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拿

2013-04-29 03:42:37李庆伟
阳光 2013年6期
关键词:运输机工作面设备

这是一个春意萌动的季节。

2013年2月28日,河南郑州。位于中原西路的郑煤集团大礼堂内掌声雷动。

他只有高中学历,却发明了四十多项技术革新项目,其中,一项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获得国家专利。

他没有任何职称,却带出了五十多名青工的技术团队。其中,一半以上是大中专毕业生。

他发明的技术革新项目已经在五十多家煤矿、一百多个工作面推广应用,每年可为社会创造效益数亿元。

他就是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劳模、青年岗位能手荣获优秀科技创新奖的白坪煤业公司技术大拿刘广坛。

隆冬时节,记者三进白坪公司,深入百米井下,走进区队班组,在与干部职工的交谈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刘广坛,技术一流、服务一流!

当工人,就得有真本事

10月22日晚6点,夜幕降临。人们早已下班回到家中,可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机电培训班”又开课了。讲台上,个头不高、白皙面庞的刘广坛正在给台下的五十多名学员讲授PPG编程。一个仅有高中学历的职工怎么讲起了大学课本里面的知识?这还得从头说起。

1982年,刘广坛从豫东兰考来到郑煤集团大平矿采煤队当了一名矿工。一次,井下正在运行的采煤机突然停了,全矿技术人员都召集过来,就是找不着原因。最后,只好从外矿请来一位工程师才把采煤机修好。整整耽误四班呀,少生产多少煤炭呀!从那以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电工知识。他深知自己基础差,就报名自学山东矿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函授。通过四年半系统的学习,他对矿山供电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他边学习、边实践,逐渐掌握了常用机电设备的性能、原理、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方法。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他手中得到了解决。

1997年,劉广坛调入郑煤集团米村矿。那时候,矿调度室原来花巨资引进的一套调度模拟盘随着年久部件老化,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为解决这个问题,刘广坛以了解老模拟盘的工作原理为切入点,以改变原来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传输为基本思路,查阅了大量资料,克服了种种困难,让瘫痪的模拟盘“起死回生”,仅这一项就为米村矿节约资金近300万元。

2007年,刘广坛调入白坪煤业公司生产技术科工作。他发现在炮采工作面使用的还是摆动矿灯、人力喊话等原始的手段发出运输机开停信号,不仅导致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无法安装开停信号装置,与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不符,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他想,能否研发出一种无线的在工作面随时随地都能发出运输机开停信号的装置呢?这一想法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9年10月自主研发出了YSTK-I型可移动式运输机停(开)控制器。该控制器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装置。可以在500米距离内实现可移动式收发运输机开停控制信号,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实现运输机的停机闭锁,信号传输稳定可靠,提高了运输机开停控制的可靠性和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开机率,增加了工作面运输机运行时间。该控制器在白坪煤业公司11181工作面、义煤集团陈庄煤矿投入使用一年多,设备达到长周期安全运行无故障。每月降低运输机故障维修时间可多出原煤一千五百多吨,多创效益上百万元。该项技术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的一项空白,2010年8月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9月获国家专利。现在,他的这项发明不仅在郑煤集团推广应用,而且推广到义煤、焦煤和山西等煤矿,已在五十多家煤矿、一百多个工作面推广应用,每年可为社会创造效益数亿元。

刘广坛说:技术人员,就是为区队提供技术、解决难题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中秋节,忙碌了一天的他刚下班回到二十多里外的家,准备和妻儿团聚。饭菜刚端上桌,他突然接到矿上的电话,说采煤机出了故障。刘广坛二话没说,立即乘车前往矿上。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他手中得到解决,成为白坪煤业公司响当当的技术大拿。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障矿井供电安全,是我始终如一追求的目标

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而安全事故有一半以上都是由机电事故引起的。作为一个煤矿技术人员,刘广坛始终围绕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障矿井供电安全这个目标苦苦钻研、不懈努力。

刘广坛发现,综采工作面传统的供电系统是在上副巷布置上百米长的移动变电车、注水泵站车、高压供液泵站车等设备。既影响了通风,移动设备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

刘广坛想,能否改造一下,把设备撤到巷道外面,而在巷道内仅用开关进行操作呢?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刘广坛又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

然而,要改造这个庞大的系统谈何容易?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当人们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刘广坛还在灯下苦苦地思索;多少个节假日,当人们打牌、看电视的时候,刘广坛却躲在自己的实验室内苦苦地钻研。

经过一年的刻苦钻研,终于获得成功。这项发明在该公司11221工作面应用远距离供电技术后,从根本上杜绝了因为在综采工作面顺槽内布置设备车带来的种种弊端。一是有效解决了由于设备车放置在皮带运输顺槽停采线外大断面处,不再拉移设备车,彻底解决了巷道压力大、底鼓严重造成的有效通风断面小、行人通道窄、拉移设备车困难的问题。二是大大降低了回风顺槽的通风阻力,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三是解决了回风顺槽人工抬运物料、设备距离长的问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该项目的成功发明,每年可为单位节约资金上千万元,2011年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土专家”带出了五十多人的技术团队

