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宁宁
摘 要: 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表现出“知识化”、“政治化”、“小说化”的倾向。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老王》为例,谈谈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
关键词: 散文教学内容 三个原则 《老王》
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选入的散文篇目将近40%。所以,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在实际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表现出“知识化”、“政治化”、“小说化”的倾向。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过多涉及词语教学、内容概括、结构梳理,注重散文知识的教授,有的老师揭示文章主旨后,不是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自己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才是符合伦理道德的。这花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有的老师用小说的教学方式教散文,尤其是写人叙事性散文,散文教学“小说化”的情况较为严重。老师分析了人物形象,分析了主旨,而学生却以为学习了一篇小说。文体都混淆了,讲得再好有什么用呢?
一、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原则
初中阶段的散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原则。
(一)关注学情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前提。
不管教师确定的散文教学内容有多么精彩,如果它是违背学情的,那么它一定是不合理的,没有教学价值。毕竟,教学的对象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教材本身,而是活生生的学生。我们必须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难点,才能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的当堂反应随时修正既定的教学内容。林爽老师在《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记一次初中语文“项目研修”》一文中谈到这样一件事:在听完郭溪中学的老师教授《吆喝》之后的评课中,林爽老师提出了一个疑问:“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学生希望老师教什么,学生在课前哪些方面存在疑惑?”上课老师的回答是苍白无力的。于是,上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原来学生的情况与教师想象大相径庭。问卷调查为寻找《吆喝》这篇散文的教学落脚点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通过学情分析,教师明确了教学内容——作者对“吆喝”、“吆喝人”、“吆喝人生活”逐渐消失的惋惜之情。
(二)关注文体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依据。
有的老师在教授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只用了很少时间梳理课文内容,讓学生概括课文中讲了母亲的哪几件事,分析了母亲的性格特点。之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有的学生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也有的学生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后半堂课很热闹也很温情。但是,这算是一堂散文课吗?
确定散文教学内容,弄清楚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散文教学中所指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根据内容和性质散文可分为以下几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清楚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点,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就有了依据,便不会把散文课上成小说课,更不会把散文课上成政治课。
(三)关注情感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内核。
散文是什么?王荣生先生说,散文就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他还说:“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阅读散文,不是仅仅知道作者写了哪些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而是放在通过对对象的描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上,通过作者的语言体察描写对象内在的倾诉、折射的理性、作者的情思、人格的魅力[1]。关注情感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内核。
二、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教授杨绛先生的《老王》一课时,很多老师把教学内容确定为两点:
第一点:人物分析。大部分老师都带着学生作了老王的人物分析,认为老王卑微善良。也有的老师在分析老王的同时,分析了作者,认为作者也很善良,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两个善良的人之间的故事。
第二点:通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揭示课文主旨。“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教师简单地把这句话解读为杨绛对老王的愧疚。
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呢?
根据之前提到的三点原则,我认为散文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作者写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对象?是怎么写的?这样写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这部分内容上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写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就要品读语言的意味、句子的内涵。
老王是个卑微善良的人,作者是通过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的呢?回忆自己尊敬的人,往往是要用美化的语言的,何况是一个已经故去的人。作者为什么要用“丑化”的语言描述呢?这种丑化的语言对于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二)表达了什么情感?
在表层情感之下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情感?作者的感情是否是有变化、有发展的,我们要挖掘的正是深深地隐藏在外部的意象发展过程之中的感情脉络。在这部分内容上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发展。
1.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很多老师认为《老王》表达了杨绛对老王的愧疚,认为相对于老王这个不幸者,杨绛就是那个幸运的人,要关注弱势群体。结合背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真的算是个幸运的人吗?杨绛很善良,对老王也不错,为什么多年之后越来越愧疚呢?如此分析发现,表层情感之下是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即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马金岚老师在《从老王到〈老王〉实现自我救赎——解读杨绛创作〈老王〉的心路历程》中写道:“自己不是和世人一样对待老王的吗?她‘渐渐明白了自己不安的深层原因:自己曾经受到老王亲人般的对待,享受着那个卑微之人无比的亲情,而自己从未以如此真挚的亲情回报;自己是‘幸运的,而老王至死也未能得到自己亲人般的情感,是个彻底的‘不幸者。她觉悟而痛悔着……”秦晓华在《〈老王〉的另一种读法》中写道:“就是老王完全把杨绛当做了家人,而杨绛仅把老王当做熟人,即知识分子的灵魂忏悔与精神自救。”
2.情感的变化发展
决定文章生动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有特点的、不可重复的情感。这种情感特点,不是在一个点上,而是贯穿于整篇文章。对杨绛情感特点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局部的描写上,而要看她对老王情感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的脉络。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有发展的。把感情的脉络深深地隐藏在外部的意象发展过程之中[2]。通过分析作者的语言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杨绛对老王的感情是这样变化发展的:高级知识分子对普通劳苦大众理性地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情——熟人之间互不相欠的互相帮助和尊重——多年之后意识到老王亲情的可贵,知识分子的灵魂忏悔与精神自救。
参考文献:
[1]范维胜.摒弃初中散文教学的“去散文化”课堂[J].教学参考,2013(5):46-49.
[2]孙绍振.隐性抒情意脉和叙述风格读杨绛《老王》[J].语文建设,2012(9):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