亦波、徐传陞以不收GP管理费的方法,把原本属于GP的管理费均分给投资经理,以平衡人数过多可能造成的薪资稀释问题,维持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张颖说,经纬是“用某种程度的数量,来追求最大的质量。”三个合伙人都同意了专注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方向。

《创业家》统计了经纬中国的官方网站资料,在40名投资经理中,仅有9人(包括三名管理合伙人及主要管理层)曾经有过留学或海外居住经验,其余31人都是国内教育系统培养出的人才,几乎没有公职背景。

“投资是可以教的,技术活有律师、投行做,重要的是直觉。”徐传陞说,由于经纬注重天使和A轮阶段投资(101家中有64家),这些初创公司并没有稳定的经营数据可供参考,因此投资经理的直觉是十分珍贵的。从成立至今,团队里只有三个人离开,其中两人回到创业路上(包括傅盛),另外一名就是出身咨询公司的投资经理,因为咨询公司比较重视资料分析,面对缺乏可分析数据的草创公司往往感到茫然,因此转往其他后期投资公司任职。“可见直觉有多难”,徐传陞说。

由于集中投资的战略也同时集中了风险,经纬内部设计出一些机制,以降低战术实施时可能增加的风险。

例如三名管理合伙人自己拿出两亿元人民币,设立了一个无期限的“长青基金”,约定把这笔基金给年轻的投资经理“扣扳机”、试胆用,只要遇上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的小型投资,投资经理可以先用长青基金来做。如果没有退出项目,长青基金就继续滚动,不拿回报。目前这笔基金已经投资近30个项目。

“赔了也没关系,就当作练习,毕竟是自己的钱,不至于耽误LP。”徐传陞说,那些从来没做过投资的年轻人,一开始都会非常雀跃,一上战场就急着扣扳机,后来发现投资果然不容易做,一见到公司摇摇欲坠就急得满头大汗,拼命帮公司想办法、找出路,算是经历了一次震撼教育。一名不到30岁的投资经理边哭丧着脸边笑:“我们都很害怕公司会死。”

十亿美元之忧

2010、2011年团购市场出现“千团大战”,创投基金抢着入股团购网站。然而经纬却拒绝了团购生意,唯一入股的一家相关公司,是介绍各类团购网站商品、做导购业务的“团800”。徐传陞说,当时市场上做团购的公司太多,不容易看出哪一家能冒出头来,一旦贸然投资,投对了尽管可能一本万利,但是投错的机率远比投对高得多,因此决定不进入团购领域。

后来团购市场崩塌,当时最受追捧的热门公司包括24券等并未成功,多数投资人的钱最后打了水漂。

“其实不是我们聪明,这种策略也隐含过于保守的一面。”投资市场上,有时候愿意高举高打、一投一把的投资人,反而有可能在投资组合里收集到一匹大黑马,这时就算其他的公司全部死掉,也算不上损失。徐传陞坦承,他心中也不时浮起犹豫,自问策略是否过于保守,是否可能错失掉具有10亿美元市值实力的公司。

张颖在总结报告时,也首度对外交代了目前经纬共有10家退出公司,有3家公司血本无归,而现在还看不出有哪家被投公司最可能成为1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这也是他最感到焦虑的地方。

一些投资人认为,要讨论经纬创投的成功与否,更宏观的问题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到底可不可能出现一家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由于经纬是目前最能反映出移动互联网产业整体价值的投资机构,更核心的问题或许是移动互联网要到何时才能赢利,赢利模式又是什么。“我觉得至少还有三年才能见真章,可能是2015、2016年才看得清楚”,徐传陞说。

一些投资人认为,要讨论经纬创投的成功与否,更宏观的问题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到底可不可能出现一家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

3月中旬,多家券商曾计算“移动互联网第一应用”腾讯微信的估值。高盛给出了每股10到50元的股价区间,相当于169亿元到845亿元市值,或许这可以视为一个利好指标,根据《创业家》统计,目前经纬所投资项目里估值最高的公司是世纪互联,市值5.03亿美元,另外交银国际曾经对金山网络给出35亿港元估值(约4.5亿美元)。

“我们如果有一个10亿美元的大项目,才能定义我们是一家伟大的投资机构”,张颖说。张颖和徐传陞都曾经在任职前一家投资机构(中经合、华盈创投)时,投资过获利数十倍的大黑马项目,包括分众传媒、百度等,邵亦波更是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创业者。对他们来说,能不能投出一家10亿美元市值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关乎这一次创业的成功与否。

“要有勇气把自己大多数的财富拿来赌自己,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我在赌。”这是张颖在百家汇当天的微博留言。

猜你喜欢
张颖经纬经理
张颖
大江南北(2023年2期)2023-02-11 05:45:56
张颖
大江南北(2022年11期)2022-11-08 12:04:18
经纬股份
China Textile(2022年3期)2022-07-12 05:37:36
张颖
大江南北(2022年3期)2022-03-12 01:19:16
工会经纬
兵团工运(2021年5期)2021-12-07 13:14:18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捎你一程
市场经纬
集装箱化(2018年2期)2018-04-03 08:26:36
夜半买驴的南航经理
空中之家(2017年11期)2017-11-28 05: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