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建筑到生态城市

2013-04-29 00:44陈治光
科技潮 2013年5期
关键词:丹佛斯丹麦能耗

陈治光

2013年4月25日,以“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为话题的专场,是2013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的重点活动之一。面对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发展“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建设,令人耳目一新。本刊编辑部整理了其中几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丹麦绿色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丹麦丹佛斯中国区副总裁 车巍

丹麦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40年前,丹麦也经历了能源危机。当时丹麦的石油100%地靠进口,其整个能耗的结构跟中国比较接近,以煤为基础,所以当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制裁,丹麦是首当其冲,可说是灭顶之灾。但是,丹麦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在经济上做出了一个奇迹,经济总量增加近80%,但是能耗增长几乎是零,全民的生活水平还在持续地提高,经济总量跟能耗完全脱钩,更有意思的是碳排放还在下降,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能做到的。加州是美国最富的城市之一,加州每年人均耗电是要12000度,丹麦人均耗电仅6000度,

丹麦一年到头都有供暖,它的整个供热面积在持续地增加,但在过去的40年当中,不管是单位能耗,还是平均能耗,还是总能耗都在下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实际上就是几个方面,包括从门窗、墙体保温的节能,集中供热,区域供热,计量收费等。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发展在丹麦是做的最好的。做到这些,我理解是丹麦实现了两次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这次革命有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即到2050年完全摆脱化石能源,完全不烧煤,而且这个能源结构里面还没有用核能。因此,我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地球村,我觉得在地球村的那一角,丹麦这块小地方给我们看到了人类未来能源的一种希望,应该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

在丹麦南部的一个小城市——松德堡市现在在推行一个零碳项目,要实现零碳排放,实现完全达到摆脱化石能源,到2029年就要达到。这个城市虽然不是特别大,仅有8万人,从2007年实施零排放项目至今,降耗已经接近40%,无论是区域供热,还是垃圾焚烧,还有地缘热泵都用上了。垃圾焚烧系统做得非常好,他们开玩笑说,丹麦不需要多长时间,垃圾就不够用了。丹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实际上也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结果,一方面有政府的政策和立法的引导,另一个是有全民的参与。欧盟的目标是2020年新能源在整个能耗结构中达到20%,丹麦现在已经做到了。丹麦的风能、太阳能,还有生物质能都做的很好,也催生了一大批绿色产业。

在以上的几个领域里,都有丹佛斯的身影。丹佛斯原本是一家农民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100多个国家有业务,到中国已经17年了。我们国家最早用的雪花牌便是用的丹佛斯的压缩机。丹佛斯的业务分成三大块:一是冷链,叫做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涉及食物储运的全过程,我们都有解决方案。二是热链,包括整个城市的供热系统,在北京牛街就有我们的供热项目。2012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哥本哈根时签署了一批商业合同,丹佛斯跟鞍山市签了一个供热的项目,通过丹佛斯的解决方案,帮助鞍山市把整个城市的供热能耗降到最优化,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同时利用鞍钢的工业余热供应城市的生活用水,所以是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三是变频器,除了建筑,还有所有的工业生产线上,各行各业都有应用。

丹佛斯的这三大业务都跟节能减排有关系,而且是跟建设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有关系。

绿色交通建筑的设计与探索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刘京

20年前,我理解绿色建筑就是绿颜色的建筑,后来我才理解绿色建筑涵盖的空间和理念非常宽泛。

绿色建筑之所以要研究,是因为我们现在建筑能耗占据了整个城市能耗相当大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这些都需要我们发展绿色交通建筑。交通建筑包括很多种类,如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站、机场和地铁站等。在我国,交通建筑建设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因此,需要我们走上绿色化的进程,而不是建这么多以后难拆除,为我们的子孙添麻烦。2013年6月1日开始,北京要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现在出台了住宅和公建的评价标准、设计标准,但是我们看到其实绿色交通建筑跟其他的公共建筑有区别,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讨。

首先从建筑设计的范畴来看,一个建筑除了个体属性,它的城市属性非常重要,包括和周围建筑的衔接和连通,跟城市重要的空间领域的衔接。从个体属性来说,现在的绿色标准是“四节能一环保”,但是交通建筑跟普通的建筑最重要的区别是能耗的权重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所要控制的重点不一样,办公建筑装空调能耗是最大的,轨道交通建筑的电力系统能耗是最大的。

绿色交通现在面临什么问题呢?首先是交通建筑的能耗巨大;其次是交通建筑占地面积非常大;第三是过分装修,交通建筑有框架,结构一层皮,外装是一层皮,内部一层皮,这三层皮其实做了很多无用的装修,所以我们可以从装修入手来简化,是不是有材料可以做到一层皮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还体现结构美。还有就是环境噪音,这也是近些年来很多居民投诉的一个重点。

