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玉米品种的抗性和广适性

2013-04-29 00:44王瑜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13年5期
关键词:种业发芽率抗性

王瑜

粮食“九连增”,三大主粮中玉米跑得最快。从2004年到2012年,玉米超越水稻,连续拿下主粮种植面积和总产两个“第一”。未来在面积扩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玉米增产最终要依靠单产的提高。作为单产的基础,品种在玉米增产中贡献有多大?继续突破还有没有空间?围绕这些问题,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谈了他的看法。

回顾近几年粮食生产,玉米对增产的贡献有目共睹。这其中,良种的贡献颇大。

2004年以来,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品种逐漸由稀植大穗型转为耐密型。其中,耐密稳产广适型品种郑单958已连续9年位居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首位,目前年种植面积仍在400亿平方米左右;浚单20以其高产优质抗逆等突出特点,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主导玉米品种;先玉335以其高产、优质特别是脱水速度快等优点,在东华北春玉米区具有明显优势。

赵久然说,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玉米育种仍有差距。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体制和机制,发达国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而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科研育种与市场严重脱节的问题;其次是我国玉米种质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第三是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面特别是高通量分子育种技术、DH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以及新型不育化SPT育种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且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此外,在育种设施、育种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在品种特性上,我国很多玉米品种,在小面积试验条件下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到700~800千克,但在大面积推广中很难达到这样的产量水平,主要是抗性和适应性差限制了品种高产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而且多数品种耐密抗倒性较差,籽粒脱水慢,非常不利于全程机械化作业。在种子质量上,目前我国玉米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基本达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种子发芽率和活力上。我国一级玉米种子发芽率指标为≥85%,种子发芽率较低,加之播种条件粗放、播种质量差等因素,导致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出苗率低、缺苗断垄严重、群体整齐度较差等问题。

对于未来榆木育种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赵久然提出了一些建议。

赵久然说,育种的大方向就是要满足生产的需求,引领生产的发展,总的育种目标当然是“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易制种”,特别是要选育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且具有较大增产潜力、低风险、耐密稳产型品种。另外还需要考虑环境友好,比如对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等。

当然,我国玉米生产区域广泛,生产条件不一,不能“一刀切”地要求一个模式,应满足生产上的多样化的需求。通过育种手段挖掘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手段。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玉米育种应根据我国不同玉米生态区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特点,以耐密植为核心,不断提高品种的产量潜力、抗性、稳产性和广适性。此外,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日趋减少以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品种选育应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要求。但同时,民族种业也需要做出突破。

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但民族种业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优化体制、整合资源、提高技术和方法,积极打造既能够保障国内种子供给又能参与全球国际化竞争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民族种业,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一是创新育种模式和机制,确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生产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二是努力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挖掘和创新利用,着力选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三是鼓励创新,加强对新品种特别是新自交系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品种权侵权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四是加强制种基地建设,加大对种子生产、加工、仓储、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减少籽粒霉变,提高种子商品质量和竞争力;五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对种子质量和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未审先推、无证生产、抢购套购、套牌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猜你喜欢
种业发芽率抗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种业名企展示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