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29 10:28林雷
考试周刊 2013年5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林雷

摘 要: 本文对21世纪10年代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分析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 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现有计算机基础应用的教学体系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各类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运行机制灵活,处于实践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前沿。本文以江苏省民办本科院校为例,探索21世纪10年代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情况分析

1.2010年起入学的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基础

2010年起入学的民办高校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部分地区还将该课程纳入中考科目;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基础属于技能考核课,升学的学生该项技能必须考核通过。经过中小学多年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微型计算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民办高校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常识和实用操作技能。

对文科、理工科、艺术三个类别的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国家计算机一级B教程模拟测试,在接受测试之前他们学习高校计算机基础教程不到一周时间。测试结果为每个专业的及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85分以上)都超过了70%。此外,不同专业之间测试结果没有呈现出明显差异。这表明高中毕业生已经具有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2.教学困境

虽然各所高校教学大纲不完全相同,所使用的教材大都不同,但是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理论知识主要是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常识、计算机组成(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数字媒体及应用,甚至有部分院校还将补码、反码和原码的计算,以及国标码、区位码和机内码转换作为教學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技能操作上,主要是熟悉WINDOWS,并熟练使用WORD文档编辑文本、排版,学会EXCEL制作电子表格,INTERNET,FRONTPAGE制作网页等,目前教学使用的软件版本大都低于2007版。从最近五年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的评教意见看,教学内容不够实用,尤其是理论课内容重复太多,学生听课只是应付了事,从中获得的新知识很少。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区分点也主要在理论知识计算题上。大部分学生反映,上课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将来既无关联学科又无实际应用。目前这种状态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情况完全不同,当时大部分高校学生入学前没有接触过电脑,高中教师教学大都应付了事,甚至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教师。高校直接取消这门课是不理智的,会使得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明显过剩,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只有不断深化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

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

根据期末学生评教的结果,学生希望学习到的主要是技能操作,已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结果也是这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是必需的,否则无法进行操作技能的学习,但是理论知识教学应该服务于操作技能教学。教学内容中WINDOWS和DOS系统的安装和备份、恢复,BIOS的使用细则等,基本上处于教学盲区。另外,组策略、注册表的初步使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完全可以掌握。在Office办公软件中,WORD和EXCEL的操作教学以使用2007版本为最佳,教学内容应该为高级操作,那种“变变字体,换换背景颜色”的教学年代早就过去了。本科院校包括民办院校都已经在对教学内容做调整,虽然教学大纲的调整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但院校教学一线教师都能能动地弥补其不足之处。

2.教学形式改革的探讨

目前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课程的学时大都在48学时左右,部分学校在64学时左右,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比例1:1,WORD、EXCEL、PPT的操作题为主要实验教学内容。将理论学时压缩至1/3,相应增加WORD和EXCEL的教学难度,以及学生希望学习的WINDOWS和DOS系统的安装和备份、恢复,BIOS的使用等实验内容。同时,教学改革应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时,现有的部分操作训练学生很快就能完成,由于和高中的学习内容重复性很大,往往设置的1/3时间就可以完成了。对课时量和教师讲授形式、学生集中上机练习的方式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设置集中答疑时间,可以帮助学习后进生快速提高,避免改革中一些特殊学生产生特殊问题。

三、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期末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考核方式要做到公平合理,目前民办学院大都采取机考形式,采用纸质试卷形式的很少,也有学院将学生参加的国家或省级统一的一级考试成绩计入成绩总分的。

机考由于是随机抽题,基本上杜绝作弊现象,却增加了考试的偶然性。如果能够实行一学期两考或多考取其高分或平均分作为考试成绩,则会降低这种偶然性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另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实际操作,成绩考核中注重实践环节等过程性考查很有必要。对平时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考查,既可以降低最后考试的偶然性,又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放弃投机心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高校其他基础课程相比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无论其在与高中教学的衔接上,还是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都需要不断探索和改革。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