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贵州省流动人口极化问题研究

2013-04-29 04:39李玉梅
关键词:流动人口极化城镇化

摘要: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61亿,未来有望继续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口流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鉴于当前流动人口受城乡收入差距、非农和农业收入差距以及發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影响,形成了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农业产业流向非农产业、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且具有相互重叠和相互影响的极化流动现象。

关键词:城镇化 流动人口 极化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农村与城镇无论在人口还是在经济方面都代表着明显的两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全国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也大大加速。在此过程中,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限制被逐渐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持续转移,形成中国人口迁移活动的特殊群体即“流动人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最剧烈的变化就是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目前,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61亿,超过中国总人口的19%①,农村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亿万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从田野涌入城市,投身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根据目前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格局和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预计在未来十年,贵州流动人口及其社会融合将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1 以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为主体的城乡极化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告数据,贵州城镇人口为1174.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8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9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19%。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330.26万人,上升9.8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减少380.39万人。可见,贵州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城乡人口流动问题较为突出。加之,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构建黔中城市群,带动全省城镇化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0%;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大城市(含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分别增加到9个、20个以上,发展形成一批小城市,城镇人口3/4在大中城市、1/4在小城市和建制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目前贵州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差异明显,城镇人口出生率低于农村,0-14岁年龄组儿童所占比重城镇也低于农村。与此相应,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又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系数高于城镇。有学者按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对贵州城乡人口类型进行判断,发现市级行政区划的四个人口判断指标,都在老龄型范围之内,属标准的“老龄型人口”,镇级行政区划的三个人口指标在老龄型标准之内,属“准老龄型人口”,农村人口只有两个指标达到老龄型标准,属“成年型晚期”②。可见由于生育水平和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在未来5-10年内全省城镇自增长人口将先于农村人口转入负增长,农村流向城镇的流动(迁移)人口将成为城镇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

2 区域极化将呈现多元特征

1980-2000年受地区收入差距吸引,贵州流动人口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极化现象中的单极特征十分明显。2000年以后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区域和城市之间的联系沟通不断加深,分工协作也在不断拓展,并将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资源空间开发格局。按照近期出台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20年,国家将着力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即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中主要包括,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体系。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要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推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预计受此影响,贵州流动人口分布也将逐步形成以“两横三纵”和新的大城市群、区域城市群为重心的三层结构格局,并以此改善过去流动人口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局面。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主持的一项调查同时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低,本地人与外来人之间差别明显,相同行政区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优于跨县、跨省流动的情况,且跨越的行政区划越大,社会融合程度越低,尤其是跨省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农村人”和“外来人”的双重身份定位,更使他们在融合于城市生活和工作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和障碍。而在人口学特征方面,上述调查也显示,农村青少年和中老年的社会融合程度较差,而农村青壮年的融合程度相对较高;农村男性的社会融合程度高于女性,凸现女性作为“外来人”和女性在区域融合中的双重弱势地位;未婚人群的融合水平高于已婚人群,表明已婚人口由于受年龄和家庭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四类教育层次,流动人口的融合水平呈明显梯度上升,显现教育在扩展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认同、交往能力及其技能的拓展作用。

3 产业极化现象将随新的产业带和产业集聚区的兴起而发生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已经明显快于东部地区。2008年底出台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在国家充分考虑缓解区域发展差异、推进区域平衡的条件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并以此推动现有中西部投资比例发生改变。近几年来受金融危机和产业升级转移影响,我国东西部沿海等传统流动人口聚集区企业订单缩减,劳动力需求不足,流动人口流入量趋于下降,数据显示2008年由外省入粤的农民工人数已减少了45.2万人,减幅为2.4%。“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扶植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同时提出,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等。

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到2015年,全省建成和完善100个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其中30个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创建5-10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为依托,以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2015年,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户52%以上等。国际经验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将直接推动承接地的人口城镇化和人口快速聚集。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日本等国,直接推动该国城镇化水平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37%上升到1955年的58%,并使人口快速集聚到了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等产业带。“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加速,西部劳动力丰富、资源价格优势明显,这些都将可能推动流动人口从过去远距离流动向近距离流动转变,农业产业化的提高,也将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产业转移,并由此打破我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现有格局。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②陈应芳.《贵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点、变动原因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载《贵州人口发展研究(第二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2]陈吉元.《中國的三元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3]陈应芳.《贵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点、变动原因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载《贵州人口发展研究(第二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4]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贵州省人口发展研究-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开发课题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罗凌.《贵州劳动力转移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李玉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

2X081)。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极化城镇化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双频带隔板极化器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基于PWM控制的新型极化电源设计与实现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城镇化
极化InSAR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