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3-04-29 00:44蔡祥
网友世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屏障县域民营企业

蔡祥

一、民营经济在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概念,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是一个县范围内的经济总和。县一级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几乎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指标,在县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反映。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中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程也主要取决于广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看,它既包括城镇经济,又包括农村经济;从经济活动的产业特征看,它囊括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从资产的所有制角度看,它既有国有经济,又有集体经济,还有个体、私营和混合经济;从它的经营规模和数量看,民营企业、集体企业规模不大,但数量不少,其经营方式正在由作坊式向企业化发展。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正日益凸现。

二、县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屏障

1.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屏障

(1)环境屏障。一是法制屏障。虽然市场经济的立法步伐不断加快,但规范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法律仍然不够完备。二是市场准入屏障。民营企业要求国民待遇,这个命题似乎是悖论,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非常现实的问题。(2)融资屏障。融资难仍然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2.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屏障

(1)观念屏障。传统的农业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思想文化从内部干扰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是平均主义盛行。二是官僚权力价值观念凸现。三是信用理念缺失。(2)内部管理屏障。一是所有者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目标缺少理性把握,无法吸纳敢于面对挑战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对家族成员之外的经营管理人选缺乏真正的认同。三是经营者自身素质欠缺,无法对来自外部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与激励。四是不具备对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的企业机制和必要条件。五是所有者普遍不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3)核心竞争力屏障。一是品牌建设上的屏障。二是技术自主开发上的屏障。

三、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

要促进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在大的体制环境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性障碍。

1.发展民营经济,思想转变是根本要求

应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禁锢,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弊端。

2.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支持是前提条件

对民营经济在思想上放心、放胆,在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政策上放宽、放活。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强烈社会氛围。使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创业有条件,投资有回报,扩张有冲动,做强有信心。

(二)改善创业环境,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发展平台

1.消除准入屏障

第一,加快现行法规和政策的梳理、修订、调整工作,消除所有制歧视性政策。第二,在一些行政控制力较大、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自上而下推动,在行业准入开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三,在可行的领域内,推进规范、统一、集约、市场化的运营操作平台建设。

2.消除法制屏障

法治环境是民营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是关于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辩证统一问题。二是关于打击与保护的辨证统一问题。三是坚持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的辩证统一问题。四是关于法律效应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的辨证统一问题。

3.消除融资屏障

首先要理顺县域民营经济投融资体制。一是要建立专门以县域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二是建立县域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三是建立促进县域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基金。四是制订县域民营企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其次,多管齐下探索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的有效形式。可以利用税收杠杆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县域民营企业。拓展国内资本融资市场,利用上市融资等,都将使县域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外资金融机构融资、涉外上市融资、利用外资直接融资等形式,开拓涉外融资。再次,要切实转换观念营造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的良好环境。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观念的问题。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如果还一味地在“民营经济能不能成大气候”上纠缠不休,那么,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必受到严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融资难等问题也势必永远解决不好。

(三)激活发展活力,着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1.消除管理屏障

(1)从科学决策、长期发展的观念出发构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扩大经营视野。①从发展战略方面考虑制订规划,明确企业在近期与远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确定合理分配与使用资源的方案,逐步实现企业要达到的阶段目标,进而实现企业总体目标。②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提倡自外部聘请有关专家,对其重大经营决策按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评估,定期审视企业经营活动,评价决策效果。(2)逐步引进外部人才,扩大管理视野。县域民营企业要主动引进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人员,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承担企业主要管理岗位的职责,改变目前主要是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构成。(3)建立并完善激励与制约机制。在县域民营企业内部建立一定的利益激励与权利制约机制。特别是要舍得在企业领导人物的选择和聘用方面加大物质上的投入,切实留住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有能力和水平的人(而不是单纯看其学历水平或留洋的背景),保证其收入随企业经营绩效的持续稳定提高而提高,并通过机制的制衡与监督,及时淘汰“东郭先生”和擅长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式人物,激发企业骨干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潜力。(4)在所有者与员工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的氛围。县域民营企业内部应注意建立信息传递与双向沟通的渠道,使员工之间、员工与高级管理者之间。高级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形成相互交流、沟通的习惯,并尝试建立理解和互助的氛围。

2.消除企业核心竞争力屏障

(1)县级政府要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为手段、质量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一是要实行品牌战略责任制。二是要对质监部门、工商部门的创建工作实行挂钩考核与奖励。设立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质量管理奖。三是县域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争创名牌对于开拓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乃至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四是要加强品牌宣传力度。(2)着力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健全自主开发的法制环境。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修改、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明确其细则。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科研成果的定价方法、技术成果提成、技术持股、股票期权、职务技术成果的产权归属、技术中介机构的服务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要作出相应的法律规范。②运用科技计划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要积极根据需求牵引、市场导向的原则,组织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吸收民营科技力量参加重大项目的攻坚,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撑。同时还可以考虑出台一些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计划项目,对其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支持。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县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政策。努力营造一个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文化氛围,培育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精神。④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息和技术中介服务支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完整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加强咨询产业的引导扶持工作,大力发展专业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包括战略、管理、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培育健全技术市场,建立技术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发展技术交易中介组织和技术经纪人队伍。

猜你喜欢
屏障县域民营企业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屏障修护TOP10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