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宝剑记》中的家国情怀

2013-04-29 00:44朱红昭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5期

朱红昭

摘要:李开先的《宝剑记》是一部抒情浓郁的戏曲作品,作品中有对仕宦经历的感悟,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情怀;也有对追求功名的反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嘉靖士人的人生追求;同时在对旦角的叙述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一种理解和抒发。

关键词:《宝剑记》 政治情怀 隐居之思 家庭亲情

明代中期著名的传奇《宝剑记》,是李开先借林冲之形象抒发自己满腹的情感,来寄寓自己伦理教化理想的一出戏。作为一部抒情浓郁的戏曲作品,在《宝剑记》中有着丰富的抒情内容,其中有作者对仕宦经历的感悟,对权奸的切齿愤恨;也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一种理解和抒发。

一、《宝剑记》抒发了忠谏报国的志士情怀和抑郁不平之气

李开先是一名积极入世的文人,即使在罢官后,对世事苍生仍充满关切,在李开先的《闲居集》中,有许多诗歌都表现了他关心世事、欲有所作为的思想,而对于现实政治的热情关切则是李开先《宝剑记》的写作基础。

《宝剑记》熔铸了作者的感情与怀抱,借忠奸斗争写出自己的悲愤与叹息,抒发出感人的政治情怀。如第四出【酹江月】:“晓风吹雨战新荷,可惜明珠迸碎。闲启宝匣看古剑,紫电照人晴碧。儹榻妖狸,渡河胡马,眼见的太平非昔。空怀忠义气,为君等闲流涕。”第八出【高阳台】:“休说。报主丹衷,除邪谏草,空怀意气忠节。志落奸谋,危巢且守鸠拙。英烈。三十功名尘与土,仗宝剑空弹明月。凭栏处潇潇风雨,都因愁结。”这是对国事的关切,同时也是对事业无从成就的愤懑。而《宝剑记》中真正能表现出林冲情感高潮的应该是第五十出的【正宫端正好】,这一出讲的是洪太尉把高俅父子解到林冲军前,林冲怒数他们平日所为罪行,话语痛快淋漓。这里对于权奸的斥责无以复加,可谓大快人心,心中怒火犹如火山喷发,喷涌而出,激情感人,是《宝剑记》抒情的高潮。【正宫端正好】的调子正好适宜抒发激烈的情感,声情并茂,直抒胸臆,把内心的一番抑郁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阿多尔诺在《谈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中说“仅仅只有个人的激情和经验的流露,还不能算是诗,只有当它们赢得普遍的同情时,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艺术,这正是根据其美学的特定含义来讲的。”这一套【正宫端正好】表达出嘉靖士人的普遍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于权奸的愤恨之情,《金瓶梅》也引用这套词曲来表达对太尉朱勔的讽刺和揭露,可见其激愤之情的魅力了。

二、表达对追求功名的反省和对隐居之乐的向往

《宝剑记》在吕天成《曲品》中是被列入“旧传奇”中的,但却是文人传奇中得风气之先者,与同时代的南戏传奇作品相比,《宝剑记》突出表现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些就是对于生这一角色对功名理性追求的反省以及对于隐居之乐的向往追求。

对于追求功名的反省表现在生角林冲在被冤流放之后的反复吟唱中,在教忠教孝的伦理剧群的影响下,《宝剑记》也没有能超脱时代的局限,有伦理纲常的教化,但是从林冲反复的抒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忠孝的一些反省。如第十四出中“早知功成惹患,思量后悔难。不驾五湖船,如今马到临崖,收疆恨晚。可叹韩侯功案,他在九里山前。太平不思量旧将坛。十载利名牵,真成抱虎眠。”写林冲对于功名追求的反思;在《宝剑记》中第二十九回中依然有悲愤的抒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这种抒情是反复、不间断地运用同一个曲牌进行倾诉。对于权奸的愤恨:“堪恨奸臣情太恶,平地里就起风波,仓皇怎躲?”对于功名利禄和忠谏报国的追求的怀疑,“皇恩有如天地阔,教十年重沐恩波。我不负君恩,君何负我?”对于家中妻子老母的担心:“人情喜合愁间阔,题起来刃刺心窝。白发萱亲只怕填沟壑。红颜妻缘分何薄,将他耽阁。”这些疑虑、担忧萦绕在忠谏报国的理性主旋律中,这两种旋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多声部的对话,也引起读者的思考。

