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摘 要:由于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收益)是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并对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进行发挥着调节、分配与监督职能,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综合管理的地位,即主导地位。为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加有效有序的进行,我们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财务管理;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非常复杂。为了使财务管理能有秩有效进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明确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财务管理原则。
一、计划性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企业之间生产经营活动日趋专业化与协作化。企业为实现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经营目标,必须全面开展市场预测,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与对外投资活动。从企业内部资源的分配看,必须由企业经营者及其职能机构掌握并决定内部各单位为生产经营或劳务所需用的可使用的资源数量。企业内部不能按自由价格制度分配资源,因为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讨价还价只会妨碍统一指挥,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调解主要依靠计划调解,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企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生产与经营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进行符合社会需要的對外投资。企业计划调节包括生产、销售与财务等各个方面。对财务活动的计划调节,即是对资金的筹集、投资、耗资、收入与分配活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计划管理,认真编制与执行财务计划,并以计划目标为依据进行财务控制、分析与考核。财务计划主要包括筹资计划、投资计划、资金周转计划、成本费用计划、销售收入计划和利润计划等项。财务计划管理的可能性取决于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性。前述企业资金运动与社会资金运动相结合、资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结合、资金运动的内部综合平衡和资金运动的连续并存性等规律的存在与作用的发挥,使企业资金占用量与社会资金占用量之间,企业资金占用量与生产流通规模之间、各部分资金占用量之间、企业资金占用量与生产流通规模之间、各部分资金占用量之间,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存在一定比例关系或相关关系,使企业资金需要量与筹资量、筹资渠道的计划以及投资计划成为可能。同时。上述规律还使物资耗费与资金耗费之间、收入与利润之间、资金周转与利润之间、成本费用与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或相关关系,使企业成本费用计划、销售收入计划和利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成为可能。
二、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财务核算与财务报告、财务评价资料必须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情况。对财务状况的考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进行:从资金运动过程考察,包括资金筹集状况、运用状况、耗费状况、收入状况、分配状况;从财务能力考察,包括盈利能力状况、支付能力状况、偿债能力状况与经营能力状况。财务状况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国家有关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最关系的问题。对国家财税部门而言,盈利能力状况和支付能力状况直接关系着税收的多少与及时上交;对银行和其他债权人来讲,企业的偿债能力至关重要;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企业其他所有者而言,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直接关系着投资收益水平的高低;对经营者来说,上述各种财务状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了资料;对劳动者而言,企业盈利能力状况关系着工资水平的提高。总之,真实的财务状况资料,是正确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和财务分配的依据。财务管理贯彻真实性原则,对微观经济管理与宏观经济管理均有重要意义。真实性原则要求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财务核算,及时而真实地编写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资料,详细写出财务情况说明书,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财会人员要有职业道德,敢于反对和抵制企图在财务资料上弄虚作假、欺骗国家与投资者,以图牟取小团体和个人私利的不法行为,从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企业产权代表与经营者应当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不得已虚假财务信息牟取私利。
三、责任性原则
企业资金的物质性与周期性特点,决定着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财务活动涉及面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程度大。财务活动组织得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恰当,能全面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反之,财务管理如果出现混乱状况,必然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必须按照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与阶段,将有关财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对该项指标应直接承担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建立财务活动横向责任部门和纵向责任单位互相交织的管理责任制,即通常所讲的财务指标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做到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要建立财务管理责任制,还必须赋予财务管理责任单位相适应的财权,并按照履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建立一套以财务责任为中心,财务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责任制,必须要认真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为财务责任指标的分解与核算提供条件。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包括原始记录、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财产清查等。只有做到各种原始记录及时、准确,各项定额先进合理,财产物资盘点准确、账实、账账、账表相符,才能正确确定各责任单位所分管的资金定额、费用限额、收入目标、内部利润目标等财务指标,正确核算和考核这些指标,使财务管理责任制切实执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过去财务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内部经济核算制、内部银行制、内部承包制等各种管理制度,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当继续坚持与发展。
四、权益性原则
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为企业净资产,属于企业所有者的权益。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投资者分配利润与未分配利润等项。按照所有权决定受益权的原理,上述权益应归所有者所占有,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侵占,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权益性原则的基本内容。随着合资、联营、股份制等企业组织形式的建立与完善,保护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在财务管理中贯彻权益性原则更加重要。权益性原则要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认真执行资本金制度,保证资本金的完整性;要从财务角度全面管理好各项资产,及时清偿债务,防止资产损失;要按国家法规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分配税后利润,处理好公积金、公益金提取与投资者利润的分配关系,保护投资者利益。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权益性原则,才能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促进资金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扎实的经济基础。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各项原则是一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有机统一体,它们分别从财务管理手段、财务核算要求、财务组织方式与财务利益归属几个方面做出了基本规范。财务管理原则是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依据,是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南。
参考文献:
[1]郭复初,等.财务通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2]彭韶兵.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先治等.现代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