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路径

2013-04-29 23:02:54杨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实践创新

杨露

摘要: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路径选择中,科学确定建设目标是根本,合理精选学习内容是基础,坚持正确方针原则是关键,不断创新学习模式是重点,构建制度体系是长效机制。应围绕这几方面综合推进,努力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实践;路径;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为我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既是一项意义深远、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学习是基础,是服务、创新的前提条件。十八大报告对今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的部署,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宏伟目标。 落实好十八大部署的各项任务,各级党组织担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只有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向,坚持以学为先、苦练内功,才能更好地胜任繁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任务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事业格局都在发生此消彼长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的实质首先根源于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的竞争。一旦在学习上落后于人,势必会失去在激烈竞争中的话语权、主导权,陷入本领恐慌的危机,丧失发展的先机,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要开拓事业新局面,夺取发展新胜利,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克服学风不浓、玩风过盛,装点门面、囫囵吞枣,脱离实际、不解决问题等突出问题,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追求、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一、科学确定建设目标 是正确选择实践与创新路径的根本

(一)着力形成统一的共同愿景

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全体成员的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种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要素之一。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学习动机入手来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在确定目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实现三个结合。即把国家、地区、部门发展与个人愿景相结合;实现各级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目标与地区、部门发展目标的结合;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二)着力实现学习理念的系统更新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从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以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转向以提高素质与提升能力相结合、以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从个体化学习转向个体化学习与组织化学习互动互融的学习,从讲授式学习转向讲授式与互动式、研讨式相结合的学习,从人生一个阶段的学习转向终身学习,着力实现学习理念的系统更新。

(三)着力实现学习动力的根本转变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推动学习的制度设计,逐步形成完备的学习制度体系,构建科学的述学、评学、考学和激励、保障等自主学习的长效机制,长期致力于学习文化的养成,使广大党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制度要求向自主追求转变,使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

(四)着力实现提升能力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等不断提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成为模范先锋、管理专家、服务能手、学习标兵;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不断加强,努力超越自我、适应环境、赢得竞争,不断提升创先争优的能力。

二、合理精选学习内容 是正确选择实践与创新路径的基础

(一)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划清“四个界限”,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引导广大党员自觉遵循并积极践行主流文化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是开展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最生动、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当前,要以学习研讨如何实现“中国梦”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斗争史,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进一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四)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确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实际情况的变化一是指学习对象需求的变化。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状态都在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由此产生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二是指学习背景的变化,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过程,而是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捕捉最新信息,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内容,使之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

三、坚持正确方针原则 是正确选择实践与创新路径的关键

(一)坚持向书本学习与向实践学习的统一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既要专心向书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真心向文件学习、领会中央和上级的要求和部署,又要潜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先进的工作管理经验、服务经验和学习经验;在书本学习和文件学习中把握理论,在向实践学习和向群众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统一

各级党组织既要充分调动党员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坚持以个体学习为基础,又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优越性,促进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着力营造组织学习的氛围,推动组织的优化升级;既要鼓励党员个体的独立思考,强化党员的学习自觉,又要着力推进组织成员间的深度交流和相互启发,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各类团队建成交流思想的课堂、研究问题的平台和创新思路的阵地。

(三)坚持提高素质与提升能力的统一

提高素质和提升能力都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贯穿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干事的思想,把广大党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与工作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密切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水平的过程。

四、不断创新学习模式 是正确选择实践与创新路径的重点

(一)坚持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培训学习和个体自学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学习模式

通过领导中心组学习,立足于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在学习理论、学习知识、改进学风上走在前头,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组织领导者、积极促进者和自觉实践者。通过党支部开展的学习会、讨论会、交流会学习,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加各种类别、各种层次和各种方式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廣大党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党员个体有组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二)积极开展调研式学习、行动学习等促使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模式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带着竞争者的压力开展调研学习,通过调研同行的经验促进学习,通过研究竞争者的做法推动学习。通过调研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理念和身边典型的成熟做法,调研学习竞争者的成功经验和总结自身的不足,以达到建立新目标、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本领的目的。行动学习法是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载体,以团队学习的形式探索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达到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目的。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学习和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能切实提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确保建设学习型的实际效果。

(三)积极探索和创新“链式学习”这一互动互融的组织化学习模式

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发动广大党员认真查找和梳理本地区、本单位和本部门在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广大党员通过课题组、专题任务组等各种业务工作组织,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分党委等各级党组织,兴趣小组、参赛团队等各类群众组织,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针对有关问题进行链式学习,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和交流,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制度体系 是正确选择实践与创新路径的长效机制

(一)积极构建教育培训机制

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学会“借鸡下蛋”,积极争取机会,努力创造条件,大力支持领导干部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各种培训;另一方面也要苦练内功,通过挖掘自身资源,对广大普通党员和基层干部开展内部培训,如通过定期召开党建研讨会、中层干部培训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发挥本单位业余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重视构建监督约束机制

学习主要靠自觉,但同时也离不开外在的监督约束。各级党组织既要通过建立党员与群众谈心、群众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期听取群众意见等制度形式加强党外监督,同时也要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述学制度以强化党内监督,最终形成上下结合、内外相连的学习监督体系。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导,将对学习监督约束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主动要求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重点构建考核评价机制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等各项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学习过程的考核:一要考核党员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有明确的学习规划;二要考核学习的落实情况,学习是否做到持之以恒;三要考察学习的效果,党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否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党组织要把考核结果作为任用选拔领导干部重要依据,对于在学习和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同职务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出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动力。

(四)着力构建投入保障机制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除了要在软件方面构建长效机制外,还要在硬件方面努力,不断强化各类学习阵地、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通过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加大投入,为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肖长富,苟欣文,吴大兵.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实践路径探索[J].探索,2012(05)

[2]吴慕君,李捷.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N].海南日报,2012-12-04

[3]向波涛,马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4]王永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J].高校理论战线,2011(07)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实践创新
关于国有企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青年时代(2017年2期)2017-02-16 12:54:45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视阈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研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02:05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学习型党组织是增强党的基层执行力的必然要求
现代交际(2016年14期)2016-08-15 14:55:12
企业专职消防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