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来”的原动力:文明源于冒险
12月5日,南非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病逝。奥巴马在悼词中如此形容这位创造了黑人历史并激励过他开始政坛之路的传奇领袖:“正如全球各地许许多多的人一 样,我无法充分想象没有纳尔逊·曼德拉的榜样我的生活会是怎样。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尽最大努力向他学习……我不是圣人,除非圣人是位不断尝试的罪人。”
尝试、对抗、修正、改变是曼德拉的从政关键词——从武装对抗、入狱27年到和平协商,曼德拉展示出了黑人领袖争取权利的独特语言——同时,不断尝试改变也是黑人贡献给世界的独特语言。
无论马丁·路德·金为了公交汽车座位的权益奋起反抗还是奥巴马家族几代人从肯尼亚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流浪”,黑人身上从来流露出“冒险”的特质——两个“父亲”、三个“母亲”的奥巴马们善于走出自己的庄园,善于在“破坏血统”、“破坏制度”、“破坏文化”中重新修订自己民族的基因、文化话语权、社会地位,而正是这种“犯规”的能力带来一个民族的崭新面貌。
大哲罗素如此形容世界:“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在罗素的观念中,“富人”及“社会中流砥柱”即是世界的原罪,主流即意味着社会的固有秩序就意味着保守和不求变化,一定层面上“乱”才是世界的原动力:迈克尔·杰克逊的惊世骇俗缔造了一个令世界侧目的流行天王,他几乎“胡来”的黑西裤搭配白袜子成为潮流,怪诞不经的太空舞步成为时尚;黑人的街头跑酷、嘻哈说唱、流行音乐、暴力电影、吊儿郎当的穿着方式……充满着“粗暴”和“脏口”的元素,而正是这些基于底层环境的生活经历和独有的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风靡全球,成为青少年表达对生活不满的个性符号;纵观所有的篮球、足球、拳击职业联赛,几乎被黑人明星统治,没有乔丹们的叛逆不羁、不守规矩几乎就没有对抗比赛的收视率——这种野性、血性表现在文化娱乐和体育比赛中,成为一种新鲜热辣的民族语言,成为一种另类的美学符号,成为我们写给世界的独有生活、生命方式。
黑人写给世界的“情书”:
一元化世界里的“普度方舟”
在越来越一元化的世界,经济一体、城市风貌趋于一致、文化为好莱坞垄断、生活方式被科技趋同,住在中国的小镇上亦能从电子网站购买到纽约的时装,行走在每条街头都能看到KFC的大门。使用共同的语言,食用同一种食物,穿戴相似的衣服,一模一样的社交方式,这个世界是否还会有意思?
全球工业化、共同体的时代,独特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无论从经济单元、环境单元、文化单元、政治单元,黑人世界、非洲世界都有自己独立叙事语言和生命活力。叙事,并非单指一个人一群人的行为方式,更不是孤立的文化、政治、经济单元能涵盖,它是种价值、思维方式。我们叙述的黑人更不是一个政治领袖,一个体育明星,一个族群。
黑人叙事是补充我们这个僵化、格式化、模式化的世界的一种差异文化和行为路径——当我们过度的追求着工业产品穿成套子里的人时,非洲世界保持着自己的独有服饰;当我们以为世界只能靠着制度和惯性前进的时候,黑人政治家、黑人体育明星不经意之间就告诉我们打破秩序未尝不是更好的道路。
近两年,“民族复兴”、“中国梦”成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大批的黑人来到广州甚至山东淘金、寻梦,两个族群的梦想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发生着神奇的关联、相互配合辅助、互相贡献力量。梦想之于全世界终归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创造更好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方式。以终极来论,生命的魅力的最高体现无非还是释放、世界秩序更是不破不立;在我们的土地上,同样“追梦”的两个民族并行于大时代,有许多交叉关联的地方。本刊这个选题的探讨,更多是想思考:或许黑人叙事以及黑人的勇敢激情也能为我们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寻梦路”提供思路补充、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