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彬
摘 要: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巧妙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愉快而又主动地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应有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必须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完成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具体谈谈开课导入、课堂提问艺术、引导点拔艺术和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艺术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巧妙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愉快而又主动地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应有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这一中心理念。必须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完成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开课导入、课堂提问艺术、引导点拨艺术和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一、开课导入艺术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遇》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一法也。”当然,他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不过这句话对語文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也很适用。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再现,更是学生认识的需要。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耳目,拨动学生心弦,启发学生思维,触发学生情思。导入所用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往往有重大影响。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纵观众多语文教育名家,无不在导入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的精品更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如:我在教学《梅花魂》时这样导入:我们已学过《梅花》《墨梅》这两首古诗,谁能把它们背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学生踊跃背诵。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还能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很棒。同学们,那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文章,他具体写出了梅花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人的精神,你们想学习吗?学生都兴奋地说:“想!”然后我板书课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研究导入艺术,采用什么方法导入效果最好,要因文因人而异。有时还需对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运用好了,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老师提出的,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有艺术,还要让学生会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新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真实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要以问题为中心,即教学是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又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不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和质量,那么提问有哪些窍门呢?从教师“教学”方面看:周恩来同志提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究提问的艺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令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那就要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还可以抓住课文重点设计提问,也可以采用对比、想象的方法提问。如:教学《小抄写员》时,课文先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我设计以下问题:“叙利奥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从学生“质疑”方面看:“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让牛顿产生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蒸汽机把水壶顶起来让瓦特产生疑问,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只有会疑问,才能促使自己积极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必须紧扣题眼,抓住过渡句,对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进行质疑。
三、 引导点拨艺术
何为“导”,叶圣陶先生解释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它不是单一地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四、 教学语言艺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为媒介。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催人向上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运用技巧和艺术,才能成功上好每一堂课。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对学生爱的凝结。爱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这种爱必须促使教师对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必然会深刻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种爱,是创造教学美的原动力,是教学艺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