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

2013-04-29 00:44:03王自申
新课程·上旬 2013年5期

王自申

摘 要:在美术教育中,老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去教授和辅导学生,也要有着良好的关于怎么去进行教育的素养。

关键词: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

美术在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当然,我相信这样说实在是太大、太空,作为美术老师,我觉得我的职责就是尽我的所能教给学生关于美术的一切做法和看法,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在我的美术教育中,我会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复杂的职业,我要学会更好地适应教学挑战,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也不是动物,而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有感情有理智,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一代青少年。其实,在美术教育中,老师不可忽视的就是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与好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一切的教育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化一点。教育也是个复杂的劳动。老师要明白学生有他们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特殊内心精神世界。教师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青少年。其实,我相信不管是哪一种教育中,老师都是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在我们的专业教育中,特别是在我自己的美术教育中,我会传授他们美术知识,怎么去画画,怎样去调色,怎么去找角度,画线条等等一些,其实不仅是这些,还要教给他们关于美术方面的技能,也要用美术去发展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在我的美术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又要注意陶冶健康的感情,锻炼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在美术教育中,在一本书中我觉得总结得很好:“教育是一个运用智力的工程,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它与一般的体力劳动不同,与其他脑力劳动也不一样。教师的劳动是要把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科学和文化及一定社会的政治、伦理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老师的责任。老师在完成这样的教育的时候要面对学生。教学成效往往不只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努力,而是在很多程度上是要看学生和我们老师的配合度以及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说起美术教育,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以美术为出发角度去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示范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的,这就要求老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我相信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画画,还要学到艺术的态度、艺术的看法,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在美术教育中,要教书更要育人,我相信,如果老师能很好地做到这两点,教育就是成功的。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