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曦
摘 要: 充分的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教师要培养和督促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可通过阅读导读、初步感知课文、圈点批注、收集资料等步骤进行课前预习,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对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巨大作用。
关键词: 预习 自主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提前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解课文基本内容等,课堂上教师就无需在这些相关问题上浪费宝贵时间。而且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前预习正体现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全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强化课前预习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的预习要求一般为:(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词语;(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对预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搜集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做到知人论世,还要了解文章中涉及的科普知识和与本文相关的作家作品。以朱自清的《春》为例,不仅要完成传统的预习要求,还要搜集朱自清的生平简介、写作背景、有关描写春的名诗名句和名家名篇,了解春的季候特点,与本地或心目中春的比较,等等。课前预习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然而,面对应试压力,数理化以无数的练习抢占时间,政史地用大量的记忆争夺精力,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语文课前预习这一环节。针对这一现状,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授之以法,督促检查,从而落实预习环节。
一、晓之以利
从第一节课就要告诉学生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预习能有效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和概念,从而获得成就感。心理学认为,动机和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预习课文,可以提前掌握部分知识点,熟悉课文内容,同时发现文中疑难之处,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孔子说:“不愤不启。”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课效果最好。学生要能明白这些,就会把预习当做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否则,预习就可能变成老师的一厢情愿。
二、授之以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把金钥匙,要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启知识的宝库。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语文预习:
1.阅读《导读》部分。
每一个单元前都有一个单元导读,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单元导读,就可以了解到本单元共有几篇课文,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训练重点是什么,从而对本单元形成整体感知,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性,使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2.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1)通读全篇。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字词,一定要借助工具或课下注解、预习提示等扫清障碍。只有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中的“要”(yāo)容易读错,这是一个通假字,如果学生能借助课下注解进行预习,就能够明白其为“邀请”之意,进而读懂这段文字。
(2)搜集作家作品资料,知人论世。孟子认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如: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学生要搜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资料,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文章,才能懂得作者的控诉,对刘和珍等遇害青年的悼念和尊敬之情。学生搜集作家作品的资料,可以借助预习提示。如传统讲读篇目《背影》的预习提示:“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这些背景材料,学生要主动记。关于“民主战士”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可以留待课堂讲读时补充。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提示”中引用了朱自清的一段原话,学生一读便会明白,教学过程中可不必再费更多口舌,自然节约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两遍,学生自然会对文章的脉络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说出课文写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做铺垫。这一步,我们还可以借助课后习题一完成。如:课文《滑铁卢之战》,篇幅太长,共十二页七千多字,如果不用恰当的方法,单看一遍课文可能就要花上15分钟的时间,再加上查字典辨识字词,仅感知课文一项至少就要花上25分钟左右,学生可能会放弃预习。可以指导学生从课后习题一入手,感知课文。习题一:“滑铁卢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这篇报告文学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课文在描绘历史人物,再现滑铁卢之战这一历史画卷时,既有全场景的勾勒,又有关键细部的特写,试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根据这一提示和要求,学生很快就能找准切入点,从文中描写的文字入手,特别是“全场景的勾勒”。由于文章对整个战争场面的描写用的都是全场景的鸟瞰,学生最快可以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初步熟悉课文,并对全文有所感知,再稍加分析,就可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发现问题,圈点批注。
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几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照着预习几遍课文即可。笔者认为,这种布置思考题的方式带有很强的指令性,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青少年的天性就是好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优势,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从反面说明,发现是一个人保持活力、终生发展的重要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懂得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刘兰芝贤惠能干,才貌双全,而且被遣回娘家后,马上就有县令、太守先后托人来说媒,看来是个完美的媳妇,但为什么还要被遣归呢?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地方‘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说明刘兰芝到焦家有几年了,但却没有儿女,是不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母才打算休了刘兰芝呢?”这个问题一抛出来,课堂便沸腾起来。因为一个发现,课堂活了,学生更关注文本,思维更能向思想的深度和社会的广度延伸。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批注,及时写下自己的想法。
4.拓展延伸,搜集课外资料。
如在学习陆游的《钗头凤》时,我们可以找来唐婉的《钗头凤》加以比较,从而拓宽知识面。
三、导之成习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成为自然的素养。”学生掌握了方法,不代表就养成了习惯,从此一劳永逸,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使之养成习惯。要让学生建立预习本,每学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自己预习的内容写在预习本上,每次讲读课文前,适时表扬,这样学生便会兴致盎然,下次预习时就会积极主动。课后要经常督促学生,持之以恒,直至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在向着能读书目标前进了。教师教任何功课,都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我们强调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并不是说完全意义上的放手,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要时时予以预习引导,明确下一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需要了解哪些相关知识,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预习有方向,上课有准备,避免学生课前漫无目的地准备,课堂气氛好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尴尬。同时在课堂上设置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充分预习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其他预习不够认真的学生是一个触动,从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
教师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所需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求新知的欲望,让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拥有驾驭知识风帆的能力。重视课前预习,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拥有了这种本领,就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掌握探究问题的主动权,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张蕊.语文教学预习一法[J].德阳教育学报,第13卷(1).
[2]黄柏忠.浅论“五要”在语文预习题设置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3,8.
[3]梁玉萍.论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背诵[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第11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