对于追求功名反省必然会引起相对于庙堂的山林隐居生活的描写,这一点也是嘉靖朝士大夫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我们看到,《宝剑记》中鲁智深这一形象在一出场便是一个看破红尘的智者,在第八出中,鲁智深出场唱到:“曾别。托迹烟霞,栖身山水,因此暂投蓝若。梦觉邯郸,安眠处一枕宁贴。山寺日高僧未起,着缁衣轻似披铁。利名途车多颠崄,不须你再踵前辙。”而公孙胜挂冠归隐的举动实际也表现出对于朝政的不满和对于山林隐居的向往。

在第三十五出,林冲因杀陆谦、傅安而被朝廷追缉,公孙胜报信与林冲后,决定弃官归隐。这时,作者借公孙胜之口,用了整整一出的篇幅大段抒写隐逸之乐:

【流拍】堪爱处绿水青山,竹篱草舍茅庵。看瓜枣,养桑蚕。汲清流,向涧泉。休笑我庄家汉,吃几箸消停饭。【锦衣香】才高管、晏,功过韩、范,算来名利不如闲。守着山妻稚子,早晚团圆。啸傲清闲,优游散涎,四时佳景随心玩。【浆水令】到春来杏花满园,到夏来荷风扑面,秋菊冬梅都堪羡。抵多少塞月边尘,瘴雨蛮烟。渴时饮,馁时饭,大家闲事都休管,乐陶陶山巅水边,终日里,终日里,诗酒盘桓。【鸯煞尾】几回沉醉归来晚,喜得杨柳梢头月半弯。唤儿童把柴门慢掩,常则是红日三竿自在眠。

曲词中所展示的这一份达观与觉悟正是李开先内心的写照。也是嘉靖朝士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一种理性的选择。李开先借《宝剑记》中公孙胜之口,写出了嘉靖朝士人心态之一斑。

三、在旦角的故事中,《宝剑记》显示出了浓郁的家庭情怀

林冲之妻张贞娘一线,也是《宝剑记》中的重要情节,在张贞娘这条结构线索上渗透着李开先对于家庭的强烈情感。李开先的妻子和母亲在他的成长中起着很大的影响,李开先在创作传奇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她们的形象和对她们的情感投射到传奇中女性角色的身上。尤其是在第四出中,夫妻二人弹剑作歌,相互激励,可以看出作者再次写出了他和妻子之间的那种深深情意。在《宝剑记》中对冰霜守节的张贞娘赞扬尤加,并在第一出中写到:“佳人多薄命,钗梳典尽壶,终养姑嫜。不慕权豪富贵,女替真娘。千里寻夫逃难,虎狼丛失伴怆惶。白云庵夫妻相遇,宝剑永传扬。”尤其是在第十六出中,林冲被高俅陷害,陷入死囚牢中,张贞娘“暗藏小刀一把,去冤鼓楼前自刎,一刀命尽,惊动皇上,看了我这冤本,得放儿夫侍养老母,妾身死亦无恨!”其刚烈忠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了。

在《宝剑记》中,忠孝这种理性的观念在生角林冲的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但是从张贞娘身上(张贞娘一线也表现了节义的伦理追求)我们可以找到缕缕柔情,在理性的说教中,找到了温柔的情感。在《宝剑记》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先是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气和报国除奸之情,其次也显露出林下归隐之情的向往,再者就是作者对于家庭亲情的抒发,对妻子和母亲的一种情的关怀。

四、小结

《宝剑记》表达了林冲以忠自励、以锄奸自任的愤激,尤其是被冤流放后,又用了大量的篇幅,假借各种情境,或独吟、或对唱、或旁白,来叙述林冲种种复杂的心情,抒发了李开先对于功名勋业的反思和对功名的失望、对朝廷的怨怼、对功臣受屈的悲愤……总之,在《宝剑记》中,李开先倾诉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归隐之情以及伦理亲情,抒发了其志士之悲以及对归隐的向往之情,同时在缕缕的亲情之中揭开了晚明传奇创作中对于“情”的倾诉的序幕。

参考文献

[1]李开先.李开先全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阿多尔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