从城市的属性来看,因为交通建筑占地面积很大,所以已经不符合城市现有路网的体系,截断了生态化城市的路网结构,而且各个交通体系衔接不是很流畅,这是因为不同交通方式分属的管理单位不同,所以在交界的过程当中不是很融洽。基于此,我想首先应该开拓创新,建立一个好的思维模式,应该考虑到更复杂的层面。从交通设施来说,具体的措施包括交通效率、节约土地资源、优化能源控制、使用自然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和善用模拟手段。例如,如果我们在一个交通体系里换乘每个人能节省5-10分钟,那对社会效率的贡献是很大的。我们做的苹果园立体交通枢纽,把地铁、城际列车、公交汽车、社会汽车和自行车都进行了整合,管理整合是一个重点,设计整合是我们的手段。这对城市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还有,在设计阶段做很多自然模拟的软件,通过这些软件模拟,然后再调整方案。对于交通建筑来说,我们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建立体系化的研究,才能真正推行绿色交通建筑。

申都大厦的旧房绿色改造技术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田炜

2012年底,现代设计集团申都大厦改建工程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专家评审组充分肯定了申都大厦在垂直绿化、能效监管、雨水回用、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加固等方面的前瞻性技术,认为该项目在旧房的绿色生态化改造方面具有极强的推广和示范意义。该项目同时被列入上海市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名单。申都大厦位于上海市西藏南路,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原为现代设计集团办公楼。

近年来,现代设计集团围绕城市旧建筑功能提升和绿色低碳两大课题,大力发展既有建筑改造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并于2008年将申都大厦作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建实验楼,通过改造前后的全方位能耗检测,大力推进既有建筑和绿色建筑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比选,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申都大厦实验楼在绿色策划方面坚持发展以建筑设计为主导的“低成本、高产出”技术,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保温等技术,实现资源集约、低碳高效,相关既有建筑和绿色建筑技术将在集团的建筑咨询项目中转化应用。

首先,前期的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我们策划的依据,是整个建筑功能的定位。在功能策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绿色技术或者绿色理念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建筑的布局,到空间的再造,以及基建设计的增设,都与我们的内容息息相关,都是一个相互的限制和呼应的过程。

其次,空间设计,整个大楼在居民区里面,南北间距非常近,只有10米,如何解决视线干扰和建筑本身采光的问题,减少中庭的效果,引入边庭,特别是在弯角的时候,把风吸进来,不要只在中庭的周围有新风的出现,我们要在更大的区域里面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这样的好处,一是增加了室内过渡空间,二是解决了楼间距的问题。

另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初期的投资概算700多万,通过技术招标仅用了380万就完成了整个项目。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3.65米;应用了30余项绿色建筑前瞻性技术,建筑节能率达到61.15%,采用地缘热泵负责部分空调采暖,光伏发电提供2.04%的建筑用电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41.1%,可再循环建筑材料用量比15.0%,是一次低成本绿色建筑设计的成功尝试,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室内污染是看不见的杀手

香港室内空气处理专家 黄劲松

香港与北京、上海一样都很漂亮,我们伟大的建筑师设计了很多漂亮的建筑,并且里面的设计也很漂亮。然而,我们对建筑物内部的污染关注很少。我想重点介绍3个方面:一是室内氧气;二是室内温度;三是室内空气的流动。

室内氧气够不够,我们主要看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室外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300ppm(ppm表示百万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在香港的一家医院二氧化碳浓度是7352ppm,这时候人在室内会感觉很累。这就是这家医院为什么经常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医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做手术时经常会丢三落四。一个内地的人到香港后很奇怪,每个月都要病一次,经常吃药,原来他在国内身体非常好,主要是他生活的室内氧气不够。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里二氧化碳浓度太高,超过1000ppm以后就会想睡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有个很出名的建筑师,设计了好多漂亮的建筑,很有钱,但他的儿子和儿女一出生就一直病,是呼吸系统的病,医生说可能跟空气污染有关。他请我去量了一下他房间内的污染情况,测量后非常惊人。他爱人一听就哭了,他说不管用多少钱,要把这个室内设计重新做一下。

室内温度的多少以人的舒服为前提,太冷太热其实都是不节能的。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北京是干燥的,所以我们要加湿,香港是比较潮湿的,所以要干燥。如果空气温度过高,会使人频频出汗,烦躁难忍,造成人体内部热量不能及时散出;温度过低,又使人体热量散出过多,人体时常通过出汗散热来调节体温。适宜的湿度是创造理想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适当的空气湿度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在正常温度下,办公室的理想的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在这个湿度范同内工作,人会感觉清凉、爽快、精神振作。更换室内的空气是通过空气流动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在室温为22℃左右的情况下。空气的流速在0.25米/秒时,人体能保持正常的散热。并有一种微风拂面之感,感到舒适。空气流动过快或过慢,都会引起人的身体上的不适。正常的通风标准是每个人每小时约需2000立方米的空气。

猜你喜欢
丹佛斯丹麦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真相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丹麦Skovbakken小学
“万”众一心,开启全新学习之旅 中国制冷学会携手丹佛斯,近万名个人会员注册“Danfoss Learning”
丹佛斯多种创新解决方案精彩亮相AHR 2015美国制冷展
丹佛斯助力Grupo ABC商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