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辉
摘要: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花鸟画更是中国花鸟画历史上的高峰,而现代花鸟画是在继承宋代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宋代花鳥画的研究,可直接关系到现代花鸟画的发展。
关键词:宋代花鸟画;多元性;现代花鸟画;发展影响
一、花鸟画的起源及其审美特征
花鸟画的萌芽始于原始社会,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山水花鸟由边缘状态中形成了自己的追求和传统。“视觉真实”的写实花鸟在宋代达到了鼎峰时期,随着中国画自律进程的发展,文人对绘画注入了极大的热情,水墨花鸟至元代终于蔚然成风。“四君子”之类寄托遗逸情结的题材也为明清文人画家树立了标举民族气节的大家风范。正是到了此时,花鸟画成为了像诗歌那样缘物寄情、托物言志,像书法一样淋漓尽致抒怀的心画。尔后花鸟画的重大变革,皆离不开书法的演绎、解构、丰富画法这一主流趋势,花鸟画从此渐入佳境。花鸟画的主题,即依托自然物象的千变万化,将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亦即“意”或“心”,有时也称为“情”寄托于对自然界的花草鸟虫的审美再造。中国花鸟画家通过对物象的审美再造,再现了艺术家本身内心世界的“宇宙”。苏东坡的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也正是揭示了这种艺术意识。
美的绘画境界在于宇宙精神的关照,而不是形式世界的描绘,真正的绘画,不是对物象可感形状的描绘,而是获得遥远宇宙深处精神世界的观照。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对绘画审美趣味的规范,花鸟画的审美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托物言志”也就成为其终极的价值指向。这也就是中国花鸟画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哲学本源。
二、宋代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宋代花鸟画有很高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在绘画中的体现,通过一幅幅宋人花鸟我们就能感受到,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在政期间,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得宋代宫廷画院人才济济,达到我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其代表作《芙蓉锦鸡图》。北宋中叶,许多文人把绘画视为一种文化修养,并经常进行艺术鉴赏、艺术收藏和艺术创造活动。这种活动围绕梅、兰、竹、菊展开,使“四君子”题材在宋代形成,成为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宋代花鸟画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笔者认为至少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宋代花鸟画的科学性,二是宋代花鸟画的艺术性,三是宋代花鸟画的文学性,四是宋代花鸟画的实用性,这四个方面正好反映了宋代花鸟画的多元性。现在的美术学院的花鸟画教学中,临摹宋代花鸟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所有的花鸟画创新,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宋代花鸟画影响之深远!
三、宋代花鸟画的文学性及影响
在宋代,由于帝王的提倡,画院的扩充,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名士参与花鸟画的创作,在创作中,这些文人墨客把他们擅长的诗、词、文学、书法溶进了绘画的表现上,扩大了绘画的表现领域,使得花鸟画构图更为生动、简洁、主题突出。苏轼在《论画诗》中提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宋代花鸟画,以重诗意、重境界、重情趣而著称,绘画的文学性、抒情性空前突出,形成一种以典雅工细和诗意为特色的院体画风。
宋代花鸟画的文学性也表现在诗、书、画、印结合上。有一幅宋代花鸟画的团扇,《胆瓶花卉图》题诗为:“秋风融日满东篱,万叠轻红簇翠枝,若使芳姿同众色,无人知是小春时。”再有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等都是诗书画印结合的典型例子。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印结合的形式一直为中国画所推崇。因为它既有文学性,又有艺术性。在其它很多宋代的花鸟画中,这种把诗的意境引入到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
宋代花鸟画的文学性对历代画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没有表现青蛙,只在溪流中画了一些小蝌蚪,使人马上联想到附近一定有青蛙,自然就有青蛙的叫声了。历代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在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的基础上,把文学的意境融入画中,才为一代大家。比如元代的赵孟頫、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石涛、郑燮、近代的吴昌硕等,都是在深厚的文学功底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
四、宋代花鸟画的实用性及影响
如果说一般的绘画只是作为艺术品用来观赏,那么宋代花鸟画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的特点。在宋邓椿的《画继》中记载:“正和间,每御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这些都是用作灯片,窗纱和手中的团扇的。都是具有实用性的。
宋代的花鸟画对宋代陶瓷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宋代出土的很多陶瓷上,都有用花鸟画绘制的图案,而这种在瓷器上绘画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瓷器的一大特色!现在很多制作瓷器的设计师、工匠,都能画一手很好的花鸟画作品。宋代的花鸟画艺术在工艺美术的各个角落都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了工艺美术的一门基础课,为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说,宋代花鸟画,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宋代绘画严谨,科学性强。这种绘画的多元性、严谨性,一直影响到现代的花鸟画。现代的花鸟画教学,也一直注重写生,把花鸟画创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写实的风格,以自然为师,画中的各种花卉,禽鸟,都是对自然长期观察的结果,使得现代花鸟画有了长足发展。宋代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呈多元化趋势向高度成熟发展,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徐建融.传统的兴衰[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2003
[3]曹玉林.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2006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平顶山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