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逃生:寻找科学方法

2013-04-29 20:26:09
新安全 2013年5期
关键词:废墟解析救援

被困室内

专家解析(上海市地震局专家韦晓)

“活命三角区”有一定可行性,即在房屋全部坍塌的情况下,躲进三角区是有可能活命的。但多数地震房屋不会整体坍塌这种情况下,吊灯等悬挂物更容易砸下来,此时躲在三角区里就是很不安全的,应该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底下。日本政府提倡国民在地震来临时,躲到桌子、床底下,因为该国的房屋抗震能力强,一般不会坍塌。当人们呆在不坚固的房子里时,地震来临后,则可以选择躲进“活命三角区”,并注意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

安全提示:地震出现应避免的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

地震到来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赶快逃到空旷的地方去。可是有研究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时间里,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在以楼房为主的都市里,地震时逃往户外就存在更大危险。因为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都有倒塌的危险。另外,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户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大衣柜或其他大型家具里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些大块头的家具能给人安全感,地震的时候它们没准能是个庇护所,但真要到了地震的时候,您可千万要离它们远一点。地震时千万不能躲到大衣柜里或者其他柜子里。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躺着以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时身体的平面面积就加大了,这样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五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所以地震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至关重要。

身在户外

专家解析(乐山市地震局科技监测科副科长高福海)

在室外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危险物,不要回室内去。而在野外遇到地震时,你要选择避开山边危险环境,如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在躲避或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坡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在及时躲避危险滚石后,迅速寻找并撤离到开阔、不会受地灾影响的地带。

安全提示:户外避险,避开人流以及障碍物

发生地震时若人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点蹲下或趴下,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楼房、水塔、立交桥等建筑物;远离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悬挂物。如果处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啸。

在开动的汽车上

专家解析(浙江省丽水市国土局地质环境处专家)

当我们在开车时,若突然感觉到有地震,而又处于城市道路或周围没有宽阔地可以临时躲避时,一定要立即减速停车,将车停靠在路边。但千万不要停留在桥梁上、立交桥下、隧道里,如果此时你的车正行驶在这些地方,应尽快驶离,坐在座位上的乘客要系上安全带,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同时,应注意地震造成的地面开裂、下陷。

以往的经验显示,地震时很多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或窒息死亡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所以,当你把车停好后,一定要马上下车。下车前还得做好几个工作:把车窗关好,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火灾;把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以方便关键时刻能将车辆迅速移开。下车后,应选择两车之间的间隙逃生。专家提醒大家,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这样,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两辆车之间的空隙可以成为救命的空间。

安全提示:地震过后谨慎停车

地震过后尽量不要在围栏、墙壁、平房、电线杆附近停车,以免这些经过地震后的建筑倒下时砸坏车辆。地震结束后有些地方的地面会出现裂缝或鼓包,因此在驾车时要更加留意路况,不要开快车。有的地方地面会下陷,如果车辆被陷,应当立即离开车辆,寻找附近安全的地方临时避难。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在地震来临时,还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尽量寻找开阔地进行避难。

被困废墟下

专家解析(四川省地震局原局长、研究员韩渭宾)

被埋在废墟里怎么办?想法自救或求救,保存体力。如果整栋建筑物垮塌,人被埋在废墟里,首先要镇定,想办法自救或求救。如果无法自救或求救,就要保存体力,尽可能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比如用湿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听到人声时,用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发出信号,或者吹口哨求救。

其次,一定要有获救的信心。在废墟下也不要绝望。虽说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但如果坚持得好,人在废墟里可以坚持到一周,甚至十来天。

安全提示:平时多做灾情预防准备,有备无患

除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平时多做些预防准备工作,也可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地震应急演练需要常态化,大家应多学一些防震避险知识,学习简单的伤口包扎处理方法,买房的时候先了解房子的抗震性能,尽量购买结实的家具,装修时尽可能将高大的家具固定等。还应摸清附近有哪些应急避险场所,明确地震发生后该往哪儿跑。

如何正确施救

专家解析(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钟开斌)

巨灾发生以后,信息必须‘上得去、下得来、判得准,这次芦山地震发生以后,公共通信网络瘫痪,缺乏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综合信息体系,导致第一时间对灾情查明和快速研判受阻。信息是整个巨灾应对的核心和灵魂,通讯是“耳朵”,交通是整个抢险救援的“腿”,如果“耳朵不灵”、“腿不好走”,直接影响到救援的效率。灾区的救灾力量并非越多越好,应该根据灾情的客观情况,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好的物质消耗,较小的动员人力、动员社会幅度,个别地方救援力量供需不对称,个别地方救援力量过剩,救援队员有劲使不上,而有些地方救援力量无法到达。钟开斌博士说,应避免盲目施救,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当地地理地质地形等情况来决定交通、通信等是否抢修、如何抢修,避免因盲目抢修道路或赶任务而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钟开斌博士还强调,做好灾区秩序管理,减少因大量人员、物资涌入,导致对救灾不必要的干扰。

专家解析(西南交通大学保卫处处长、逃生教练倪国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在地震中,若是自己不幸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埋,只要神志清醒,首先应坚定获救信心,发出求救信号,保护好自己,并积极实施自救。震后自己还可以脱险的,要先清理脸部、胸口的脏物、灰土,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保护好头部,迅速撤出。脱险后不要再回到建筑物内取物,以防受到余震袭击。如果被困,要设法减除压在身上的重物,用砖石、木棍等支撑身体上方的残垣断壁,避免进一步倒塌,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如果受伤,要想办法包扎、止血,尽量减少活动、保存体力。

猜你喜欢
废墟解析救援
“废墟”
环球时报(2022-08-12)2022-08-12 14:58:06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废墟里的救赎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00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睡梦解析仪
废墟(外一章)
散文诗(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2
电竞初解析
商周刊(2017年12期)2017-06-22 12:02:01
街头的废墟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