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渊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积累和知识注入,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启发,特别是在对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及解题过程等若干结论的探索过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感、语言方面处于被动压抑状态,课堂气氛紧张、冷漠,这种状态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的。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态,代之以师生双向互动的形式。
1.课堂师生互动的含义
在现代传播学术语中,观众、听众或读者统统被称为“受众”,他们只能接受单向传播的信息。在被应试教育扭曲的课堂中,学生就像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进行单向传播式的学习。单向传播式学习是传统的学校的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经典策略,教室、教科书、黑板成为学习的要素,教师把所学的内容毫无保留地集中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再把这些内容接收、理解、记忆,在经由进一步整合或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与单向传播相对应的是双向互动式学习。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的交互活动、交互影响。双向互动式学习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既取又予,双向交流,从而使互动个体在心理、生理等方面产生变化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互动主体的不同,有效的互动方式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三种。
师生互动。在单向传授的数学教学中,“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提问的方式看,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教材的逻辑结构直接平移为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创造性、发散性。互动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理解对方的一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生生互动,即单个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有竞争和合作两种形态。合作是基于积极的相互依赖,竞争是基于消极的相互依赖。从合作的经验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能力与心理调试能力。通过竞争,学习者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群体互动,即班级中一个群体与另外一个群体之间的互动。研究表明:同辈群体有利于消除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内疚感和焦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在三种互动中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促进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
2.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问题
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外显的言语互动和内隐的情感互动,以及对两者产生直接影响的学习动机的激发。
2.1语言互动
師生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的形式,以知识为载体展开的。
2.2情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一堂数学课,无论老师备课多么充分,教学组织多么严谨,倘若师生间感情淡漠,只有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那么结果必然是“对牛弹琴”;相反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期望上数学课,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必然会大大提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调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师生间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由衷地关怀,是教育才有的血和肉,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地关怀和挚爱后,就会从内心受到激励和鼓舞,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诲。”当教师以高亢的热情、纯真的激情、诚挚的友情等情感活动配合施教时,学生就会思维活跃,精神焕发,积极主动。师生间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共振”,就能使老师的期望变为学生的内在要求,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发行动。
3.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传播,指导学生对学习态度和结果的正确认识,促进其学习动机的内化。为了将互动的观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实践中可采取如下策略。
3.1言语交流策略
课堂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状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这种言语交流不仅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而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教师与学习之间的角色对话,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前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或观念的更新。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改变叙述方式,使用更简单的语言或者教师用自己的词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复述,但是某些敏感词和一些重要的词语以学生用过的词语为好。总之,只有当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言语交流时,师生之间才能进行良好互动。
3.2情绪调节策略
教师是赋予知识、情感与耐心的促进者,是认知的辅助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采取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情绪,营造和谐、友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通过探索解疑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焦虑和兴趣,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获得新知识并诱导创新;通过适度的检测评价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
在教育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外在评价,同时也要推崇一种促进性的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对照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在教师的指导,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只有转变评价方式,课堂气氛才能活跃,真正良好的师生互动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