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志
摘 要: 2013年的高考推荐作文中,有的学生运用材料存在不足,有的学生运用得非常精到,这是材料积累程度不一样造成的。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感叹无话可写,其实是材料积累不够。学生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无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至少有两个来源,一是从阅读中积累,二是从生活中积累。阅读让人从中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得到文学的浸润。学生完全可以透过点滴的生活浪花,窥探市井百态,了解人生诸味,获得生活底蕴。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作文成为折射生活百态的一面镜子。做懂得积累生活的人,要拥有两样利器:一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以慧眼看生活;二是有一种发掘的劲头,能用善思说人生。
关键词: 写作 积累 阅读 生活
2013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一篇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篇被专家推荐的作文引用的材料错误竟有六处之多,这暴露出了该考生积累的不足,在运用材料时只好东拼西凑、张冠李戴。而同为高考优秀作文的江苏高考作文《不深不浅种荷花》则体现出该考生积累的丰富,下面是该作文的开头:
犹记以前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梦中都回荡着那和服女子的温润笑靥,便痴痴地到花市上买了株樱花来,也盼着一日如霞烟云可映着我家屋檐。谁想不几日,那花竟死了。老农听着我的叙述,微微地笑:“樱花怎么能那么养呢?它有自己的种法。”
从短短的开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考生对《雪国》非常熟悉,而且写到了自己的生活细节,非常自然,让人叫绝。没有深厚的积累,考生是做不到这些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写作的功夫在平时练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感慨现在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感叹无话可写,抱怨平时积累的素材不是忘记了,就是用不上。其实说穿了是材料积累不够,无话可写在情理之中,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积则无发。学生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无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厚积”在先,“薄发”随后,当你将现实信手拈来时,写起文章来就会如有神助而文思泉涌。这跟有个故事说的精神是一致的:明嘉靖年间,北京有个裁缝,缝的衣服特别合体。一次,他为一个大官赶制朝服,观察他的体态并询问他做官的时间。大官很不理解,裁缝解释说:“年轻人做了大官必定骄傲,在裁衣时要前长后短;做官时间长了的人,走路弓着腰,意志有些消沉,裁衣时要前短后长。不了解这些,就裁不出合体的衣服来。”裁缝为什么能够如此准确地把握衣服的尺寸呢?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够做到的,而是因为他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用个成语来形容,就叫做厚积薄发。厚积薄发是学会写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学生怎么才能做到厚积呢?积累至少有两个来源。一是从阅读中积累,一是从生活中积累。
鲁迅先生在书简里,这样告诫青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遨游书海,广泛涉猎,才能从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了新鲜而充实的材料,思想才不致枯竭,下笔才能生动丰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孔子读书“韦编三絕”,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钱钟书在大学时就立志“扫遍清华大学图书馆”。大量的阅读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了文字的思想承载,感受了作者的感情宣泄,领会了篇章的构成美妙……阅读让人从中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得到文学的浸润。甚至,借鉴名家,是连同他们的思想都可为我所用的。这样,我们就能做到见多识广,作起文来,一窍通而百病消。可见,作文厚积薄发,阅读的积累倍显重要。
2013年湖南省有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就体现了该考生阅读积累而取得的效果,下面是其中的一段: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
这段文字作为论据非常恰当,更让人赞叹的是此段中的引用竟有三处之多,是对苏轼诗文的准确运用,没有对苏轼作品的广泛阅读积累,是做不到的。
除了阅读和积累外,还要有生活的积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应该走向沸腾的生活,而不要把自己关闭在书斋里。生活永远是丰富多彩的,那里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在相对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学生尽管生活面较为狭窄,但仍有可资舞蹈的空间。且学生处于诸事敏感的年龄阶段,对生活往往有独特而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恰恰是激情掀起的浪花。学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完全可以透过点滴的生活浪花,去窥探市井百态,了解人生诸味,获得生活底蕴。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作文成为折射生活百态的一面镜子。文章开头提到的江苏考生不就是如此吗?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向丰子恺先生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最善于贴近现实生活取材。他有一篇散文叫《渐》,真正是先从生活琐碎中获得小积累,然后有感而一发不可收的大手笔。试摘录一段:
“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间实在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昼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书,书页上“渐渐”地黑起来,倘不断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即不觉昼之已变为夜。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的推移的痕迹。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
文中举了四例:冬夏的季节互换、傍晚的窗下久读、儿女的不觉长大、除夕的烛下候花。这些无不来自生活的发现,以小见大,贴切鲜活,灵动地诠释了“渐”的意蕴,令人叫绝。
做生活的积累,其实不难。做一个懂得积累生活的人,要拥有两样利器:一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以慧眼看生活;二是有一种发掘的劲头,能用善思说人生。
有一位女孩,考场上曾写了一篇题为《珍惜平常》的作文。她先如数家珍般地列举了平常生活中种种的美好,再做了相应的提升,她是懂得利用这两样利器的人。我们且看其中的一些语段:
我翻开尘封的早已泛黄的日记,心里其实是不大相信的,她那似乎敷衍的话有几分是真?我一边窃笑着一边翻阅:
“元月8日,燃起一炷香,呆望着阴阴的天空,作大人懂事状,其实内心并不寂寞。”
“3月3日,在资水边捡到几枚五彩的小石子,不知是不是天赐的宝石?”
“4月29日,珊说到我们接到重点大学的录取单,就一定快快乐乐的疯三天,真逗!”
“9月13日,妈妈给我煮了一大碗红枣杂豆稀饭,明天让她教我做……”
我哑口无言,她是对的,我的幸福--在平常中。我也的确没有好好珍惜,我只顾着羡慕别人的幸运、成功,让值得自己珍惜的东西悄悄从眼前、从手中、从心里溜过。一炷清香、一杯淡茶、一场偶然的邂逅、一次人海中无意的回眸,这些都将沉淀在幽远的梦里,虽然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冲刷而褪色,可终有一天它们会苏醒过来,轻轻而庄重地对我说:“珍惜!”毕竟我已错过昨天、今天,那么明天呢?也许没有大红大紫,只是清灯独伴,或许漂泊无定,尝尽人生艰辛和世态炎凉,但这没什么,只要我执著的生命有永不熄灭的热情,就足够,而这最值得一生珍惜。”
学生为什么无事可写,无例可举呢?简而言之,积累不够,动笔之前,请做积累;厚积而薄发,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