12月19日上午9点,白坪公司液压支架林立的11191综采工作面,刘广坛打开采煤机变频箱,正在对照电路图给学员胡永杰细心讲解,干杂工的牛学伟也围上来认真听讲。他说,看到跟刘师傅学习的工友一个个成了技术骨干,既体面,工资又高,我也着急呀。想跟刘师傅学,不知他收不收。刘广坛说:只要愿意学,我就收。

刘广坛出名之后,许多年轻人找到他,愿意跟他学习,他都欣然接纳。在他的徒弟中,即有初高中生,也有本科生、研究生。他总是不厌其烦。从简单的符号学起,带领学员到井下了解设备的性能,怎样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以及怎样处理。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进行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李辉说:俺们在学校学的只是理论知识,而机电设备更新快,往往与生产时间对不上号,刘师傅讲的都是非常实用的东西,学了就能用。

学员刘建新说:刘老师给俺们讲课非常认真。上课讲电工基础知识,学习新型设备的图纸,有不懂的问题课后到技术科去找他,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为培训学员,他牺牲休息时间,往往都是在别人下班后,他的电工培训班开始上课。根据每个阶段购进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培训。他自编教材,从电工基础知识到PPG,高级电工知识,他都能讲。

矿上引进高科技设备的时候,常常碰到以前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刘老师就组织我们电工现场指点新设备的用途、原理、开关等注意事项。井下现场解答问题。使学员们能够尽快掌握新设备。

采访中,记者问刘广坛。过去有一句说法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不怕徒弟都教会了争你的饭碗。刘广坛笑了。他说:我不是怕他们学会,而是怕他们不学。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把他们都培养成技术骨干,都能独当一面,井下有什么事故都能及时处理掉,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减少我的负担了,我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发明了。难怪刘广坛周围有那么多徒弟,他靠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技术,已经在青年工人中形成了一个磁场。自2007年以来,已举办培训班三十多期,培训职工五百多人次。

白坪煤业公司准备机电班班长雷莉涛说:是刘师傅改变了我的命运,跟着他能学到真东西。2007年,我从米村矿调过来时,连图纸都看不懂,是刘师傅手把手地教,让我由不懂到懂再到熟练掌握。后来,在刘师傅的精心指导下,我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在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获得三等奖。好师傅带出了一个好团队。 在刘广坛的影响和带动下,白坪煤业公司员工形成了学习、钻研、创新之风。近年来,他们通过开展读书学习和研究活动,共完成技术改造、小改小革项目156项,已经有五人获得集团公司、矿科技进步三等奖,朱好超在矿电钳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二名。一批技术骨干走上了班组长、科队长领导岗位。

人要懂得感恩,我的技术是在郑煤学的,我要回报郑煤,不能被金钱叼走

刘广坛名气大了,许多人找到他,许以科长、队长,有一家地方煤矿甚至许诺让他担任管机电的副总,年薪几十万,但都被刘广坛婉言谢绝了。

刘广坛说:有时候,接到邀请,我也心动过,妻子也曾劝过我。可是我想,人要懂得感恩,我的技术是在郑煤学的,是郑煤培养了我,是郑煤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要回报郑煤,哪能被金钱叼走?再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要是当上官,整天忙于事务,哪还有时间进行发明创造?我为企业作出了贡献,企业也没有亏待我,每月发2000元的技术津贴,加上工资,一年拿七八万,顶上科级干部的待遇了。看着我的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得到应用,为企业创造了一些经济价值和安全价值,受到领导和工友们的尊重,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你说,人还图啥呢?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崇高的境界。这就是刘广坛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啊,感情之树永远扎根在培育他的土地上,并不全靠“錢水”浇灌!

采访结束的时候,在机声隆隆的11191综采工作面,我凝视着刘广坛忙碌的身影,我在想,二十多年来,他何以在机声隆隆、煤尘飞扬的工作面不辞辛苦、奔波忙碌?何以对技术革新苦苦钻研,乐此不疲?那是出于对企业的热爱,对企业的感恩之情。这就是我们普普通通的矿工啊,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建设美丽矿山、富裕矿山,不正需要一大批这样的技术工人吗?建设中原经济区呼唤更多知识型矿工、呼唤勇于创新的蓝领职工!刘广坛的成才之路为千千万万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广大工人树立了榜样。

李庆伟:男,1963年出生,河南沈丘人。曾在《诗刊》《阳光》《花溪》《百花园》《小小说月刊》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数十篇。小说《探亲》获全国职工文学大赛二等奖,散文《母亲的情书》获第二届老舍散文奖,报告文学《舞在浪尖上的舵手》获《中国作家》杂志社举办的“新世纪报告文学大赛”三等奖等。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郑煤集团党委宣传部工作,《中国煤炭报》记者。

猜你喜欢
运输机工作面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约旦大力神运输机
军事文摘(2020年15期)2020-08-15 08:40:02
40T刮板运输机尾辊的修复与应用
C-17运输机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8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工业设计(2016年12期)2016-04-16 02:52:00
单轨吊机车在煤矿综采安(撤)工作面中的应用
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防治及其对策
原来他们都是可穿戴设备
消费者报道(2014年7期)2014-07-31 11:23:57
综采工作面的快速回撤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