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涛 李艳艳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某一时代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平等、对话、内在关系实在性的理论,对我国现存教育中师生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与评价。旨在寻求教育中合理的师生关系,进而完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师生观;平等;对话;内在关系实在性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43-02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某一时代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我国教育界对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这些都展现了人们积极探寻的热情与责任,同时随着人们的追寻,教师和学生关系也愈发显得重要。这种探索就像哲学中对人性的探索一样,也许永远没有尽头却始终意义非凡,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之上继续前行,进一步完善师生关系。
一、近现代师生关系的理论回顾
近现代教育深受理性主义观念影响,奉行主客二元论,形成了以对立为特征的“中心——边缘型”师生关系,即试图在教师与学生间寻找一个中心,一方可以有效地制约另一方,以实现从中心到边缘的意义与价值的流动,与此相应衍生了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理论——教师中心观和学生中心观。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观”,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领导、权威的地位,学生是处于服从、接受的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是理性的化身,负责将知识从“中心”地位单向度地传给“边缘”地位的学生。学生是加工的对象,天性受到压抑,是知识的“储存器”,需要按照成人的意志与要求发展,最终成为符合“教育标准”的产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学校背景来看,在“教师中心观”中,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完全囿于当时的教育理念之内,从本质上讲教师也被设定为工具,造成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反省意识的缺失、亏空与虚无。教师是作为知识的适应者而非改造者存在,其教学活动技术性、教学方式的封闭性造成了教师对新理念的“水土不服”。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卢梭对解放儿童的呼唤,杜威对儿童兴趣的重视等,使人们认识到“教师中心观”的种种弊端,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讨论开始转向“学生中心观”。“学生中心观”主张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应该处于一个中心的地位,本意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状况,以便使学生能处于整个教育的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这场师生关系中“哥白尼式的革命”最终也没有达到人们对它的期望,因为这种观点撇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致使学生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地,缺乏向导,过犹不及。
二、后现代主义师生观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它注重批判现代性的“绝对主张”和“唯一中心”论,强调世界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三个流派,其中最激进的一派是德里达、福柯等人所代表的“法国后现代主义”,他们反对任何的“假定”、“前提”、“基础”、“视角”,任何绝对的价值判断标准,主张极端地扩大人类的自由,否定“唯一中心”、“单一视角”“绝对正确”,志在摧毁传统的、封闭的思维,挑战人类认为终极性的结论,以使人尽可能地从更广阔的角度来思维。后现代主义的另一流派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霍伊、格里芬、罗蒂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在激进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建,志在为人民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哲学思想,鼓励人们走出传统的现代性思维的禁锢,鼓励人们进行多元的思考、感受、创造。第三个流派是“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坚持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二元对立,简单地理解后现代主义,仅仅抓住后现代主义的某个特征来理解后现代整个思潮。
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分数至上”、“师生关系异化”等问题异常突出的情况下,后现代主义思想秉持“否定—摧毁”和“解构—消解”的主张,以一种“超越”的姿态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平等”、“对话”、“内在关系的实在性”的思想对我国原有的教育主体观念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当然,我们在接受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批判性接受的态度,而不是持“非此即彼”的错误理念。正如大卫·雷·格里芬所说:“我的出发点是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是后现代化了。”
现代性思维的“二元对立论”认为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对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确定,要摆脱简单的“二元对立论”观点的束缚,避免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我们从后现代师生关系的价值中可以得到些许启示。
启示一: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一个人(不管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一种思想(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真实。一个实在并不比另一个实在少点或多点实在性。”[1]这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是共生的主体,学生“虽然与你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在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意义上,他是不可侵犯的、无法比较的、独特的也是普遍的。”[2]教师不能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而居于权威的地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精神世界,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学生交往,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启迪他们更加具有智慧。这种平等的思想有助于消解教师的权威地位,促使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世界,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启示二:平等的师生关系需借助“对话”进行。
正是对平等的认同,也就促使了后现代主义对“对话”极为推崇。后现代思想家所谓的“对话”,“绝非内心的独白,而是一种人际发生的过程,它是指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这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1]这种观念对课堂中师生关系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不应该存在谁是绝对的主体,谁必须绝对服从于谁的观念,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学生要学会尊重老师,同学之间也要学会宽容他人,这种合作关系有助于师生间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正如吴康宁教授所认为的,“教育过程不仅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同样也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教师主要通过教育过程,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逐步认识并体悟到什么是教师;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教师。从而最终胜任教师这一社会角色。换言之,教育过程乃是教师自身职业社会化的一个基本影响因素,学生乃是教师自身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对象性存在”[3]。另外这种对话式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转变过于固定化、预设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教师灵活多变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启示三:平等、对话有助于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后现代主义主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在格里芬看来,个体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各种属性的自足的实体,他(她)只是借助这些属性同其他事物发生表面上的相互作用,而这些事物并不影响他(她)的本质。相反,个体与其躯体的关系、他(她)与较广阔的自然环境的关系、与其家庭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等等,都是个人身份的构成性的东西[1]。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思想反映到教育上,由于学生涉足社会较浅,社会经验不足,通过对话,走向老师,倾听老师丰富的经验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增长智慧;另一方面,老师倾听学生,及时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地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这样便会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
三、后现代主义师生观的价值
后现代师生观以其独特的见解分析了师生关系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见解是对“师生双主体”的一个完善。“师生双主体”提出教师和学生同是主体,而后现代主义则具体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来解决如何实现“双主体”的问题。这种理念有助于我国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准确定位、发展和完善。
后现代师生观对“平等”的倡导,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从“师道尊严”中解放出来,还儿童自由;并且也避免了学生的放任自流,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建构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后现代师生观提倡的“对话”方式,打破了教师知识代言人的形象,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机械地、僵化地作为主体学习知识的现象;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形成,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增强教师应对教学挑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本质意义——教学相长。
对西方社会现代化弊端提出质疑的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我们吸收后现代主义中的进步思想,就是为了避免重复西方教育现代化所经历的一些挫折,减少我们的盲目摸索。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我国的国情,充分理解后现代师生“平等、对话”的含义,避免矫枉过正,过分强调“多元化”和“多样性”,进而演变成一种摇摆不定的立场。
参考文献:
[1]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6).
[3]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潘涌.历史的邂逅——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教育导刊,2007,(3).
[6]何其宗,曾水兵.论后现代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7]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